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捷
(周口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河南 周口 466200)
戲曲是我國重要的民族藝術精品,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如何更好的推動我國戲曲藝術的發展與創新,使其適應當代,與時俱進成為了當前人們繼承發揚民族藝術的一項重要內容。戲曲樂隊在戲曲表演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了樂隊的有效伴奏才能夠給實際表演增添表現力和感染力,進一步強化戲曲表演的效果。大提琴進入戲曲樂隊成為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有超過半世紀的時間,雖然在這期間經歷過曲折發展的時期,但是憑借大提琴的獨特音樂表現魅力成為了戲曲樂隊中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如果大提琴演奏者的表現達不到理想要求,那么整個戲曲樂隊的表現力都會受到影響?;诖?,我們需要探究大提琴在戲曲樂隊中的作用,探究更好發揮大提琴應用價值的方法。
要追溯大提琴在我國民族藝術戲曲樂隊當中的發展與應用歷史的話,從大提琴加入戲曲樂隊到如今在樂隊當中的廣泛應用還不到100年。在建國之后,我國的戲曲藝術獲得了繁榮發展的重要機遇,同時也在積極推進戲曲藝術創新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開始逐漸在戲曲樂隊當中加入二胡、琵琶、高胡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樂器。在眾多的西洋樂器當中,大提琴是最早進入戲曲樂隊,并且之后又逐漸取代大低胡的樂器。到了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在大力普及樣板戲的進程當中,不管是哪個劇種還是劇團樂隊都大獲發展,其中不僅僅增加了民族樂器,還把很多西洋管弦樂器融入到戲曲樂隊。戲曲團體紛紛建立,大小和形態各不相同的帶有中西結合特色的戲曲樂隊,同時開展配器處理。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戲曲樂隊活力,增大了戲曲藝術表現力。而一直到了七八十年代,大量的傳統戲曲劇目被得到充分重視,也開始進入到了重整和復排的過程中。為了和這樣的形勢相適應,戲曲樂隊建制開始趨于民樂佳木管樂整體風格朝著民族化的方向發展。樂隊改良與充實,既增加了戲曲樂隊的表現力,同時也讓戲曲藝術在繁榮民族文化方面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縱觀大提前在戲曲樂隊中的應用和發展歷史,我們可以了解到大提琴雖然應用歷史并不久遠,但是因為在音樂方面的獨特表現力和與戲曲藝術表現的高度契合而不斷提升地位,并成為戲曲樂隊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傳統戲曲和現代戲曲百花齊放的大背景下,大提琴在戲曲樂隊中的地位有所增強,在諸多戲曲伴奏當中都發揮著積極作用。而大提琴之所以可以在戲曲樂隊當中保持強大的魅力和影響力,主要是因為大提琴具備以下幾個突出作用:第一,大提琴和低音貝斯相比較,體積較小,更加便于攜帶,而且對于各種環境的適應能力極高,能夠滿足多元環境下的戲曲伴奏要求。特別是在戲曲團體當中,為適應演出的實際需要,小樂隊形式的普遍度是很高的。大提琴輕便靈活,要實現轉點非常便利,不管是上山下鄉還是慰問演出都能夠適應,有效突破場地的限制,因而深受歡迎,并廣泛應用于戲曲樂隊。尤其是在戲曲劇團的小樂隊當中,大提琴常常是作為唯一低音樂器存在,其地位難以撼動。第二,大提琴演奏者的即興伴奏能力較高,這也是為戲曲伴奏必備條件。戲曲樂隊和交響樂以及民族管弦樂隊相比差異是非常明顯的,每個聲部都有配器分譜,根據曲譜的要求,演奏者需要手眼配合,假如擁有較強的演奏技巧,順利完成伴奏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即興伴奏則與之不同,需要演奏者對伴奏旋律熟練于心,保證大腦反應和旋律同步,甚至需提前預設伴奏節奏。所以即興伴奏給演奏者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要有扎實演奏技巧之外,還必須擁有靈敏反應力、音樂感悟力以及情感表現力。其中大提琴的應用是極具優勢的。第三,大提琴之所以在戲曲樂隊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還有一個突出價值就是時常作為獨奏樂器出現。比方說《村官李天成》、《蘭考往事——焦裕祿》、《蘇武牧羊》等劇目當中都有大提琴獨奏、領奏和重奏的情況。創作者利用大提琴獨特音色創作動人旋律,甚至是促進大提琴人物化,保證大提琴演奏與戲曲中人物角色的內心密切貼合。
大提琴演奏者是戲曲樂隊當中的重要伴奏員,要成為優秀的伴奏者,保證大提琴演奏和戲曲作品的演繹實際相符合,首先必須掌握劇種音樂風格與版式特征,認真研究調式規律和具體的演奏方法,掌握各自聲腔特性音與音高變化情況。這些都是戲曲音樂當中至關重要的要素,如果忽視或者是沒有把握好這些要素的話,就無法和主奏樂器以及整個戲曲樂隊融合成一個整體,甚至是給整體的樂隊演奏帶來極大的破壞力。大提琴音準概念根據西方十二平均律分配完成,在升降音、音階等諸多方面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而戲曲音樂音準則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并沒有嚴格的規程和要求。對此,大提琴演奏者要提高靈活性,做好音樂風格與版式特征等諸多情況的分析和研究情況,以便提出針對性的應對的方法,保證大提前和整個樂隊完美融合。
大提琴演奏者需要在個人的音樂素質修養方面進行不斷的提升和改進學習,并且掌握豐富的和聲知識和相關的音樂理論,通過完善理論素養來保證演奏任務的有效完成。戲曲演奏當中有配器分譜,同時還會有樂隊指揮,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學習一定的音樂理論看似并不重要,事實上并非如此。這是因為不少的戲曲樂隊伴奏任務要利用即興伴奏的方法完成,在即興伴奏環節需要伴奏人員明確大提琴屬于多聲部織體,需要在低音部發揮重要作用,提高音樂動力。而大提琴演奏者通過提高個人的音樂修養,扎實音樂理論基礎,可以在即興伴奏當中更加靈活的進行演奏,同時服務于低聲部的音樂與情感表達,從整體上提高樂隊演奏有效性。
不規范的演奏技能技巧會給大提琴演奏者帶來極大的影響,而且會極大程度上制約戲曲樂隊作用的發揮。所以合格的大提琴演奏者必須擁有極為豐富的專業技能素質和素養,在專業技能方面進行持續性提升,從而確保演奏質量。大提琴演奏者在演奏環節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是右臂緊張容易造成音量變弱和弓子在琴弦上平衡運行;左手手型不規范會造成大小把位概念模糊,降低音準表現。大提琴演奏者在認識到專業技能運用當中存在的不足和注意事項后,在今后的演奏中可以有意識的避免,消除右臂緊張狀態,保證左手手型標準,高質量完成伴奏任務。
戲曲藝術是我國的民族藝術,在當前大力推進民族藝術傳承發展的背景下,加強對戲劇藝術的探討,明確戲曲樂隊在戲曲藝術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大提琴是戲曲樂隊當中的重要伴奏樂器,雖然是西洋樂器,但是在提升戲曲樂隊的藝術與情感表現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們在積極推進戲曲藝術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大提琴在戲曲樂隊當中的積極作用,特別指出大提琴演奏者在演奏當中要擔當的任務,更好的發揮戲曲樂隊的伴奏作用,為戲曲音樂的發展和創新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