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爾德尼達來
【摘?要】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成長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是其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各種不良事件被報道出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因此,需要加強心理健康措施,引導其積極樂觀的去面對學習與生活。本文首先分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影響因素,進而提出解決措施,指引青少年健康成長。
【關鍵詞】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因素;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2-0098-02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遇到了極大的挑戰,主要是因為是我國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各種電子產品隨之出現,在帶來各種便利的同時,也引發許問題。特別是對于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了各種影響,互聯網幫助他們能夠積極獲取各種信息,但是也會帶來各種負面影響。對于家庭來說,要積極引導,灌輸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學校來說,要構建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及時的幫助學生疏導負面情緒,積極樂觀應對挑戰,提升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
1?保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上,第一個層面對于青少年自身而言,在這一階段他們還處于迷茫時期,理性分析能力、辨別能力還不強,做事容易沖動,內心比較敏感[1]。如果一旦出現心理問題,就容易焦慮、恐懼,從而沒有心思學習。這時就需要有一個健康心理,來適應周圍的環境,能夠自我的進行心理疏導,排解心中的憂愁。同時,在如果學習與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更好的全面發展。第二層面對于社會發展來說,需要的是有健全的心理人格的人才。
2?分析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2.1?家庭教育因素?家庭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家庭教育一旦缺失,就很可能造成人格缺陷。首先,親子關系。在這階段的孩子,既想擺脫束縛,但對父母的依戀依然很強。如果親子關系不和諧,缺失溝通,青少年就很容易步入誤區。大量研究表明,父母如果對孩子干涉過多,要么他就會非常依賴父母,沒有主見,并且性格懦弱;或者是激烈反抗,導致情緒起伏比較大;如果父母進行體罰、辱罵孩子,孩子就會變得敏感,沒有安全感,容易產生恐懼感;或者是性格偏執、暴戾,自信心不足。還有一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過分看重成績,甚至有時候會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這樣就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容易產生挫敗感,會嫉妒他人,心理很容易出現不平衡感;并且會有很重的心理壓力,促使其焦慮、抑郁[2]。其次,父母之間的關系。父母關系的好壞關系到整個家庭的氛圍,是否能夠建立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如果父母間的有很大的沖突,會使家庭處于一個緊張的氛圍,導致孩子的心理處于壓抑、緊張的情緒中。
2.2?學校因素?首先是師生關系。如果教師不能公平對待所有學生,對學生進行體罰都能夠,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并且會出現抑郁、孤僻的心理問題。其次是同學之間的關系。如果在學校被其他同學孤立、欺凌,會出現焦慮不安、害怕的心理[3]。還有一部分學生為了不被孤立,從而去迎合別人,這種刻意的迎合,會導致其在與他人交往中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整天提心吊膽。同時,由于青少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在這個階段會對異性充滿好奇,如果不能正確的與異性交往,再加上沒有人正確的引導,很可能會出現緊張、不安的心理。并且,有一部分學生會出現早戀現象,由于處理不好這種關系,很可能做出極端的事情。第三,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安排不合理,并且把這門課程與思想品德混淆,沒有深入的去了解分析學生的心理活動,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沒有及時發現給予學生幫助與引導。
3?解決辦法
3.1?體現出家庭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1)家庭氛圍要和諧。首先,父母要多關愛孩子,經常溝通交流情感,讓其感受到父母的愛。由于青少年的思想相對獨立,父母要尊重他們的想法,多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家長只需要適時的引導。其次,父母的關系要和諧,要互相關愛、尊重。特別是不能在孩子面前爭吵,父母間的矛盾盡量不要牽涉到孩子。父母應該對孩子起著榜樣作用,對其進行引導。(2)對孩子的期望值要合理。符合實際情況的期望值才能是影響青少年進步的動力,而期望值太高,會適得其反,很可能會出現叛逆的心理[4]。首先,家長要從客觀實際出發,再結合青少年的興趣愛好,制定合理的目標,適時的引導青少年不斷的進步,超越自我。其次,家長的教育方式也要轉變,用民主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同時,要讓孩子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尊重孩子。但是也不能太過放縱,對孩子錯誤的做法要及時糾正、引導,培養學生勇敢、堅強的心理。
3.2?學校要發揮出其教育功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首先,學校要設立專門的心理教育課程,系統的給青少年傳輸心理健康的知識,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關系,進行自我調節。其次,學校可以設立心理咨詢室,幫助青少年解決心理的困惑,疏導其負面情緒[5]。第三,對教師也需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緩解其教學壓力。第四,要注重建立班級文化,培養青少年的集體意識,要體諒他人,多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
結束語
青少年期很容易引發心理問題,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與學習,要引起社會各方的關注。要對引發心理問題的因素進行分析,主要有有家庭和學校的因素,之后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解決措施,希望能夠促進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展,多開展實踐活動,鼓勵青少年建立正確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 邵燦,趙蕓芝,王曉萌, 等.健康素養水平對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求助態度及意愿的影響分析[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6(4):815-817.
[2] 王雪梅,陳奇.貧困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20,22(4):89-94.
[3] 張珺.心理健康與青少年成長成才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20,(5):114-118,106.
[4] 王連有.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心理適應[J].健康世界,2020,(5):74-77.
[5] 呂紅陽.新探網絡游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害及對策[J].讀與寫,2020,17(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