辛明杰
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第一,根植于中國“天下大同”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和合文化”堪稱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正是對其精髓的繼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始終秉承著“和羹之美,在于合異”的理念,其豐厚的文化基因是在中國人民的生活實踐中不斷形成的精神動力,反映出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品格。在與其他國家一道發展的進程中,我國注重不斷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使其成為與各國進行交往的過程中的重要文化因子,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跨越時空的魅力彰顯了新的生機。
第二,成長于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1]習近平遵循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他將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和全人類發展理論結合當前世界發展形勢,用中國特色、中國實踐、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證明中國共產黨人是真正為實現自由人聯合體而不竭奮斗的馬克思主義者。
第三,源自于中國共產黨“和平”外交理念。中國共產黨始終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際事務,中國共產黨順應和平與發展的當今世界潮流。在外交中,堅持秉承“和平”外交理念,矢志不移的走公平正義的道路。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對中國歷代領導集體的外交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并把我國始終秉持的理念不斷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踏上新征程,習近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彰顯了我國在全球治理實踐中的責任與擔當,既源自于中國共產黨的“和平”外交理念,也是對以往的超越與創新,是共享美好未來的堅定基礎。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局部地區仍然戰亂頻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就是想用更加妥善的方式、更加完善的機制維護世界和平。“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新路”[2]這是中國對外政治交往始終堅持的核心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對這一理念的最好詮釋,以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的出發點妥善處理國家間的矛盾分歧,希望與各個國家聯手,推動建設平等互利、平等協商的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持久和平的政治環境。
“恐怖主義是人類公敵”,恐怖襲擊時有發生,危害嚴重。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主張“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中國新的安全觀,營造“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2]的安全世界氛圍。世界上所有國家應攜手共同應對各種安全挑戰,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為中華民族撐起普遍安全的保護傘。只有把握當前的現實狀況,堅持共建共享,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才能建構出普遍安全、持久和平的美好世界,為創造全球共同期待的持續安全的世界貢獻出我們中國的力量。
中國作為經濟全球化的積極推動者,深知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有悖世界發展的潮流。世界各國倡導經濟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3]各國始終秉承開闊創新的精神,在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中,共同尋找對雙方都有利的利益最大公約數,為世界經濟的增長不斷注入新的動力,致力于使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都能擺脫貧困。
中華民族擁有“和而不同”的文化精髓,同時人類文明也正是因為它的多樣性,才能推動人類不斷進步。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文明,但都蘊含著獨具特色的智慧,為人類的進步與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各個民族間文化的差異還是實際存在的,我們堅持交流互鑒的文化交流理念,平等對待、兼容并蓄的發展使人類文明更加豐富多彩,促進各種文明和諧共存。世界各國人民避免封閉,推進文明融合,促進建設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國家和諧共存、開放包容的文化世界。
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從“人是自然的主宰”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是人民生態意識覺醒的真實體現。習近平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最好的發展方向,致力于實現“天人合一”的生態關系。世界人民要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認真走好“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態道路,呵護地球家園,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生態世界。
全球一體化不斷發展,國際格局發生變化,舊的秩序下所制定的策略和方案已經不能有效解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全球問題。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所蘊含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為解決當前世界所面臨的生態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我們要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站在整個人類發展的高度,以人所擁有的方式,體認自然的主體性,賦予自然以人道主義,從而履行尊重自然的義務,形成尊重自然的自覺”。[4]讓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中國方案在解決全球生態問題上彰顯重要價值。
每個國家都擁有獨具特色的文明,雖然文明之間存在現實的差異,但并沒有優劣之分。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充分展現了當今世界和中國的外交理念,為構建國際秩序的新格局奉獻了中國力量。習近平申明:“中國始終做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堅持走合作發展的道路,繼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體系”。[5]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各國休戚與共的基礎上,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創造性地提出具有中國氣派又不失中國風格的發展戰略,融入來自世界東方獨特的智慧,中國以實際行動為構建國際秩序新格局注入不竭動力。
習近平十九大中指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5]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自己進步和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國家一同發展,允許其他發展中國家搭乘我國發展的順風車,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所付諸實施的舉措“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發展成為國際金融合作的新載體,中國以實際行動為世界的發展搭建了共贏的平臺,在世界和平繁榮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榜樣示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