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是在無阻礙、無干擾的情況下,用間接的方法向被暗示者提供信息對其行為和心理產生影響,使其接受一定的信息量并按暗示者的思維去行動,達到與暗示者的思想相一致的目的。暗示是一種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是人與人或人與環境的信息交流,通過無意識的作用直接滲入人的心理,其具有快而靈活性。根據文獻的研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保加利亞心理學博士洛扎諾夫就將暗示教學法作用于教育領域進行研究,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暗示教學法在國外發達國家的研究較多,被廣泛運用在教育教學上,收到了不錯的效果。而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將暗示教學法引入國內,主要運用在主科的教學上,暫時還沒有運用在體育教學上,但是在主科的教學上研究只是停留理論層面。本研究通過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暗示教學法,把暗示教學法運用到實踐中,從實驗的數據的對比,得出結論。這種方法的原理就是通過暗示手段去開發學生的無意識潛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學習知識,并從中發展想象力、創新能力,讓學生快速掌握技能的目的。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新港中路小學一、三、五年級學生,每年級兩個班,共252人。其中一年(1)班、三年(2)班、五年(1)班為實驗組;一年(2)班、三年(1)班、五年(2)班為對照組,實驗時間為半年。
研究方法
數理統計法。通過SPSS、Excel等軟件對收集的有關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最后得出有用的信息。
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維普、萬方等數據庫,查閱近幾年關于暗示教學法的文獻資料,進行總結、歸納與分析,為本研究提供參考。
問卷調查法。根據本文的內容和研究目的,引用和編制調查量表《一、三、五年級學生作用表現量表》。對新港中路小學一、三、五年級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作用表現量表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252份,其中有效問卷24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7.2%。為了說明問卷中指標的穩定與可靠性,采用“重測法”進行了信度檢驗,選取重測對象:新港中路小學一、三、五年級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各50人進行第二次測試,重測時間相隔一月后,重測系數為a=0.75,該問卷調查的可信度可靠。
實驗研究法。對樣本實驗組進行有計劃的干預,得出數據后與對照組進行對比與分析,最后得出結論。
本文通過對實驗組進行暗示教學,為了更直觀體現教學后的效果,把一、三、五年級的壘球、50米跑、1分鐘跳繩確定為本次實驗的指標,以檢驗本次實驗研究的效果。
暗示教學就是發掘學生的心理潛能,給學生創造最高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學習交流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很輕松、愉快地把知識技能掌握,達到預期目標的一個學習過程。暗示教學法運用了生理學和心理學的原理,通過暗示方法,激發人的心理潛能,通過暗示來將各種無意識的聯系在一起,從而提高教學效果,達到自我發展和提高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為學生創造很好的學習環境,連續給實驗組學生積極向上的暗示,連續各種方法方式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張顯他們的個性。在體育教學研究過程中,為了發掘學生的潛能,運用暗示教學法,不斷地嘗試和運用,對實驗組進行了以下的暗示方法:
語言暗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對其進行語言暗示,是一項簡單而又實效的方法,因為語言暗示具有激勵性和啟發性,易于學生接受。
形體暗示:形體暗示在體育教學中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直觀的方法,學生通過教師的健壯、挺拔的身體形體,產生了羨慕和信賴,這樣有利于教師樹立威信。教師在上課時動作規范、有力,給學生陽光自信的形象,能給學生自信的暗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合作暗示:通過師生的合作和生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建立教學相長的關系,讓受暗示者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學生分工合作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標,完成一個共同的學習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習效率,增強學生的興趣,促進師生間的和諧發展。
眼神與表情暗示:這種暗示有利于師生間溝通情感,交流思想,建立聯系。在體育教學中通過眼神與表情的靈活運用,能把某些不能言傳的東西準確表現出來。
手勢暗示:手是會說話的工具,教師要認真掌握和應用好這門技巧,手勢在體育教學中可以使教師的主體更加鮮明,使學生練習目標更加明確。手勢暗示能給學生肯定和贊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表1 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對暗示教學的作用量表統計
表1反映了“暗示教學法”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習作用的變化情況,實驗前兩組學生對暗示教學的作用基本相同,即無顯著差異;而實驗后實驗組學生對暗示教學的作用顯著優于對照組,即兩者之間有顯著性差異。從表中可以看出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說明暗示教學法在體育課堂的教學是有作用的。
實驗組、對照組數據實驗前差異對比。18周前后對學生的實驗指標(壘球、50米跑、1分鐘跳繩)作了對比,表1是實驗前各年級實驗組和對照組的p值,均大于0.05,說明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差異不具顯著性,他們的水平是相當的。

表2 一、三、五年級實驗班、對照班數據實驗前差異對比
實驗后對照組、實驗組數據實驗前差異對比。18周后對學生的實驗指標(壘球、50米跑、1分鐘跳繩)作了對比,其中表2是一年級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表。從表2中可以看到他們的p值均小于0.05,有顯著性差異,其中50米跑的p=0.003<0.01,說明它的顯著性非常顯著。

表3 一年級實驗班、對照班數據差異對比
表4是三年級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表。從表3中可以看到他們的p值均小于0.05,有顯著性差異,其中壘球的p=0.00<0.01 ,說明它的顯著性非常顯著。

表4 三年級實驗班、對照班數據差異對比

壘球 16.99±4.44 13.3±4.48 1.89 0.00一分鐘跳繩 123.98±31.85 118.02±26.13 0.92 0.02 50米 9.56±0.68 9.97±0.76 -2.38 0.02
表5是五年級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表。從表4中可以看到他們的p值均小于0.05,有顯著性差異,其中50米跑的p=0.008<0.01 ,說明它的顯著性非常顯著。

表5 五年級實驗班、對照班數據差異對比
結論
暗示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主體的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情緒、意志、興趣、自我意識、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培養,不僅利于學生智力發展,更有助于學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學會自我積極暗示調節,主動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暗示教學法有利于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暗示,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學習,體驗成功的喜悅;暗示教學法有利于強化學生個性優勢、弱化個體劣勢、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暗示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
建議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個性獲得主動和諧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人際關系;教學要深入學生,真心地關懷學生,同時要樂于與學生交往,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動態;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更是學生的知己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