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劍鋒 廖揚勛 陸倩文 余文潮 廖子慧 黃鉅明 倪文麗
[摘要]目的 了解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HTLV)在肇慶市無償獻血人群中的感染情況。方法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對2016年3月14日~2018年12月20日肇慶市中心血站獻血的全部獻血者112 742例做抗-HTLV-Ⅰ/Ⅱ篩檢,對篩檢中發現的反應性(S/CO≥1)標本送廣州血液中心先用化學發光法,再用核酸試驗(PCR)或免疫印跡(WB)檢測確認并確定HTLV亞型。結果 用ELISA方法共檢測出67例HTLV-Ⅰ/Ⅱ陽性,初篩陽性率為0.06%,將67例標本送廣州血液中心確證,結果均為陰性。陽性組的光密度(OD)值為0.449,陰性組的OD值為0.328,兩組的OD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從目前檢測結果來看,暫未發現肇慶市無償獻血人群中HTLV感染陽性。
[關鍵詞]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無償獻血人群;感染
[中圖分類號] R51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10(c)-013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of human T-lymphocytic leukemia virus (HTLV) in blood donors in Zhaoqing. Methods Screening of 112 742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March 14, 2016 to December 20, 2018 in Zhaoqing Central Blood Station. All the samples were performed anti-HTLV-Ⅰ/Ⅱ by ELISA. The positive samples (S/CO≥1) found in screening procedure were sent to Guangzhou Blood Center were screened by chemiluminescence then were further ver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Western blot (WB). Results A total of 67 HTLV-Ⅰ/Ⅱ positive cases were detected by ELISA. The positive rate of primary screening was 0.06%. The 67 samples were sent to Guangzhou Blood Center for confirmation and the results were negative. The OD value of positive group was 0.449, while that of negative group was 0.328.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D valu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test results, we find no positive HTLV infection in the voluntary blood donors in Zhaoqing.
[Key words] 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 Voluntary unpaid blood donors; Infection
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HTLV)是20世紀80年代初發現的第一個人類逆轉錄病毒,主要有Ⅰ型(HTLV-Ⅰ)和Ⅱ型(HTLV-Ⅱ)之分。其中HTLV-Ⅰ在加勒比海地區、南美東北部、日本西南部以及非洲的某些地區呈地方性流行。HTLV-Ⅱ在美國黑人、印第安人及歐洲等靜脈吸毒者中流行。HTLV的傳播方式類似HIV,可通過輸血、性接觸、共用針頭、胎盤和哺乳等途徑傳播。我國是HTLV低流行地區,福建、廣東、廣西和浙江等沿海地區的流行率會高于其他內陸地區。絕大部分的HTLV感染者是長期無癥狀的,HTLV-Ⅰ可引起T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熱帶痙攣性截癱/HTLV-Ⅰ相關性脊髓病等[1],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系統紊亂。此外,HTLV-Ⅰ感染還與其他多種疾病有關,如葡萄膜炎(眼色素層炎)、慢性炎癥性關節炎、感染性皮炎、Sjogren綜合癥、多發性肌炎、支氣管肺病、口腔病變(阿菲他口炎、口唇皰疹和非尖銳濕疣)等。HTLV-Ⅱ感染除能引起神經系統疾病外,還可能與血細胞白血病有關。為了解肇慶市無償獻血人群HTLV感染情況,肇慶市中心血站對抽取的112 742份無償獻血者標本采用ELISA法檢測HTLV-Ⅰ/Ⅱ抗體,并統計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肇慶市中心血站2016年3月14日~2018年12月20日共112 742例無償獻血者,皆符合GB18467-2011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采用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留取5 ml血液標本用作ELISA檢測。本研究經本血站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試劑與儀器
HTLV-Ⅰ/Ⅱ抗體檢測試劑盒(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為T20180403B、T20180302B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TECAN全自動加樣器處理系統(FREEDOM EVO,瑞士TECAN公司),全自動酶免分析系統(BEP,德國西門子公司),SUNRISE酶標儀(TECAN,瑞士TECAN公司)。
1.3方法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試劑由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臨界值(Cut-off)=陰性對照孔均值+0.18。標本光密度(OD)值與Cut-off的比值(S/CO)≥1.0為陽性,<1為陰性。獻血后采集的血樣,經血站進行HTLV抗體檢測,若初次檢測為陽性,再取原標本及其辮子進行雙孔復查,若均為陰性,則判定為陰性;若至少一孔為陽性,進一步送廣州血液中心進行確認實驗。確認實驗包括兩個方面:先用化學發光法對標本進行檢測,若為陰性即為陰性,若為陽性進一步檢測,一是檢測白細胞中是否含有HTLV的核酸,二是用免疫印跡方法檢測血漿中HTLV抗原,這兩種方法有一種為陽性的,即為HTLV陽性。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要求進行(圖1)。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改用中位數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ELISA檢測結果
11 242份獻血者標本共篩查出抗HTLV-Ⅰ/Ⅱ67份標本的OD值分布如圖2,篩查陽性反應率為0.06%。
2.2初篩反應性標本的確證結果
所有初篩反應性的標本進一步做化學發光實驗,經化學發光法檢測為陽性的再進行確證實驗。經化學發光確認為陽性的有9份標本,這9份標本的人口學資料如表1,進一步做確證后,9份標本結果都為陰性。
2.3流行病學調查
67份初篩反應性的獻血者中有61例均為廣東籍人士,只有6例為外來人士,多次獻血者為32例,首次獻血的為35例,男42例,女25例,將這67份初篩反應性的標本分成化學發光陽性(9份,其OD值為0.449)和陰性(58份,其OD值為0.328)兩組,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1.729,P=0.089)。
3討論
HTLV廣泛分布于全世界,其主要傳播途徑包括輸血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美國的HTLV篩查感染率為0.025%,但考慮到危害性,美國從1988年開始把HTLV-Ⅰ列入常規篩查項目。加勒比海地區為高流行區,HTLV抗體陽性率高達2%~12%。日本是HTLV-Ⅰ的高流行區域,1984年即開始在獻血者中篩查HTLV-Ⅰ并持續至今[2],日本不同地區的感染率0.66%~1.02%[3]。臺灣地區也把HTLV列入了常規篩查項目,HTLV-Ⅰ的流行率為0.5%~0.9%。歐洲的人群整體感染率較低,僅個別國家有少數感染者。英國的感染率為0.001%~0.55%[4],法國為0.002%~0.035%。英國和法國把HTLV列為篩查項目。挪威在1998年篩查了33 000例獻血者發現了1例HTLV-Ⅱ陽性,并于2000年開始全面篩查,但是至2006年未再發現陽性,于2007年停止了HTLV篩查。芬蘭也于2008年停止了HTLV篩查。雖然我國是HTLV低流行地區,但已有部分地區報道獻血者中存在HTLV無癥狀感染者,有報道顯示在福建、廣東、廣西和浙江等沿海地區的流行率會高于其他地區。2014年林鐵輝等[5]報道了福建莆田地區無償獻血人群HTLV感染情況,確認陽性率為0.101%。漳州市無償獻血人群確認陽性率為0.005%[6];蘇州市無償獻血人群確認陽性率為0.0039%[7];而合肥、洛陽、重慶、天津市等內陸地區經確認均無HTLV陽性獻血者[8-11],本市目前沒有發現HTLV陽性獻血者,肇慶市遠離沿海地區,為HTLV低流行地區或非流行區域。但我省的廣州地區獻血者HTLV的確認陽性率為0.02%[12],佛山地區的確認陽性率為0.003%[13],中山確認陽性率為0.0024%[14],肇慶與廣州、佛山、中山等地處珠三角地區,交通方便人口流動頻繁,也不能掉以輕心。廣東省要求2016年3月1日前全省開展獻血者HTLV篩查檢測。肇慶地區112 742份獻血者標本中檢出抗HTLV-Ⅰ/Ⅱ6反應性標本67份,后經廣州血液中心確認后,有9份為化學發光陽性,但經核酸確認均為陰性,初篩陽性率為0.06%,67例HTLV-Ⅰ/Ⅱ有6份抗體初篩結果呈陽性,確證結果呈陰性的獻血者,仍存在傳播HTLV的風險,無癥狀HTLV病毒攜帶者成為固定獻血者反復獻血,經血液傳播HTLV病毒風險將被數倍放大,將對血液安全和受血者的健康產生嚴重危害,因此有效預防HTLV經血液傳播的方法是及時發現HTLV感染的獻血者,并采取措施阻止其獻血,切斷HTLV傳播途徑,建議肇慶地區常規開展檢測HTLV-Ⅰ/Ⅱ型抗體。另外文獻報道濾除白細胞的血液制品可大幅降低感染HTLV的風險[15]。
綜上所述,肇慶市為HTLV低流行區或非流行區域,但結合國家和省的相關檢測要求,常規開展HTLV-Ⅰ/Ⅱ型抗體的檢測,可有效預防或減少HTLV-Ⅰ/Ⅱ經輸血傳播,保證血液質量安全,另外常規對血液制品進行濾白處理。
[參考文獻]
[1]鄧詩楨,謝敬文,嚴康峰,等.廣州獻血人群HTLV流行狀況初步調查[J].遼寧醫學雜志,2016,30(2):14.
[2]Marano G,Vaglio S,Pupella S,et al.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and transfusion safety does one size fit all[J].transfusion,2016,56(1):249-260.
[3]Satake M,Yamaguchi K,Tadokoro K.Current prevalence of HTLV-Ⅰ in Japan as determined by screening of blood donors[J].J Med Virol,2012,84(2):327-335.
[4]Vrielink H,Reesink HW.HTLV-Ⅰ/Ⅱ prevalence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location[J].Transfusion Med Rev,2004,18(1):46-57.
[5]林鐵輝,許海.莆田地區無償獻血人群HTLV-Ⅰ/Ⅱ感染調查與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7):754-756.
[6]張麗云.漳州市無償獻血者HTLV感染狀況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6,29(6):1097-1099.
[7]江妮娜,董麗,鄭雪瓊,等.蘇州市無償獻血人群HTLV篩查情況及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1):133-134.
[8]程衛芳,周學勇,楊斌,等.合肥地區獻血人群HTLV篩查情況及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7,30(3):229-230.
[9]陳善華,朱麗莉,李慧曉,等.洛陽地區無償獻血人群中HTLV感染情況調查[J].中國輸血雜志,2018,31(8):874-876.
[10]代華友,楊俊鴻,陳政,等.重慶市無償獻血人群人類噬T淋巴細胞病毒感染狀況調查研究[J].云南醫藥,2017,38(4):370-372.
[11]趙瑛,李雙玉,安仕萍,等.天津地區無償獻血人群HTLV感染情況調查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7,30(2):129-130.
[12]謝麗娥,廖峭.廣州地區輸血傳播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的風險研究[J].廣東醫學,2018,39(S1):175-177.
[13]林俊填,伍偉健,盧瑾,等.佛山市無償獻血者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感染情況調查[J].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志,2017,40(5):403-407.
[14]何銳洪,袁文聲,詹宗偉,等.廣東中山地區獻血人群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感染狀況調查[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12):1628-1633.
[15]Cesaire R,Kerob-bauchet B,Bourdonne O,et al,Evaluation of HTLV-I removal by filtracion of blood cell components in aroutine setting[J].Transfusion,2004,44(1):42-48.
(收稿日期:2019-01-18? 本文編輯: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