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兵
小組合作學習于70年代率先興起于美國,它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高效教學理論,由于這種理論實踐效果明顯,它被人們譽為近幾十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課堂教學改革模式。同時它也是我們國家實行新課程改革活動中所大力提倡的一種學習模式,它對學生在“對所學具體知識的深刻認識與理解、養成良好的合作協調能力以及語言表達交流溝通能力”等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深刻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得到廣泛普及的當下,在課堂上物理教師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將學生當作單純儲存學科知識的“人形容器”,簡單、死板地將教材上的知識點、理論、定理、定律、公式等一股腦兒地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應當在尊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基礎上,根據“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分組原則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八到十個小組。在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在組內交流、互動、探討,學生通過與他人對問題的交流和探討來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語言溝通能力,而老師只是適時的做些必要點評。所以,我們教師要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定位好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活動中的角色,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得到順利開展,并真正促使學生學科修養及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與穩固發展。那么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如何做好角色定位呢?
一、教師是高中學生物理小組合作學習情境的創設者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只有通過自主合作學習,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親自體驗物理學科定理、定律以及公式的歸納總結和形成過程。這樣的學習模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才深,效果才好。所以教師在課前要備好課,然后在課堂上把一些緊扣教材但又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同學們去相互交流討論才能更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我們提出的問題既要符合教材大綱的需求,又要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問題難度也要把握好。但要切記,一節課問題不能提得太多,并不是越多越好,甚至整節課從頭到尾都讓學生在討論問題是絕對不行的,一般的,一節課精選三到四個問題討論就足夠了,提出的問題要讓學生感覺到“單靠個人的想法或見解可能解決不了,或者會出現認識上的偏差甚至錯誤,需要通過與他人交流與合作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提這樣的問題才能吸引學生參與討論,并在討論中積極發表個人的想法、見解,傾聽他人意見,最終達成共識進而共同提高。所以,作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旁觀者,教師要通過教學語言的魅力提一些課堂問題把學生吸引到小組合作中來,教師除了要創設一些讓學生敢于合作的外部環境外,還要創設能激發學生合作學習情境,使得學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因此,課堂上教師要想方設法使得學生對具體合作學習內容有強烈的參與欲望。所以,幫助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物理合作學習情境是老師首要責任。
二、教師是高中學生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引導者
雖然高中階段的學生相對于初中、小學學生而言已具備了較為成熟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但是,作為學生群體,他們的視野范圍及學科認知水平并不真正成熟,因此,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常常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過程并不完全順利,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是高中階段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活動的重要制約客觀因素之一。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教師不能曲解“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這一理念,在學生合作學習活動中完全充當“甩手掌柜”,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不聞不問。在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在課堂上來回巡視,時刻關注學生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在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上,合理放手,給予學生合作學習的最大自主權,但同時,在學生合作學習活動遇到難題或困難時,已經沒有辦法繼續討論時,或者討論已經出現偏差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及時、必要的科學指點與幫助,成為高中學生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引導者,這樣才是 “尊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促使其獲取最終高質量合作學習效果的重要保障。
當然,教師設計的討論問題要結合自己所教學生認知水平,要讓他們有跳一跳夠得著的感覺,問題不能太難也不能太過于容易,太難的話,就學生現有水平討論也討論不出什么結果,即浪費時間又打擊學生合作探究的積極性,同時也達不到預期效果;太容易的話,不討論學生也得到正確的結論,這等于在浪費時間,意義不大。
三、教師是高中學生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評價者
建立科學的課堂評價機制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關鍵,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及時恰當的評價,能大大提高小組成員的整體意識,淡化競爭,增強合作,提高學生合作的積極性和有效性。教師要對小組評價,而不是對小組內的某一成員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小組的整體感覺;對小組的評價不僅僅要對合作成果進行評價,還要對小組合作的組織情況、成員參與的積極性情況進行評價。
但是,縱觀目前的教學實踐,我們不難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教師針對學生的最終合作學習成果往往采取“一閃而過”的快速處理方式,沒有意識到教師的及時點評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既不會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成果采取充分的肯定與激勵,也不會對其中的不合理之處進行仔細地分析,總而言之,在這部分教師看來,學生并不能真正從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學到什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也只是走一個過程,最終還是要依靠自己的教學,學生才能從中學到具體的知識。
當然,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高中物理教師的角色轉換并不是一蹴而就、輕而易舉就可實現的教學目標,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對一點一滴的教學細節進行反復的深思與反省,并積極從中汲取有益的教學體會,相信,通過長久不懈的堅持,高中物理教師必能在實現自身教育教學更新、轉換的基礎上,真正重新定義自身的教學角色,成為學生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的有力推動者與扶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