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為
寫作是學生認知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也是發展智力、擴大知識視野、陶冶審美情感、提高思想覺悟的綜合訓練。小學中段寫作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將親身經歷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用恰當的語言文字描述出來。在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同時肩負著提高認知、審美能力及培養健康個性的重任。當前,我們急需擺脫應試教育的思維束縛,轉變教學觀念,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寫作教學的出發點和著眼點,并找準切入點,腳踏實地地進行寫作能力訓練,切實完成這一艱巨的教學任務。因此,探究如何遵循小學中段學生的心理規律,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優化寫作教學過程,仍然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下面我就以上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積累素材,落實作前準備
作前準備指導是作文教學的首要環節,是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的環節。因此,要了解學生知識的儲備、材料的積累情況,又要了解學生的認識事物的水平。作前指導一般包含兩個過程。首先,我們要做好一學期指導觀察,積累素材的計劃,還要注意豐富他們的生活內容,如開展兒童喜聞樂見的班隊活動,組織參觀活動等。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使他們能及時捕捉生活中的閃光的人和事,并指導他們寫好觀察日記,養成積累生活素材的習慣。第二個過程是指習作前的準備。此階段,要提前明確要求,啟發學生回憶有意義活動的感受,篩選日記內容,整理素材,喚起學生寫作的欲望,即明確“為什么寫”。每次習作,圍繞要求設計幾個作文題,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審題、選材和立意的訓練,還可以使學生在比較中條分縷析自己所積累的素材,為完成習作做好準備。
二、讀寫結合,強化訓練
葉老曾經說過:“閱讀的基本訓練不行,寫作能力是不會提高的”。所以,我們要依據《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汲取優秀教師的寶貴經驗,強化在閱讀教學中注入寫作意識,在寫作教學中注入閱讀意識,將語文課堂中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有機結合起來。要注意在讀中學寫,寫中思讀,讀寫同步,互相促進,將寫作教學構建成一個科學的讀寫結合的訓練系統。
1.現行教材在培養學生作文能力上是有序列的
為了使每次作文訓練的目標更清楚,使訓練有的放矢,應該在縱觀《大綱》對各年級段作文序列的基礎上,以全冊作文教學要求為主線,以單元作文教學重點為目標,潛心探討每個單元課文之間的內在聯系;以每個單元的“讀寫例話”為核心,把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情緒作為作文訓練的突破口,注重從觀察入手,從內容入手,強調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來安排和落實每學期的作文計劃。
我們要根據兒童年齡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認真分析每冊教材各單元寫作要求,從中確定一、兩個作文教學重點目標,解決“到底練什么”的問題。
2.結合文本學習,加強片段訓練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
如《麻雀》一課,我在教學內容的確定上,既考慮課文內容,體現人文性,又關注其語言表達形式,保證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基本訓練。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小麻雀的無助寫清楚的。學習第四、五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聚焦兩個問題:作者是怎樣把獵狗的兇猛和老麻雀的無畏寫清楚的?經過討論學習,學生們就清楚地知道:寫一件事,除了要交代清事情的時間、地點、人物,按一定順序敘述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圍繞重點說清楚“看到的”,同時還可以詳細描述自己“聽到的”和“想到的”。。
3.在讀寫結合的片段訓練中,聯想訓練也是不可忽略的能力訓練
它為小學生開展創造性想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為小學生寫作記敘文,必然包含著豐富的創造性想象活動。例如,要想形象地描繪某些細節,需要采用比喻、擬人和夸張等修辭手法;要深刻地刻畫某個人物,對他心理活動的推測都需要展開豐富的聯想。我們可以借助課文的語言環境,或某些故事情節,進行補寫、續寫、擴寫、改寫等訓練。
三、雙邊評改,加強反饋
習作評改包括講評和批改兩個過程。小學習作批改是整個作文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教師在學生習作后,根據本次作文訓練的目的的要求,對習作的思想內容、語言文字進行全面檢查,做出口頭或書面的導向、改正和鑒定的過程。它既是寫作的繼續和深入,又是寫作訓練指導及訓練效果的檢查。良好的習作評改,是一個不斷調動學生習作積極性的過程;是不斷發展學生言語意識的過程,是進行師生間雙向反饋、矯正的過程;是實現師生真情實感交流的過程。因此,在習作講評前的批改提倡眉批與符號批相結合,同時要加強面批,這樣針對性強,便于師生交流。如果是總批,應該少說套話和術語,多鼓勵,少指責,多站在學生角度想一想,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
講評是一次習作的最后環節,又是下一次習作的起點。上好講評課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要充分準備。講評要有案可查,不能心血來潮,隨心所欲,毫無計劃。其二,要圍繞重點。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其三,要講練結合,注意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克服“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小學生參與評改作文既是能力的訓練,又是習慣的培養。應該讓學生明白評改的意義和方法,敢于評點別人的習作,更愿意修改自己的習作。為了保證學生有參與的時空,可以采用師生間和生生間討論的形式,使他們在同中求異,學習方法。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互相評議,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其四,面向全體。激發學生的自主精神,關鍵要尊重學生,相信他們的智慧潛能和創造力,要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并正視其差異。即使學生習作中只有只言片語寫得好,教師也要給予肯定,讓他們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調動習作的積極性。而優等習作,教師可以作為講評實例,讓小作者講講構思設計、修改過程,以及點滴體會等。
總之,寫作是一個厚積薄發,不斷精進的過程。面對小學中段學生,教師應通過激發寫作興趣,借助閱讀指導寫作方法,開展形式多樣的寫作訓練和雙邊評改,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樂于表達,主動拿起筆描繪這美麗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