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祥 懷化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藝術設計成為人們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的完美結合,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但獨木不成舟,視覺傳達是藝術設計方向的重要學科之一,視覺傳達專業的教學在整個設計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視覺傳達,顧名思義,是指通過視覺效果將一些信息傳達給觀眾,人們可以根據看到的事物進行內心的交流,沒有語言障礙,沒有年齡代溝,有的只是通過對圖像的理解產生共鳴,從而體現視覺傳達的最根本的目的。在現代,隨著電影、電視、電子廣告的興起,視覺傳達設計在其中的應用逐漸增多,其形式從單一的靜態平面化轉變為多維空間的展現,引導人們以多角度、多思維感受交流。于是,高校的視覺傳達專業逐漸受到關注,學校主要通過實際應用中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認識平面廣告設計內容,進而掌握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設計項目,讓學生在理論知識上可以達到完成平面廣告設計任務的水平。
視覺傳達設計常被人們稱為平面設計,這一術語于1960年的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設計大會,流傳開來,沿用至今。其設計領域遍及雜志、報紙以及馬路邊的廣告牌、高樓大廈上的標語牌。正是基于其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視覺傳達專業的就業領域才得以逐步增多、放大[1]。
目前,各大高校所開設的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包括基礎課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三大構成(平面、色彩、立體)、圖形創意、計算機輔助設計等;專業課包括字體設計、版式設計、標志與VI 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出版物設計、商業插畫、展示設計等。學生步入社會的方向林林總總,如平面廣告、海報設計、新聞出版、網站形象設計、動畫設計、三維動畫設計等。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視覺傳達專業已悄無聲息地發展壯大,從以前的形態上的靜態平面化,逐步轉向動態綜合化。但不容忽視的是,視覺傳達專業是一門重視實踐的專業,就目前我國高校而言,對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已經趨于完善,對于實踐課程的教學卻被忽視,如今的藝術類高校教育實踐未能形成系統科學的教育體系,這急需我們深入研究。
高校視覺傳達專業有著不同的實踐教學模式,主要分為比賽項目、虛擬項目、校外實踐項目以及實際商業項目。這四種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的廣告設計上,還是在虛擬產品的設計上,視覺傳達專業化信息都很好地得到了詮釋。但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就比賽項目、虛擬項目、校外實踐項目以及實際商業項目四個項目來說,每個實踐教學模式都有著自己的弊端。也只有打破這些弊端,才能更好地將實踐教學進行下去,更好地為視覺傳達專業學生搭建更大的舞臺。
以比賽作為實踐教學是眾多學科的首選,比賽不但能增進各學校之間的了解,促進溝通,也能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實現學以致用。例如,法學專業就以辯論賽作為其比賽項目,在激烈的辯論環節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口才;電子專業以機器人大賽、航模大賽等作為比賽項目,在學生動手創造的同時,享受成功的快樂,也贏得彼此的尊重與賞識;視覺傳達專業的比賽更是數不勝數了,如廣告藝術大賽、設計藝術大賽、創意設計大賽等。優秀的視覺傳達效果,能將設計的內容直接展示給觀眾,比賽項目還可以培養師生情誼,在教師的教導之下,師生攜手獲得成功。虛擬項目在視覺傳達專業的實踐教學中也十分常見,作為視覺傳達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網絡虛擬體現出廣告發展的迅猛,并帶動視覺傳達走向新的高度。虛擬項目能夠有效展示設計廣告的人性化和互動性,利用網絡的優勢,使人們在千里之外也能了解到產品的信息。這種未來網絡廣告的發展趨勢在高校中作為實踐教學非常有利,但虛擬項目的導入難以實現設計調研、設計反饋等一系列問題,這造成虛擬項目的發展受到一定阻礙,也未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一些一般性問題需要長時間才能得到解決。校外實踐項目和實際商業項目主要是本專業的學生跟隨專業教師對外承接校外項目,同時參與學術調研活動,這就要求學生與社會上的商業機構相接觸,在教師的帶領下,主動與商企合作,爭取在商業層面上做出一定的設計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與社會相接觸,以便學生日后走出校園,更好地適應社會。
從上述高校視覺傳達專業實踐教學現狀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問題所在。其實踐教學模式中的四大實踐項目中,比賽項目需要有場地、人員以及比賽規則等一系列準備工作,還需要管理人員與參賽人員的配合,而這些準備工作的煩瑣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比賽不可能常常舉行,大型比賽更是幾年一屆,這樣的低頻性就使比賽項目不可能滿足實踐教學的需求。虛擬項目雖可以彌補比賽項目的低頻性,能滿足教學中的基本需要,但其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虛擬項目的虛擬性在成為其優勢的同時,也成為其弱勢所在。例如,學生在設計樣本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其他方面的知識,這就有可能導致自己所做的設計只能在計算機上呈現,而不能用于真正的印刷。校外實踐項目和商業項目的時間難以安排,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教學時間也要有所規劃,這與商業項目的時間有所沖突,無論是設計周期的長短問題還是商業因素介入的設計難易程度問題,都在考量著高校的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及教師,做出相應的對策調整十分有必要。
高校的視覺傳達專業實踐教學要想取得實質性發展,還需對現有的實踐教學進行改革,各學校對自己學校專業的方向應做進一步定位。若想解決相應的問題,就得對以上問題做出有針對性的改變。
首先,在大型比賽舉辦低頻性的前提下,各大高校可以自主舉辦視覺傳達設計比賽,校內比賽的目的并不是輸贏,而應以交流互動為重點。學生在比賽中學習,在比賽中收獲快樂,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創造力。高校需要在這一方面給予經費支持,學生需要依靠小型比賽來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建立這樣持久有效的機制,才是高校視覺傳達專業實踐教學的根基所在。
此外,可以在學校內部建立專門的視覺傳達實踐實驗室。有了專門的實驗室,學生能夠在適合自己實踐的天地中學習知識,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在實驗室里,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交流,這就將學生的課堂學習與社會實踐很恰當地結合在一起。這就要求學校必須重視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強化實驗室建設。學校的重視才是視覺傳達專業實踐教學良好開始的基石。另外,學校要與校外的商企建立更多聯系,為學生發展創造條件,校企合作的基礎是教師要在專業課程中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引導學生出色完成專業課程內容。一般商企的設計時間比較短,這就要求學生的理論知識必須牢固,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因此,在校企合作之前,教師可用一些實際設計項目取代原有的課程作業,以便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隨著高校教育內容和手段的不斷更新,實踐教學在教學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建設和研究決定了應采取何種手段與方法教育學生。雖然每種教學模式都有自身的缺陷,但只要高校對視覺傳達專業加以重視,在政策及經費上加以支持,便會使實踐教學得以蓬勃發展。重視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能夠更好地將視覺傳達藝術應用于社會中,同時革新教育理念,為學生搭建一個更好的平臺,貼近市場、探索出路,使畢業生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