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媛媛 秦皇島市中等專業學校
在大量的教學內容中,筆者發現音樂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有很大區別,音樂對藝術和音樂精神是用語言無法全面呈現出來的,需要學生用自身的感官知覺去體會。所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學生具備足夠的主觀意識,才能自覺加入課堂教學內容中,去感受音樂學習所帶來的獨特趣味。這不僅需要學生的配合,還要通過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激發學生對音樂內容的興趣,提升學生在音樂方面的作為。自主學習是現代教學中較為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凸顯自身的主體作用,并通過學生自身對問題的研究與探索,來完成所設的教育目標。
在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引導工作,幫助學生獲得在音樂學習中所需要的方向與技巧。這樣才會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為學生留下更多思考的空間。學生通過學習音樂樂理知識,掌握音樂發聲技巧,通過教師的激勵與自我獨到的感悟,去體會音樂所帶來的獨特魅力。若單純依靠教師對知識的講解與傳授,沒有將學生的感悟與實際體驗加入其中,這樣的學習方法肯定是不夠充分的,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只有不斷督促學生,依靠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去發揮自身的學習能力,才能完成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所以,在中專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創作內容與鑒賞內容中,讓學生真正感知音樂,與音樂融為一體。
在中專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學方向的一次重大變革,只有通過變革才能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凸顯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作用,并將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作為教育的重點。音樂教師一定要從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走出來,改變自身的角色,以中專教師獨有的精神狀態去影響學生,并在教學過程中,重視音樂課程的系統構建,能夠以學生的角度進行課程設置與思考,通過多方位的思考,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對課程予以重新梳理與設置,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要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將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變革成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用自身的感悟去表達對音樂的理解,這樣才能讓學生依靠自身的學習經歷去完成對音樂的學習與認知,最終實現用音樂去表達自身的感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當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拉近雙方間的距離,這也是教育改革中一種新型教育模式的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鼓勵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思維去創作音樂,大膽表述自身的感悟,并通過師生間的緊密互動更加了解學生當前的問題所在。在和諧的氛圍中幫助學生逐步提升對音樂樂理的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其學習成績。在這其中,引用多媒體等資源展開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多媒體資源的展示下,感受音樂創作者在創作樂曲時的感悟,利用感官知覺更好地融入學習情景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例如,在學習了解國外音樂家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展示更多音樂家的背景資料、音樂家所處時代的社會環境等,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
在中專音樂教學過程中,課外實踐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通過課外實踐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還能鼓勵學生主動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應用于課外實踐活動中。例如,鼓勵學生參加選秀節目,學生通過多方的鼓勵,會更加虛心地向教師求教知識內容,更好地在節目中表現自己。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會積極地思考,將課程中所教授的內容應用到實踐活動中,從而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打下良好的音樂基礎。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中專音樂教學就要積極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繼而才能更好地占據主體位置,積極參與課程學習。教師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引導的作用,重視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