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昱歡 黃山學院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民眾對生活環境的審美標準以及自身的藝術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同時也能夠拓展人們的精神享受空間。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長達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不僅能夠提升設計作品的藝術美感,也能夠進一步傳承與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并使其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中國傳統文化中豐厚的藝術價值,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影響。對我國現階段藝術設計的發展而言,其更是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對從業者而言,運用傳統文化元素,不僅能夠在世界領域展現出中國環境藝術設計的獨特風格,更能讓中國傳統文化實現與時俱進,得到社會大眾的支持與喜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相關的從業者必須樹立積極進取的職業精神,并不斷開拓創新,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元素的實用價值,在拓展民眾審美領域的同時,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實現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在世界領域內的進步與發展。
隨著環藝人的不斷努力,一些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的環藝作品也越來越受到國際市場的關注,并獲取了巨大的榮譽。為了激發人們的審美意識、不斷拓展人們的審美領域、實現傳統文化的繼承以及傳揚,環藝從業者需要運用合理的策略來實現環藝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有機結合。
環藝設計者可以利用新型的載體來實現對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在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者不能將文化元素原封不動地照搬過來,而需要結合現代民眾的喜好以及實用要求,設計能夠展現文化風格的作品。比如,傳統建筑中多用到了木質材料,那么設計者就可以根據市場需求來進行仿古的木質器具設計。仿古家具要注重造型上的簡潔柔婉、榫卯精密、弱化空間內部的現代氣息,從而既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又體現出精妙的傳統韻味。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傳統文化也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進行了不同的完善與創新。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從業人員首先需要構建起對傳統文化元素的系統認知,然后才能有效結合現代化的審美理念進行環境藝術的設計與創新。比如,在深圳的一個商業綜合體中,設計人員的造型靈感來自中國傳統文化圖騰中的“竹”,并取其蓬勃興旺、品行高潔之意,來打造塔樓的外觀,使其層層升高、遞進,形似竹節。而珠海橫琴總部大樓的設計則源自中國古代神話中“二龍戲珠”的意象,展現出了建筑物本身的力量感與權威感。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產業既體現出了技術性的特征,又融合了濃濃的藝術氣息。對現代環藝人而言,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也由此成了從業人員必須挑起的擔子。在外來思想文化與西方成熟藝術設計概念的沖擊下,設計者更應該堅守中國傳統文化,并努力促使傳統文化元素在新時期煥發出新的光彩。
例如,在重慶的一座CBD中,設計人員從中國古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中汲取了靈感,從而依據這句話的文化內涵,并結合重慶的當地特色進行了建筑設計。從外觀看來,整棟建筑物就像是一卷展開于重慶山水間的書卷。其錯落有致的臺階也完美地契合了重慶起伏不平的地貌,有效地融合了傳統元素與現代化的審美特點。又如,在良友喜事會“喜”文化主題酒店的設計中,處處都體現出了中國文化的內涵。酒店前門的挑檐設計構建出了“亭臺樓閣”的意境,而在“九世同堂”的門樓中又蘊含了中國古老的哲學思想,寓意是長長久久、國泰民安。酒店內部的水池景觀則暗含著“蓮年有魚”的吉祥祝愿。最后,酒店內所使用的祥云圖案也展現了“祥云應早歲,瑞雪候初旬”“香霧青霏,祥云紅繞”等美好意象。
我國傳統文化要素的種類繁多、寓意豐富,它們既是現代環藝設計工作者的靈感沃土,又使我國的現代環藝設計呈現出了獨特的民族特征。相關從業者必須重視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要意義,以多元化的創作手段不斷挖掘它們所蘊含的深層價值,在符合人們審美需求的同時,對傳統文化進行合理地繼承與傳揚,從而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