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展強
2014年10月20日至24日,我有幸參加了“2014年廣州市優秀班主任培訓班”,在五天的學習中,主要圍繞“班級管理”為主題,對什么才是教育的本質、德育的本真,現代班主任的師德修養,中學班級管理探索,突破常規管理的實踐與思考,班級管理經驗分享,現代班集體建設的智慧,省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學習與研討。聽了漆國生、王方榮、周擁軍、李進成、范麗英、黃翠婉等多位專家老師的精彩講座,還觀摩了珠海斗門第一中學、鄭學明省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設和珠海市實驗中學。培訓時間固然短暫,但我的內心卻充盈著沉甸甸的收獲。
特別是講座的王方榮、周擁軍、李進成、范麗英、黃翠婉、王忠容六位優秀班主任都是一線的班主任,有的還身兼多職,他們的演講來自他們平日工作中的第一手材料沒有半點虛假很有學習和借鑒意義。聆聽了優秀班主任的報告,對我來說,不僅是業務理論的學習,也是一次思想認識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蕩滌。這次培訓,正好滿足像我這樣的班主任的需求,確實找到解決班級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實施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在這次培訓活動中,老師們所闡述的教育觀點,風格平實,語言或幽默風趣、或樸素真摯,列舉了大量生動感人的實例,深入淺出地向我們闡述了一些新的班主任工作理念。這些新的教育理念猶如一盞明燈,為新時期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猶如一泓汩汩的清泉,流入了我們這些中學班主任的心田。專家們的言談中閃爍著智慧的光彩,精辟、獨到的見解令人折服,對班主任工作的鐘情和熱愛溢于言表,帶給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啟迪、反省和思考。
百年教育,教師為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什么樣的教師處于“人際關系高位”?什么樣的教師被學生追捧、崇拜和敬仰?教育效果更好?個人成功幾率更高?哪些品格使教師人際關系和諧更有職業幸福感?什么樣的教師獲得獎金多、提拔快且不需要與別人爭名譽和地位?(弱者才需要拼著命爭權益。)漆老師的一番話,無疑是一股清風蕩滌我心中一些陰暗斑點,使我更加看清了前路,明確了方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于說教。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著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快樂”,這是王方榮老師在班主任工作中多年來實踐和總結的科學化班級管理方法,我深受啟發。差距,真正讓我充分認識到自己同這些熱愛班主任工作的老師之間的差距,使我從理論上重新認識了班主任工作的內涵,我學習到,一個智慧的班主任首先應該是一個快樂的人,能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多了解學生,愛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生活在希望之中;一個智慧的班主任應該要有自己的魅力。正如劉窗洲老師所說的那樣:“做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好班主任,做一個敢于不斷超越的班主任”。班主任對班級教育正如廣州市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裘志堅校長所說:班主任在意什么,學生就會在意什么!班主任要做學生最貼心的的人!
新時代的教師呼喚教育智慧與溝通藝術,改變教師的思維模式和語言模式,使教育過程充滿正能量。多表揚,多微笑式贊美,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感受、體驗遠遠大于道理,壞事對事不對人,好事對人不對事……這些寶貴教育教學經驗,對于我們一線教師班主任提高溝通效果、更好地開展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為之感嘆,教育智慧如此簡單,教育工作如此輕松!作為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后進生的需要,用愛與善感化、溫暖他們。后進生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數的后進生愿意改變,也可以轉變,只是時間和程度的問題,我們應以積極地態度、堅定地信念等待一個契機轉化。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認為學生是好的,你的評價,你的憧憬就會對學生產生積極地作用。“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學生),當父母(班主任)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她,贊美他,為自己創造的生命而自豪。”
教書容易,教育難為?不!只要且行且反思。如何打造這樣一支優秀團隊?需要班主任的慧眼,清楚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特長、缺點,培養一種執行力強的班干隊伍,創設活動推進個體與集體的成長。最令我難忘的是黃老師推薦的班級團康活動:智解達芬奇密碼,我有幸參與其中,也被活動所感染,從中體會到活動只是手段,聆聽分享才是目的,懂得與人溝通交流,形成團隊行動綱領,在班級所有活動中牢記并踐行這些思想理念和行為準則非常重要,一切行動聽從指揮,英雄主義者要不得!無數事實已經證明,有時一次活動勝過多次說教。教師的幸福指數、生命尊嚴一方面來自于社會對教師的尊重,另一方面源自于教師對自身職業的忠誠。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必須在傳道授業和立德樹人兩方面都有自己的所作所為,有自己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建樹。
總結五天的培訓學習:觸動、差距、反思。培訓學習累并收獲著,學習的過程就是化蛹成蝶的過程,我的眼界開闊了,思想升華了。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不僅要關心學生的智,還要注重學生的德,這是新時期對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五天的培訓和學習,不僅豐富了我們班主任業務工作的理論知識和開展班主任工作的經驗和技巧,也讓我們認識到我們班主任工作所面臨的現狀和我們自身的差距與不足。當我們為名師的講座、專家的理論而觸動萬分的時候,更應當靜下來思考思考,“老師要先于學生而改變”,是的,我們要改變,而我們的教育和我們的學生需要的不是我們一時的熱忱、一時的改變,這種“改變”應該是一個長期的落到實處的。比如:我們可以改變班級的管理模式,嘗試打造班級的品牌,或是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放棄那些權威型或是簡單粗暴型的。再比如,我們可以改變傳統嚴肅的班會課形式,創新德育教育模式等等。用我們老師的改變來引導我們學生的改變。
最后感謝學校給了我這么好的學習機會,使我更快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培訓的收獲會一直激勵我們前行,今后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快樂,在快樂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