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珂
燕山大學文法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張聞天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和黨的干部的學習楷模,他的思想是扎實的理論基礎與長期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黨群思想作為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如此。張聞天重視調查研究,一生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敢于反省,勇于創新。其追求真理,終生學習品質是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因此對張聞天的黨群思想的梳理與分析,為現階段黨干部隊伍如何改進黨作風、密切群眾關系、提高黨能力問題都提供了實踐意義。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張聞天始終強烈批判部分黨員的官僚作風與命令主義。張聞天認為黨員應對自身有科學定位,并非凌駕于群眾之上,而是“人民群眾是主人,黨是勤務員”。這句精辟的話語引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張聞天在肇慶的艱苦條件下發表的名為《人民群眾是主人》的文章,提出了黨員在群眾問題上應秉持的科學理念,可見在當時張聞天對于黨員自身地位的描述具有前瞻性與學習性,今時今日再學習張聞天黨群關系思想,對于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仍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在抗戰期間,張聞天始終堅持“領導就是服務”的科學理念。他認為人民群眾才是革命成功的關鍵性力量,人民群眾是推進歷史發展的動力。“要實現革命的理想,一定要依靠于社會力量,這社會的力量就是千千萬萬的群眾”。這與當今習主席的“深入基層不放松,立根原在群眾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異曲同工。
其次,黨員應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取利益。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深入群眾,了解人民群眾的需要,以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己任。張聞天主張要“更多的關心群眾的切身問題。”他認為黨員干部要“時時刻刻去為群眾服務,處處能夠為他們謀利益,為他們的利益犧牲自己的一切”。作為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在黨群關系上應端正理念,擺好位置,了解當時當地群眾的具體情況與迫切需求,領導人民群眾為實現迫切需求而斗爭。
馬克思主義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正確處理黨群關系的基本路線,張聞天認為堅持正確的群眾路線在科學處理群眾關系的同時能夠進一步制定出黨的政治路線,人民群眾進一步擁護和支持黨的政策,提升黨員在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性。因此張聞天將群眾路線作為處理黨群關系的重點部分,不僅要主動學習人民群眾的智慧,而且又要堅持向人民群眾輸出科學理念。在解放戰爭時,張聞天安扎于安遠等革命據點,更切實了解了指導群眾路線的實施。通過調查的第一手資料,張聞天察覺到在黨的路線與政策中的不科學之處,他提出,對于黨的領導寶貴的經驗是深入群眾生活所獲得的經驗,即人民群眾在斗爭中所創造的智慧,脫離人民群眾的斗爭即為紙上談兵,是無法取得戰爭勝利的。
首先“從群眾中來”,意思為人民群眾實踐生活較為豐富,內蘊含著治國理政的智慧,在其中學習并提煉,有助于制定正確黨政方針策,將黨政政策與人民群眾的實際情況對接,把領導與群眾結合起來;“到群眾中去”,即黨員是學習過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的,在深入到基層的同時,應向人民群眾普及馬克思主義思想,豐富群眾科學知識儲備,提升人民群眾的政治覺悟,有助于更好的貫徹和支持黨的政策方針,加快實現黨的目標,進一步堅實人民群眾基礎,有助于實現和諧社會。
張聞天在《學習領導群眾的藝術》一文中指出:“在任何情形下,黨決不能脫離群眾,黨必須與群眾在一起,依靠在群眾的身上,去完成黨所提出的正確的任務。”這表明黨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必須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情系群眾,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鞏固群眾基礎,才能更好的推進黨的政策實施,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腳步,“黨最容易犯的錯誤,錯誤中最危險的和致命的錯誤,是脫離群眾。”早在1971年,張聞天在文章中就指出,在中國革命時期,這些錯誤曾經存在過。針對以權謀私、個人主義、腐敗的部分黨員同志,張聞天尖銳指明其工作中的官僚主義與腐朽思想。在黨的建設過程中,黨員應始終密切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切記在工作中,立場搖晃,喪失純潔性,進而做出的決斷使其脫離了人民群眾,喪失了群眾基礎。張聞天一生無論是身處干部職位還是流放肇慶期間,都始終堅持群眾立場,深入人民群眾內部,用其豐富的馬克思主義知識在理論與實踐上都提出了自己獨到與具有前瞻性的群眾觀點,至今具有時代意義。
張聞天作為一名有較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黨員干部,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踐、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黨群關系思想。因此研究其黨群觀既非只是出于學術目的,也非僅僅為了就事論事地評價一代偉人的功過,而更重要的是要與現時代有效對接,為給新時代的中共共產黨的理論發展提供緊密關聯的理論材料和彌足珍貴的深刻啟示。
新時代下,習近平主席始終強調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以人為本,與人民群眾在脫貧攻堅時同呼吸共命運的同時,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正確處理黨群關系。張聞天提出,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是服務者與主人之間的關系。歷史經驗總結出只有團結人民群眾的力量,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自十九大以來就已經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進入歷史新方位,我們有新的歷史任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應該吸取歷史經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攜手攻克時代課題,在關鍵時期切忌脫離群眾,失去群眾基礎。群眾的力量在新時代依舊歷久彌新,我們應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我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張聞天一直秉承“為了群眾”的理想信念,在革命實踐中,始終將人民的利益與幸福當作黨員的任務。而今天的中國,在黨員干部隊伍中,個人理想信念堅定、懷揣為人民服務理念的黨員的人員比例不如抗戰時期,以權謀私、官僚作為依然存在,并且影響人民的切身利益,這種情況需要引起重視,若處理不得當,將會影響黨群關系,危害黨員執政地位的合法性,損害黨員隊伍的聲譽,不利于黨政政策的貫徹落實。張聞天的黨建思想就提出,加強黨員隊伍純潔性的建設,嚴格處理黨員隊伍中的腐敗分子,針對其應要嚴肅處理,不搞特殊,制定相應的法律措施,一視同仁。這對新時代的中國依然適用,反腐依然是新時代始終在推進的課題,加大處罰力度,完備相應法律法條,認真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學習張聞天黨建思想中黨群關系并不落伍,其超前的黨群看法對當今黨員隊伍建設與黨政工作仍然具有可學習之處,學習張聞天的黨群觀念,有助于新時代下密切聯系群眾,夯實群眾基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方針與政策,以此加快推動全面小康與和諧社會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