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青 陜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
大量的教育研究顯示,兒童學習鋼琴能夠有效開發右腦,提升智力,同時還有助于組織協調能力與審美創造能力的發展。可以說學習鋼琴的過程是兒童調動身體各個感官,同時優化身心配合的過程。鋼琴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也是提升兒童綜合素質水平的重要措施。在發展兒童鋼琴教育時,必須立足實際,認清現狀并提出應對方案,推動兒童鋼琴教育的科學發展。
素質教育是當代兒童教育的核心內容,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審美教育,要求通過發展美育教育來提升兒童的審美素質,為兒童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兒童鋼琴教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快速發展起來的,為兒童審美教育的綜合發展提供了動力。雖然,這項教育工作獲得了諸多可喜成果,但其中顯現出來的不良教育現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具體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忽視兒童對鋼琴的興趣。在對兒童進行鋼琴教育時,往往會忽視兒童的學習規律和學習特點,一味求快求好,甚至是嚴加斥責,扼殺了兒童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影響了學習效果。第二,學習進度把握不良。一些教師過度追求學習進度,忽視了對兒童本身技能的訓練,無法幫助他們鞏固學習效果。第三,理論實踐教學不合理。鋼琴理論與實踐教學比重安排不合理,普遍存在過度重視理論教學的情況,影響兒童演奏技能的提升。
鋼琴課程學習不是強制性學習,應讓兒童對所學樂器產生濃厚的興趣,促使他們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參與鋼琴學習活動,進而獲得更為理想的學習效果。兒童年齡相對較小,各項能力尚不成熟,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面對枯燥復雜的學習和練習內容更是無法持久堅持。面對這樣的現狀,鋼琴教師要把教學基礎和核心內容鎖定為培育兒童的鋼琴興趣,充分挖掘兒童的學習潛力和天賦,對他們進行鼓勵與支持,讓他們真正愛上鋼琴課程。另外,為了調動兒童的鋼琴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教師要注意選取生動直觀的教學策略,運用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增強兒童的學習信心,讓鋼琴教學事半功倍。
部分教師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會因為部分兒童的接受與理解能力快而跳過一些基本練習,直接過渡到難度較大的鋼琴練習上。這是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之一,但過度關注學習進度,忽視兒童基本技術的訓練和鞏固,對于提高兒童演奏基礎技能十分不利。部分教師與家長把更多精力放在讓兒童考級上,將考級當作是評估教學成果與學生學習水平的標準,但這是片面的。要讓兒童在鋼琴學習中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長,不能只把結果當作目標,而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遵照兒童學習規律和鋼琴教育規律的前提下,讓兒童感知鋼琴音樂的美,凈化心靈。
鋼琴課程是一門極具技術性和實踐性的藝術課程,對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要求較高,也需要他們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整合。但是,綜合觀察目前的兒童鋼琴教育現狀,可以發現一個顯著問題,即理論和實踐教學脫節,教師不能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教學所占比重,影響兒童對鋼琴理論與演奏技能的掌握。為了改變這樣的不良教育現狀,鋼琴教師需要做好對學生學習需求的調查工作,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及能夠接受的教學模式,合理制訂教學計劃,恰當安排理論與實踐教學,并適當增加實踐教學所占的比重。為了喚起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還要積極組織形式多樣和內容豐富的鋼琴實踐活動,如鋼琴演奏競賽,讓學生有良好的舞臺展示自己的演奏才能,幫助他們積累演奏自信,掌握正確科學的演奏技術方法,實現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