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世鳳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航城學校,廣東 深圳 518000)
合唱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與集體合作意識,尤其在當下推行班級合唱的背景下,音樂課中的合唱教學更是尤為重要,新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豐富的表現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出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币曰ǔ前鏋槔?,在小學音樂課程安排中,音樂課中的合唱歌曲教學從二年級開始加入,由低年級到高年級比例越來越大,合唱教學在音樂教學中尤其高年級課堂更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音樂課合唱教學中,有些老師都會覺得音樂課合唱教學很難正常開展,以至于忽略合唱教學,忽略合唱部分只演唱主旋律聲部,出現這種情況的具體原因有很多,比如:每個班學生的歌唱水平不同,音準好的孩子只占班級一部分,學生對合唱不感興趣,學生對氣息等基礎練習不感興趣等,但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探索出小學音樂課中實施有效合唱教學的途徑,結合課堂實踐,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讓學生學會聆聽與欣賞,了解認識合唱。多聽是小學生了解合唱的一個重要途徑,尤其低年段,對合唱幾乎沒有什么概念,我們要先給學生欣賞一些簡單的二聲部合唱作品或者二部輪唱作品,例如花城版二年級下冊《多年以前》一課中,我先給學生欣賞單聲部歌曲《多年以前》,再讓學生欣賞二聲部版本,讓學生仔細聆聽后說說同一首歌曲用兩種演唱方式,帶給你怎樣的不同感受,這個時候學生會有各種回答,有的說二聲部比單聲部多了一個聲音,有的說聲音豐滿了,也有的說沒有區別,也許他們回答的不那么完美,但是老師加以引導,學生很容易能聽出合唱兩個聲部間層次,二聲部比單聲部更有表現力,聲音更飽滿,學生很容易就了解認識了合唱。在音樂課合唱教學中,引導學生有效欣賞也特別重要,例如五年級上冊無伴奏合唱《牧歌》一課,我會先介紹無伴奏合唱是指僅用人聲演唱而不用樂器伴奏的多聲部音樂表演方式,然后利用多媒體營造蒙古草原的美麗景色讓學生結合音畫去感受多聲部合唱的美,使學生充分感受合唱歌曲的魅力,提高學生合唱學習興趣。
二、多種途徑與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基礎。在合唱歌唱教學中,人體本身是樂器,很多理論概念很抽象并會讓學生覺得枯燥,這要求我們要采用多種方法來進行合唱基礎的呼吸與音準訓練。呼吸是歌唱的重要基礎,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枯燥的氣息與聲音訓練變成有趣的活動,例如我經常會讓學生手輕輕搬桌子驚喜看到大蛋糕的方法,體會并找到吸氣的位置,讓學生模仿摩托車的啟動聲音打嘟,“嘟-嘟-嘟”練習氣息,引導學生笑著高位置發聲“嘿嘿哈哈”,學生覺得好玩,情緒興奮下學生輕松就找到高位置發聲的狀態。音準是音樂表現的基礎,在教學中我經常運用柯爾文手勢指導學生演唱,七種不同手勢和不同的高低位置來代表七個不同的唱名,將聽覺轉化為視覺,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音準。
三、巧妙設計合唱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低段學生對游戲比較感興趣,在音樂游戲中滲透合唱教學有利于實現有效教學,在低年級合唱教學中,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小游戲,從簡單的旋律或節奏入手,讓學生進行模唱或模拍,例如二年級上冊《恰利利恰利》一課,我先在導入環節中用小朋友們問好的方式滲透二聲部節奏教學,手拍節奏型問好,然后學生模拍節奏,接著又在學唱二聲部環節設計回音谷游戲,利用回聲的特點設計回聲游戲,我向學生用一聲部旋律喊“啦-啦-啦”然后讓學生做同樣的山谷回聲即二聲部旋律,然后師生互換角色,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輕松就學會二部輪唱樂句及歌曲。
四、利用課堂樂器合奏輔助合唱教學,實現有效合唱教學。學生在學習合唱歌曲時,很難把握聲部旋律,容易跑調,我們可以利用課堂樂器來輔助學生掌握音準、音程及旋律。例如我校課堂樂器愛爾蘭哨笛,音準好且簡單易學,低年級就可以吹簡單的樂曲,讓學生用哨笛演奏旋律來輔助合唱,可以獲得良好效果,例如五年級上冊《在卡吉德洛森林里》一課中,在二聲部學唱前,我會先與學生合作演奏,再讓學生分組,一組用哨笛吹奏第一聲部,另一組用哨笛吹奏第二聲部,分組吹奏,然后兩組人合奏,讓他們互相傾聽兩個聲部合奏的準確音準,根據老師的提示對兩個聲部音量的準確控制,在合奏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聲部合作,建立了正確的聲部意識,這時候再來學唱二聲部歌曲,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為合唱學習奠定基礎。
五、學會互相傾聽,培養學生集體合作意識及協調能力。在合唱教學中,學生在唱多聲部歌曲時往往是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合到一起很生硬,于是我常對學生說“唱自己的聽別人的”,意思是在自己聲部唱好的基礎上同時要注意去傾聽自己的聲音是否與大家的聲音相融合。例如五年級上冊《歌聲與微笑》一課中,在學生唱會單聲部旋律的基礎上,我會唱第二個聲部旋律與學生合作演唱,讓學生邊唱邊聽,老師是怎樣唱的,音量如何控制的,音色是怎樣的,怎樣合作演唱的,讓學生去用心傾聽感受,討論并說說怎樣與別人合作演唱,然后讓學生分兩組,一組學生唱第一聲部,另一組演唱第二聲部,并用指揮手勢提示他們聲部的進入與歌曲的處理,這樣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演唱,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合作演唱的成功與快樂,也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合唱時相互傾聽的良好習慣和集體意識,各聲部協調合作能力。
總之,在音樂課合唱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與途徑,激發學生學習合唱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與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合唱的獨特魅力與美感,感受到多聲部合作的快樂,實現音樂課堂的有效合唱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