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俏梅
現階段,在小學教育的各個方面都已滲透了核心素養,特別是在語言文字應用上,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身邊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在語文課堂上進一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提高,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在解讀課文中理解語言文字運用的精妙
在過去的小學語文課文教學中,教師注重對課文內容的詳細分析,以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課文所表達的中心思想的理解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而實際上,諸多學生在對一篇課文進行了閱讀和學習后大致將內容掌握了,但是掌握了內容并不代表會學以致用。語文課程就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因此,引導學生學會語言文字運用才是該學科的最終任務。語言文字運用包括書面語言表達和口頭語言表達,運用也就是可以對語言文字進行規范、正確的使用,同時可以有創意、有方法地運用語言文字。
二、在反復品讀中加強語言文字的積累
要想促進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高,語言文字的積累是重要前提,豐富的積累,自然就會對語言材料的感悟和理解增加[1]。所以,進一步強化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可以從以下方面為切入點。首先,從朗讀中積累。語文是一種語言學科,更重視培養語感,最近央視節目《朗讀者》十分火爆,諸多教師也試著在班級中舉辦小型的“朗讀者”活動。不可否認的是,朗讀是學生再一次創作文字的一種方法。曹文軒也曾多次告訴讀者:“朗讀——借助朗讀,把他們從聲音世界向文字世界過渡?!彼酝ㄟ^多種方式的的朗讀,更能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容易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其次,在品鑒的過程中積累。要想學生有更加敏銳的文字觸感,最重要的是聯系生活實際,對語言文字進行品味。以《漁歌子》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感受詩詞的意境過程中,可以圍繞詩詞中所隱藏的“顏色”向學生提問:“作者張志和的筆下可以說是一片畫意詩情。詞中的顏色描寫除了‘白、‘青、‘綠以外,你還能找到詞中所蘊藏的其他色彩嗎?”學生通過再次深入的品讀,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快就找到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回答說:“我從‘桃花流水鱖魚肥這句中仿佛看到了江岸兩旁盛開的桃花是粉紅粉紅的!”有的回答說:“從江水中躍出的鱖魚應該是青灰色的。”還有的說:“春季的西塞山上可能是一片蔥綠色,也可能積雪還沒完全融化,呈現了半青半白之色。”于是詩人筆下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卷在學生們的腦海中展開了。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品詞句,不但發揮了想象力,而且對語言文字的鑒賞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在情景創設中強化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
在語文教材中提供了諸多語言實踐活動的具體情境,為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方便,教師要善于利用課文內容創設情境,對各種形式的練習進行設計,讓學生開口說話[2]。這樣的實踐還有利于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鍛煉。因此教師在課堂中的重要任務就是激發學生參與口頭語言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各種形式的語言文字運用。例如,在教學《獅子和鹿》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景提問:“假如現在你就是那只虎口逃生的梅花鹿,此時此刻,面對自己曾經非常滿意的角和討厭的腿,你有什么想法?”聰明的學生很快進入角色,有的學生聲情并茂地說:“唉,兩只精美的鹿角差點送了我的命,但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有的學生甚至說出了課文所闡述的道理:“事物各有長短,我不應該只看到事物的長處而忽略的它的短處?!庇纱丝梢?,只要教師善于對生動有趣的情境予以設置,對學生口頭表達的機會予以創設,長此以往,學生必定會在學習中掌握到運用語言文字的方法。
四、在仿寫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寫的訓練
為了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寫的訓練[3]。崔巒先生曾指出:“在我們語文教學的中,一方面要加強閱讀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讀寫聯系,做到讀寫滲透,讀寫結合?!痹趯懽饔柧氝^程中,教師可以靈活地“用其材、取其法”,根據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其進行片段仿寫或全文仿寫。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在本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中,作者采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桂林山水的獨特之美描繪了出來。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一段的寫作方法挑選一物進行仿寫。借助仿寫,學生不但掌握了這兩種修辭手法的句型與表達方法,而且更讓學生在運用文字的過程中體會到這樣的表達能使層次更清楚,描寫更生動形象。又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習作,要求學生通過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象或熱愛生命的故事進而說出自己獲得的感受、啟發。從習作的要求去看,這是屬于比較抽象的、學生難以理解的習作題型。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課文《生命生命》為例進行全文仿寫,通過描述自身經歷的,與生命相關的事例,那對生命的感悟就會水到渠成了。除此外,一些文字優美的課文,作者經常會運用“留白”的方式,給予讀者充分的想象空間。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精心選擇切入點,用心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展開想象,把略筆抓住,進行擴寫;把留白抓住,進行續寫;變換角度,進行改寫;對插圖予以觀察,進行細節描寫等。
結語:總之,將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高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更要重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強化學生語言素材積累的過程,借助有效語言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自身語文素養和教師語言修養的提高,在發揮自身榜樣作用的過程中,實現教學質量的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