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貞華
摘 要:新《政府會計制度》自2019年起實施,規定公立醫院、學校、公安局等行政事業單位都應根據制度要求的“雙基礎”“雙模式”開展財務會計核算工作。因此公立醫院需要做好制度的銜接工作,有效實施政府會計制度,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醫院;政府會計制度;策略
一、引言
為了解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難以合理、精準體現資產情況和運行成效以及難以切實開展成本核算、成本管控活動等問題,財政部頒布了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所有行政事業單位都應統一遵守相應會計規章制度,通過多維度的績效考核來評價單位的實際運行狀況,并且使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數據具有可比性和陽光、透明。新舊制度在會計處理方式和科目內容具有較大的不同之處,新會計制度的實施給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挑戰。醫院應采取科學可行的策略來適應新政府會計制度,從而有效地銜接、過渡新舊會計制度。
二、醫院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
1.財務信息系統兼容性不強,信息集成度不夠
雖然現在醫院有很多各式各樣的信息管理系統,包括住院信息系統、門診信息系統、掛號信息系統、藥品管理信息系統、醫療護理信息系統等,但是其中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在日常管理中常常出現較多問題,比如兼容性不夠,其他科室的資金流動狀況難以準時管控、銜接,久而久之財務信息系統如同一座“信息荒島”,與外面的世界相隔絕,進而使財務數據管控更為艱巨。并且,有些醫院引進實施了先進的財務信息系統,進入到會計信息化時代。但財務人員欠缺實操的經驗,同時購入的財務系統與醫院已有的財務系統不兼容,從而較大地影響了醫院的財務管理。
2.醫院財務人員素質不高
在當前會計電算化時代背景下,很多醫院的財務管理部門仍然以傳統的財務人員為主力軍,而未引進、培養既熟練掌握財務管理,又熟知醫院業務特征的復合型財務管理人才。這就造成了在醫院的日常運作中,財務部門僅僅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財務領域,而未能與業務部門、科室進行有效的交流協調,難以將財務工作延伸到業務的前端,因此醫院的財務信息往往難以對實際的經濟管理起到切實可行的參考價值,同時使醫院的財務缺乏監督管控。
3.醫院預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當前很多預算種類的預算編制在制定完之后未能切實運用、貫穿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難以形成監督的模式。同時,財務管理人員編制的預算報表比較簡單、缺乏針對性,因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較易受到其他要素的干預??梢?,在預算編制時采用的方法就不太合適,預算的效果難以顯現,往往容易出現超支現象。
4.會計要素及會計科目的匹配程度不高
由于《醫院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的具體內容存在相對較大的差別,使得醫院在實施政府會計制度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會計科目、要素難以匹配的現象,具體而言,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會計要素的匹配程度不強。也就是說,《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使得會計要素進一步擴充了預算的內容,包括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繼而使得醫院的會計核算模式更為統一化、規范化,但這為醫院會計核算的模式轉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會計科目的匹配程度不強。由于《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醫院會計科目的設計有增有減,進一步取消了不必要的會計科目,但是卻增大了會計科目與醫院業務的匹配難度。三是會計科目、科目的輔助設計不完善。由于醫院要對已有的會計科目及要素實現內容轉變,并且需要加快《政府會計制度》的進一步實施,醫院需要設計相應的輔助財務報表,但是,由于涉及內容多、醫院固有會計科目的復雜程度高,使得會計科目、要素的輔助設計不完善。
三、醫院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策略
1.構建和完善一體化財務信息集成系統
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醫院應該積極開發、升級財務信息系統,將財務管理平臺作為“中樞”,將其他科室作為“分支”,從而將財務與住院、物資采購、診療、藥品、醫護、辦公、科研、人力等各業務相聯系,構建一個系統、全面的醫院財務信息數據平臺。財務部門通過這個醫院財務信息數據平臺,可查看各個科室上傳、匯總的財務單據,進而自動、智能生成憑證,減輕大量的財務報銷工作,有利于醫院的財務管控往信息化、便捷化、集成化、系統化的方向改革,使醫院的部門管理預決算能夠達到政府會計制度上的要求。
同時,為了符合不同財務管控方式的要求,醫院應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預算會計核算和醫院原先自有的財務會計核算的不同需求,可執行兩套不同的報告體系。由于新舊會計制度的會計科目會有較大的差異,所以公立醫院也應該及時調整會計科目,保證預算會計內容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滿足政府會計報告的要求。比如以往醫院對醫療收入的確認是根據“權責發生制”來的,醫院的業務管理系統可自動采集數據,智能生成收入會計憑證,而政府會計制度與之不同,要求醫療收入要按照“收付實現制”來確認,并且應對不相同類型收入的不同收款時間點分別做賬務處理,涵蓋了現金、銀行卡、支票、匯票、互聯網、醫保卡等支付方式,因此新的醫院財務信息平臺應增設相關內容。
除了一些規定的必須增設的科目之外,醫院可根據當前狀況、長遠發展的全局,比如醫院資產管控的需要、一些特色科室、病種、特色醫療服務名目成本核算的需要,增加、減少一些功能經濟和支出經濟之類的科目、指標。借此系統升級改造的機會,細化醫院的會計核算基礎內容,確保業務信息和財務信息的完美集成和全方位共享,既可以符合政府部門的外部監督管理需求,又可以保證醫院價值的管控和重要決策的擬定。
2.組織財務人員參加新政府會計制度相關培訓,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醫院應幫助財務人員一改原先的財務管理思想,一改原先一貫的記賬方式,應比較新舊制度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比如現行的制度要求促使了公立醫院設立財務會計平臺和預算會計平臺。這些系統剛開始設立,必定會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難度和工作量,比如按照平行記賬的財務核算方法,一筆資金的流入和流出應按照兩個不一樣的子系統做相關的會計分錄。通過培訓,提升醫院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有助于財務人員全面、透徹掌握、理解和實施應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準確體現醫院的預算數據和財務數據。醫院可構建相應的獎勵和懲罰規定,權責分明,使員工潛意識去遵循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規定。
同時,由于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執行,造成醫院資產分類等業務端發生變化,因此除了財務人員之外,其他信息管理部門、資產物資管理部門等科室的負責人,都要對新制度進行學習,知曉新制度的執行對本部門和本崗位造成的變化、風險以及制定有效的防范和應對方案。
此外,醫院財務人員應主動學習新會計制度的內容,不斷扎實自身的財務理論和實踐知識、技能,對醫院傳統的財務管控方式適時進行革新。同時,財務人員應多與其他單位財務人員溝通,相互學習,分享經驗,完善知識結構,比如討論新政府會計制度特有的年末損益結轉、預算會計業務等內容,學習如何增設期初余額。
3.健全醫院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
造成很多醫院財務預算管理不完善現象的原因之一是過去我國執行計劃經濟體制,醫院某些員工的薪酬福利由國家財政支付,久而久之醫院領導層未形成經營管理、資金管控的意識,缺乏風險管控思想。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應提升預算管理意識,并且大力提升預算管理的質量,促進預算信息的科學性、透明性,保證滿足國家財政部門的管理需要。比如應歸進科室預算管理的現金收支狀況,醫院財務人員需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分別制定相應的財務會計核算和預算會計制度,并且預算的制定要綜合相應科室的意見,共同對項目執行中可能遇到風險進行把控,設置風險準備金等,尤其對于投入資金大、項目實施周期長的項目以及對于一些資金需求大、業務類型復雜的情況。
4.完善會計科目及要素層面的基礎銜接工作
由于《政府會計制度》在醫院的實施需要轉變醫院已有的會計核算模式,使得醫院會計核算模式更加規范、統一,醫院需要完善會計科目及要素層面的基礎銜接工作。一方面,完善會計科目及要素的輔助轉化登記表。這需要醫院進一步分析、比對《醫院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在會計科目及要素層面的區別,繼而形成一個具體的輔助轉化登記表,同時依據財務會計、預算會計的要求轉換各會計分期的會計數據,最終確保新政府會計制度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全面實施。另一方面,對《醫院會計制度》的報表底稿進行留存。由于實施《政府會計制度》難免會出現銜接不暢、核算準確性不夠的現象,需要原有會計制度下的會計、財務報表數據作為預備支持,最終確保新會計制度的穩定運轉。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執行對公立醫院來說,既是醫院財務會計改革創新發展的“先機”,也是對醫院財務會計監督管控的較大挑戰。醫院應積極應對新制度帶來的變化,積累更多的財務管控經驗,構建和完善一體化財務信息集成平臺,呼吁醫院的財務人員踴躍參加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講座培訓,通過努力提升醫院財務工作者的整體素質水平等策略,使得醫院財務會計管控工作更為合理、高效。
參考文獻
1.胡海峰.公立醫院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思考.會計師,2019(06).
2.潘佳佳.醫院實施政府會計制度難點與應對策略.衛生經濟研究,2019,36(03).
3.馮曉燕.對公立醫院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思考.財會學習,2019(06).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