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洋 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
在工筆人物繪畫創作上,女性之美一直都是永恒的主題。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內有志于工筆畫復興的藝術家的共同努力下,各種題材中的女性形象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祖輩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同時也賦予了當代藝術家傳承和發揚工筆畫的責任。在現代多元文化的影響下,我們應該尋求女性形象工筆畫的創新和發展,并不斷探索新的繪畫語言和藝術風格。
女性題材是工筆人物畫的一個分支,其發展變化豐富多彩。關于女性繪畫的研究比較瑣碎,我們可以搜尋到很多關于這方面的圖片和圖書資料,但是并沒有比較系統的歸納總結。我們在談論女性形象工筆畫的特點時,要運用美術學、繪畫技巧、解剖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與對比。同時,市場經濟在利益的牽扯中作用于畫家的價值取向,藝術家在照顧大眾審美的同時基于市場需求,尋求著工筆畫女性主題的自我特色,兼顧了中西繪畫的要點,謀得了長期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當代中國繪畫受到了西方19世紀寫實主義的影響,比較注重人物和場景的科學性,講究光的運用。現代畫家同時也傳承著古代國畫中“以形寫神”的繪畫手法,并將兩者相結合。這是中西方藝術的融合,寫實手法和寫意手法的交織融會,形成了獨特的工筆畫藝術樣貌。在女性題材上,藝術手法不拘泥于傳統形式,大膽創新,畫家以更加豐富多元的創作角度表達著個人的繪畫觀念,多種形態、內容、因素共同催生出了新女性形象。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繪畫界也是人才輩出,很多新銳畫家展現出了不可多得的才華。當前,我國的新生代畫家如沈寧、鄭慶余、陳子、徐華翎、張見等,在技法上不斷創新,追求個性化,其藝術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的畫家在掌握傳統工筆畫精髓的基礎上,融會了西方現代繪畫的元素,延續了傳統古典表達技法,對工筆畫的意義加以延伸,賦予了現代繪畫新的生命意義。
以女性人物為主題的工筆畫按內容來劃分,可以分為都市內容、鄉村內容、少數民族內容和軍事內容等。內容是相對于表現形式來講的,作品的內在支撐體現在豐富的情感表達上。但繪畫藝術的表現形式又有著獨特的意義,女性題材工筆畫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長久,就是因為其獨立的表現形式。在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女性繪畫中,工筆畫以其線條、顏色、空間、留白、肌理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提供給了我們形式多樣的不同畫面。現代藝術家經過新銳的視角,結合豐富的想象力,使作品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提高了作品的欣賞性和可讀性,并將強烈的視覺渲染力傳達給了觀眾。
繪畫創作是反映畫家內心世界的一扇窗,是作者用來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一個途徑。每位作家的審美角度和生活閱歷不同,看待事物的思維方式和角度也會不一樣。所以,藝術家工筆畫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千姿百態的,或溫婉,或颯爽,或嫵媚,或安靜,要想創作出好的作品,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豐富自己的生活經歷。
當今世界的信息傳播媒介逐漸增多,藝術已經進入了多元化的格局中。當代畫家在繼承和發揚我國工筆畫的基礎上,多方融合了主流文化中可吸取的特點,加強了構圖形式的多樣性,創造了具有空間感的藝術作品,使女性題材工筆畫更加異彩紛呈。當代女性工筆畫的構圖形式多以豎幅和斗方的形式出現,還加入了圓形、扇形或組合形式,凸顯了女性柔美的姿態,讓藝術表現更有張力。
工筆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表現形式,歷經上千年的發展,以其獨特的風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體系和技法。隨著外來文化的融入,秉承著多種文化兼容和發展理念,工筆畫中女性形象的創作從構圖到色彩再到含義,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大眾審美多角度的變化,也造就了藝術家繪畫風格的多元化轉變。展望工筆畫的未來,應是多方位吸取國內外技法和風格,遵照畫家內心的寫照,形成我國獨特的工筆畫特色,以此來將中國當代工筆畫女性形象推向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