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唱歌時運用橫膈膜才能使聲音真正發自丹田,只要橫膈膜能收放自如,唱的每一句歌就能真正就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這就是所謂的發自肺腑。本文從橫膈膜結構出發,探索橫膈膜發生法的科學內涵,總結橫膈膜演唱的科學訓練法,以幫助學生在歌唱中較好地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關鍵詞】歌唱;橫膈膜發聲;情感
【中圖分類號】J613.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毛詩序》有云:“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曹操在《觀滄?!分杏脴犯杞Y束語“幸甚至哉,歌以詠志”作為抒發自己胸懷天下、積極進取精神的方式。由此可見,歌唱歷來都是人類宣泄情感最主要的表達方式之一。當人們的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歌唱就隨之而生。
無論是從當下最廣泛的電視、電臺的聲樂類節目,還是近年來活躍在舞臺上的原生態歌曲,或是高雅的民族、西洋歌劇,這些都是在追求最好聽的聲音,都是在通過聲音來傳達作者和歌者的情感,引發受眾的共鳴。
好聽的聲音能帶來各種真摯的情感,因此,尋找和發掘好聽的聲音是歌者和聽眾共同的愿望和目標。無論是哪種發聲方法,氣息是發出聲音最主要的元素。氣息的不同運用方法直接導致聲音的不同質感?!皻獬恋ぬ铩笔谴蠹页Uf并且都會說的一個詞,但是仍然有很多初學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找不到位置和感覺是困擾很多聲樂初學者的必然階段。因此,正確、合理地運用氣息就是每一個歌者必須要學習和突破的課題。本人作為一名年輕的專業聲樂工作者,在學習他人理論的基礎上,借鑒整理和歸納總結出一種氣息的訓練方法——橫膈膜發聲法。通俗地講,就是叫——看得見的發聲方法,近年來,我把這種方法運用在自己的聲樂歌唱和聲樂教學當中,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
一、橫膈膜發聲法
(一)發聲的方式方法
首先,人在呼吸時橫膈膜是收放自如。橫膈膜這個膈肌力量大了之后,丹田才能給出力量。沒有橫膈膜的力量,丹田就用不上,氣息就不夠。運氣開始時要盡量呼出肺中所有的空氣,使腹部自動收縮,腹肌要盡量放松。接下來就是快速輕度吸氣,收到腹部即可。只有橫膈膜用上了,丹田才能真正用上。因為你會發現,所有橫膈膜這塊細胞全部用上力量,每個神經每個細胞都用上之后,你才能明白,我唱哪一句、我想要表達的情感,只有橫膈膜能收放自如,這句發自內心的愉悅的歌唱來自肺腑——這就是橫膈膜的演唱方式。
其次,準備好氣息情感,切記不要突然停止氣息和感覺,狀態需要一直保留。音從鼻子后面穿出,從眉心出噴出;眉心處噴出,從鼻子后面出去,這些語言都是過程。唱歌過程中需要專注并掌握要領,才能發出美的聲音。
(二)橫膈膜發聲法的訓練方法——歌唱中氣息狀態及呼吸問題
第一,用橫膈膜演唱就能發出肺腑之聲、感動別人。橫膈膜發聲的方法突破了以往的感覺式唱法和模糊式唱法的模式。對歌手來說,這種發聲方法一開始學習的時候是個體力活,后面只要掌握住就好了。所有的訓練都是訓練潛意識,如果方法恰當,身心會輕松舒服,高音和低音再也不受阻礙了。
第二,正確的歌唱方法不是用嘴歌唱,而是用氣息。所謂氣息,就是腰部的力量,腰部力量就是歌唱的支點,當一個人打呵欠的時候,就是擁有最佳歌唱狀態的時候,不僅喉嚨完全放開,腰部也有一股力量在腰四周游走。
(三)橫膈膜發聲法的訓練方法
練就橫膈膜發聲法需要經過后天的強化訓練,練習橫膈膜過程中,實際上是給丹田一個輔助力讓它打通氣道。經過專業老師的指點,歌唱者的身體會產生共鳴。
首先,通過跑步訓練發聲。專業老師的第一節課就是跑步訓練法,找到呼吸、喘氣的狀態,跑到喘不過氣時,橫膈膜就被激發起來了。
其次,需要加強練習。在老師的監護下,經過三個月的訓練,歌唱者就會有感覺,會有肌肉的記憶。這個時候需要學生的堅持,更需要老師的鼓勵,就像運動員在訓練,老師會把你當成運動員在訓練,激發你身體每一個細胞、每一塊肌肉、每一塊神經,運動結合起來。潛意識中需要老師呵護你,要在老師的監護下訓練。
(四)學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橫膈膜演唱方法基礎練好了會非常成功。只有它可以吸可以呼,只有它可以收放。唱歌就是人生,前面很辛苦,后面很輕松。強調專注力,思想一定要專注。走到這個階段的時候,原來聲樂實際像體育運動,會有無限的力量。只要體力存在,聲音就存在。只要你生命存在,就是體力存在,聲音就存在了。只要身體有力量就能唱歌。人的聲音就是人體器樂發出的美妙音樂。
情緒狀態影響聲音表現張力,所發出來的聲音就不一樣,所以,情緒在訓練過程中也非常重要。聲音從內心發出,每個聲都是從內心出來,丹田自然收起來,練習的時候要不厭其煩地享受每一個音符,挖掘你的潛能,回歸你最本質的東西。眼睛睜大肌肉提起來,就是笑肌提出來,橫膈膜用氣息去控制,這樣你才統一。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都是后面的訓練了,到后面的時候橫膈膜練上了,眼睛和心靈交替在一起,像說話一樣,說著唱著高音,唱著低音,給別人講故事,在唱歌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反應一樣,想一下,先想后做。這樣就會練就了一套科學的保護嗓子的方法,嗓子就跟溫室的花一樣,不會擠壓你了,所以聲帶出來非常自然很好聽。聲音就像串珠珠一樣,缺一個都是很難聽的,就像項鏈少一個珠都不好看。聲音從內心發出,每個聲都是從內心出來,丹田自然收起來,肩不要動,嘴張開,張大嘴。練習的時候不厭其煩的享受每一個音符,挖掘你的潛能,回歸你最本質的東西。
二、長期堅持科學的、有益的發聲訓練
(一)長期堅持科學的發聲訓練
(1)每位歌唱的練習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運用橫隔膜的呼吸方法,因為在整個歌唱的全過程中,呼吸是最關鍵的一部分,是歌唱的地基。要想唱好歌,就必須明確呼吸的重要性,練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歌唱基本功訓練的核心是打開并穩定喉頭,這是歌唱者聲樂技巧又一關鍵因素。正確的喉頭位置是協調呼吸器官的運動、獲得穩定、流暢聲音效果的關鍵。
(3)要恰當地運用好歌唱的共鳴。由于共鳴訓練常常與其它發聲基礎要求分不開,因此要求歌唱者通過母音的轉換、穩定喉頭打開口腔、調節氣息等手段,把聲音振響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頭腔共鳴點上來增大音量,擴展音域,美化音色,統一聲區,使高、中、低三個聲區的聲音協調一致,天衣無縫,自如靈活。
(二)長期堅持有益的發聲訓練
(1)發聲是與咬字、吐字相結合的。通過字、聲結合的練習來提高唇、齒、舌的靈活運動能力,可以使之更完美而生動地表現歌曲的情感和內容。
(2)在歌唱發聲時還要注意音準、節奏的訓練,通過發聲練習,逐步掌握連、頓、強、弱等全面的歌唱發聲技巧,豐富歌曲的表現手段,增強歌曲的演唱能力。
(3)保持正確的歌唱姿勢很重要,這是進入良好歌唱狀態的前提。
(4)在練聲、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雜念,穩定情緒,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狀態,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滿信心、放松自如地進入歌唱狀態,否則是唱不好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歌唱是一種運動,要在運動中歌唱,只有在運動中才能自然的發出每一個音符;只有在運動中才能發揮歌手自身的全部潛能,才能感染觀眾,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好的歌手。
先天條件固然重要,但后天努力更不可缺少,只要運用科學合理的發聲方法,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歌唱家,都會使自己這個獨立的器樂發揮到極至,不僅會感動自己,也會感動觀眾。
參考文獻:
[1]郭倩君.淺談情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D].長春:吉林大學,2014.
[2]蘆躍虹.論歌唱的情感控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3]焦豫丹.試論歌唱中技術與情感表現的關系與調控[D].西安:西安音樂學院,2010.
[4]孫敏.論情感在聲樂藝術中的意義和價值[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09
[5]閆娟英.對歌曲演唱中的情感體驗及其控制[D].西安:西北民族大學,2006.
[6]王琦.淺談聲樂藝術中的情感表達[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7]楊麗菲.聲樂藝術原理與美學思想的傳達[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
[8]李晉瑋.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9]王鴻俊.聲樂學概論[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
[10](美)蘭皮爾蒂等.嗓音遺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11]喻宜萱.喻宜萱聲樂藝術[M].北京:華樂出版社,2004.
[12]斯皮格高級聲樂練習曲集[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
[13]潘乃憲.聲樂實用指導[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14]韓斌.20世紀歌唱大師[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劉子琪(1980-),女,漢族,山東泰安人,碩士,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北京市總隊軍樂團專業技術七級,研究方向:聲樂、歌唱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