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警陽 張家妍 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在當代,設計師要懂“以人為本”,工業設計師是為了設計出能夠幫助人的一些工業產品;平面設計師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視覺審美等;室內設計師需考慮很多人體工程學上的問題,那么,景觀設計師同樣也需要“以人為本”,進行人性化設計。
中國擁有數千年的文明,也有很多的文化傳統隨著時間流傳下來。在進行中國園林景觀設計時,我們總是講究山水之美、“造法自然”。就拿江南園林來講,我們在觀賞時,往往會看到一些圖案融合在園林鋪裝中,例如,我們會看到傲立的仙鶴、蟾蜍、蝙蝠、金魚等圖案。在中國,因丹頂鶴能活百年,故有長壽之意,若此鶴為單腿獨立之勢,則是有官居一品的意思。除鶴之外,在中國,蟾蜍是古代仙界的靈物,也有長壽和吉祥的寓意。蝙蝠取其與“福”字諧音,此圖案在園林中的運用常常是五只蝙蝠和一個壽字組成一個圖案,此圖案稱為五福捧壽,也寓意著希望人們能夠多福多壽。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思想里,大家總是會因為某些物品的象征意義而尤其喜愛這些物品。但如果把這些圖案照搬到外國去,那么得到的結果一定是不一樣的,更可能會背道而馳。例如,在中國象征著“福”的蝙蝠,在歐洲則被視為是吸血鬼的化身。
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我們應尊重當地的歷史文化及風俗習慣。人是特別有情懷的,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當我們聽到老歌或者說看到一些比較有歷史意義的物件或者電影時,我們總會格外喜歡。就拿蘇州和上海來說,蘇州是根深蒂固的古老城市,生活在蘇州的人悠然自得,很傳統。他們講起話來,吳儂軟語,讓人感覺十分溫柔、舒適。蘇州人尤其喜歡旗袍,喜歡這種比較典雅的東西,所以說在進行景觀設計時,要考慮到蘇州是一座古城,我們的設計在創新的同時還要有一定的文化依存和文化內涵。在景觀道路的規劃上,需要設置一定量的小道,配以小溪流水,給人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悠閑之感。
建筑周圍的房屋風格、人民喜好和需求等對建筑周圍的景觀設計也起著重要作用。例如,公園景觀最主要的是為廣大的市民服務,是他們茶余飯后休息娛樂的一個區域,所以我們主打的應該是“休閑、舒適、愉悅、活力”這幾個主題。
但校園是廣大學子學習進修的地方,它有著濃郁的學術氛圍,是高雅的學術殿堂。在設計時,應與學術環境相融合,不宜進行一些夸張設計。既要有滿足師生舒緩壓力、放松心情的地方,也要有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地方。在植物的搭配上主要以綠色為主,給師生更多放松眼睛和舒緩呼吸的地方。
我國的經濟和物質水平在不斷提高。中國一直講究的是一種婉約的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侵入,中國在景觀設計上開始更加注重人與自然的一個和諧相處,而不僅僅是一種視覺景觀。中國在對景觀規劃及造型設計上也吸收了國外的一些特點,也開始以幾何形式來進行分割規劃。
景觀設計與科學技術的融合首先體現在新材料的運用上。以前我們都習慣使用玻璃、石材、木材、混凝土等材料,而現在我們擁有了像有機玻璃、再生材料等新材料,這些新材料使我們設計的景觀呈現出一種新樣貌。不僅僅是材料變換使我們耳目一新,新材料的特殊效果更是給了我們很多的驚喜,如我們對于玻璃折射、反射的運用等。新材料的運用不僅使景觀呈現出一種新樣貌,而且也對正統的景觀構成了挑戰,但是,就現在來看,新材料給我們帶來了煥然一新的景觀,它是成功的。當然,景觀設計與科學技術的融合還體現在很多方面。在照明上,以往傳統我們是采用路燈、草坪燈、壁燈相結合,來達到照明的效果。現在我們加入了臺階燈、照樹燈、埋地燈等,這些燈既起到了指引的作用,同時更加強了景觀的豐富性和觀賞性。還有投影等科技手段的運用,使景觀設計有了更多的新奇感、趣味感和可賞性。
景觀設計與文化之間存在著剪不斷的關系,我們在進行景觀設計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想要做好設計,我們需要具備做設計的基本素質,我們需要了解材料、尺寸,需要了解一些外在的條件,還需要了解內在的、隱形的條件。只有當我們具備了以上這些條件,結合靈感的迸發,才可能做出好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