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劍蕓 劉敏
[摘要]目的 探討規范化癌痛護理干預在腫瘤晚期放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腫瘤晚期放化療癌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4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規范化癌痛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焦慮和抑郁情緒、疼痛程度以及生存質量。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疼痛程度弱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規范化癌痛護理應用于腫瘤晚期放化療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規范化癌痛護理;腫瘤晚期放化療;焦慮抑郁;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10(c)-024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andardized cancer pai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hemoradiotherapy. Methods Eighty-eight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4 patients in each group.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dop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tandard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dop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ain level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ain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weak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tandardized cancer pai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degree of pain and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Standardized cancer pain nursing; Advanced canc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nxiety and depression; Quality of life
人們普遍認為癌癥很可怕,其實晚期癌癥的主要痛苦來自于癌痛。癌痛是一種常見的癌癥伴隨病癥,可能來自于癌癥本身,也可能是因癌癥轉移而導致,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精神狀態,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自殺的傾向[1]。目前,臨床上治療癌癥主要采用生理心理社會醫療模式,其目的不僅在于改善患者的病情,也重點強調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規范化癌痛護理是一種有效的癌痛控制護理方法,通過評估癌痛情況,并針對性地開展治療以及護理干預[2]。本研究針對腫瘤晚期放化療癌痛患者實施規范化癌痛護理,評價其應用效果?,F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腫瘤晚期放化療患者納入本次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4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30~74歲,平均(51.02±5.65)歲;疾病類型:胃癌12例,肝癌9例,直腸癌11例,乳腺癌10例,其他2例;學歷:初中15例,高中及大專18例,本科及以上11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16例;年齡32~76歲,平均(51.00±5.59)歲;疾病類型:胃癌10例,肝癌12例,直腸癌13例,乳腺癌7例,其他2例;學歷:初中文化12例,高中及大專15例,本科及以上1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病理以及影像學檢查,均被確診為晚期腫瘤癌痛患者[3];②生存時間超過3個月患者;③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簽署同意書;④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癡呆性疾病和原發性精神障礙者;②不能自覺配合本次治療與護理者。
1.2方法
兩組均對癥用藥以及同步放化療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止痛以及癌痛護理,入院后開展健康宣教,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用藥、飲食方法,嚴格按照衛生部門制定癌痛止痛用藥方法用藥治療,并告知患者用藥禁忌方面知識,同時耐心回答患者或家屬提出的問題,定期復查血常規,并積極采取措施預防呼吸道感染。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結合規范化癌痛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綜合評估患者的疼痛情況,設立評估癌痛小組,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建立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FACT-G)[7],從患者疼痛開始持續記錄到疼痛干預0.5 h后。②加強護理人員的疼痛知識培訓,并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理念。針對護理人員進行疼痛護理知識的專業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疼痛發生的基本知識、對生活質量影響、評估方法、疼痛對應的護理方法以及非藥物鎮痛方法。更新護理人員的疼痛控制理念,加強疼痛監測與管理,是護理人員的主要工作職責,重視疼痛護理工作開展。③疼痛具體干預方法包括兩個方面。首先,護理人員在告知患者遵循癌痛止痛治療的基礎上,同時結合癌痛其他基礎護理。中醫認為,癌痛是因瘀血阻滯、毒火結聚、氣機失調而導致的經絡不通,應用針灸、中藥熱奄包、穴位貼敷等中醫治療方法,實施中醫特色治療,可發揮疏通經絡作用,改善患者疼痛;保證患者住院環境的安靜,讓患者佩帶眼罩,緩解患者疼痛;疼痛劇烈以及應用藥物不能控制者,可結合催眠、暗示療法,并通過物理止痛方法,改善患者疼痛;其次,實施心理護理干預。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對應的心理護理。在建立癌痛評估小組同時,安排2名專業的心理疏導人員,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心理疏導員主動與患者溝通,告知患者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用藥不良反應在停止用藥后便可消失,告知患者需注意事項。針對子宮腫瘤、喪失生育功能的女性患者,可通過與患者交流,緩解患者的顧慮,穩定患者的情緒,幫助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指導患者掌握科學的情緒自我調節方法。在癌痛患者心理檔案中,護理人員需要詳細記錄患者的心理變化以及誘因、針對性心理疏導。同時,鼓勵患者家屬加入到護理工作中,讓患者感受到溫暖關懷、被理解尊重,更好適應社會角色的轉變。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的焦慮、抑郁情緒,疼痛程度以及生存質量。①根據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4-5]評價兩組的焦慮、抑郁情緒,每項量表分別包括20個項目,每個項目評分1~4分,總分>50分表示存在焦慮、抑郁,評分越高,則表示焦慮、抑郁越嚴重。②根據WHO評價標準評價患者的疼痛程度[6]。0度:無痛;Ⅰ度:輕微疼痛,不需用藥鎮痛;Ⅱ度:中度疼痛,影響患者休息,需應用鎮痛藥物;Ⅲ度:重度疼痛,不用藥不能緩解;Ⅳ度:疼痛且合并明顯的血壓、脈搏變化。③根據FACT-G[7]評價兩組的生存質量,共27個項目,包括生理狀況(7項)、家庭社會狀況(7項)、功能狀況(7項)、情感狀況(6項)。采用5級評分法評價:0分為一點也不;1分為有點;2分為有一些;3分為相當;4分為非常,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評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的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疼痛程度的比較
觀察組的疼痛程度弱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干預前后生存質量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的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功能狀況、情感狀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功能狀況、情感狀況評分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的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功能狀況、情感狀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不良生活習慣的演變,癌癥發生率也持續升高。多數患者發病初期無典型癥狀,病情惡化確診時已為晚期。疼痛為癌癥患者的最常見癥狀,尤其是晚期癌癥患者,疼痛則更為明顯。疼痛不僅影響患者的日?;顒?,抑制患者的食欲,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嚴重者還會產生焦慮、抑郁,甚至自殺的傾向,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8]。如何及時處理癌痛,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當前臨床研究者的主要課題。
針對癌痛患者加強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提高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水平以及治療依從性。常規的癌痛護理模式,是遵照醫囑要求提供的護理服務,用于改善患者的癌痛程度以及心理狀態。而規范化癌痛護理是針對癌痛患者制定的護理方式,不僅能為患者提供對癥的藥物治療,還嚴格要求護理人員自身的儀表得當,拉近與患者的距離,積極與患者交流,疏導患者的緊張焦慮情況,鼓勵患者主動配合治療[9]。本次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實施護理干預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規范化癌痛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以及焦慮、抑郁程度。多數癌癥患者確診治療時已經為晚期,癌痛為最常見的并發癥。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恐懼癌痛再加上疼痛影響,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生存質量[10]。因此需要規范癌痛護理干預措施,首要內容是癌痛評估,這是開展鎮痛護理的基礎。綜合評估癌性疼痛,是為了明確疼痛性質以及疼痛程度,便于指導臨床選擇合適的鎮痛方式。疼痛為一種主觀感受,在評估過程中注意語氣,評估由專業的管理人員操作,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針對性地向患者講解疼痛評估對病情治療的影響[11-12]。整個評估過程,不僅局限于初始階段,而是貫穿整個治療過程,從評估、開展治療護理、疼痛護理、健康宣教到隨訪等一系列規范化過程。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在經過規范化癌痛護理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弱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癌痛規范化護理可有效改善癌癥患者的癌痛。
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治療晚期腫瘤的一個重要目標。疼痛是一種不愉快的主觀情緒感受。因此,在臨床開展鎮痛治療的同時,需針對性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13]。加強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癌痛治療重要性的認知,能更好地配合治療護理操作,旨在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以及生存質量。建立癌痛護理管理小組,加強護理人員的癌痛護理操作培訓,目的在于提高整體癌痛患者的護理質量,針對性開展疼痛干預護理,同時改善患者的癌痛癥狀以及負面情緒[14-15]。本研究提示,觀察組護理干預后的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功能狀況、情感狀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規范化癌痛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生理以及心理情感,有利于患者恢復社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晚期腫瘤放化療實施規范化癌痛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楊惠莉.癌癥疼痛護理工作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3):1173-1175.
[2]劉宇,邱峰,張濤,等.癌痛管理中規范化臨床藥學服務模式的建立及應用[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6,36(2):126-129.
[3]劉紅軍,金毅,陳映霞,等.難治性癌痛專家共識(CRPC,2017年版)解讀(一):難治性癌痛的定義[J].實用疼痛學雜志,2017,13(6):403.
[4]胡銘,楊秀華,管章蒙,等.護理干預對成人癲癇患者生活質量及焦慮抑郁狀況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 25(15):1698-1700.
[5]孫振曉,劉化學,焦林瑛,等.醫院焦慮抑郁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7,11(2):198-201.
[6]河文峰,楊小兵,許蕾,等.五生酊外治配合WHO三階梯鎮痛方案治療輕中度癌性疼痛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30):31-35.
[7]楊賀,鄭振東,周麗娟,等.對晚期癌癥患者開展強化姑息照護的臨床應用研究[J].遼寧醫學雜志,2018,32(1):51-52.
[8]周興平,屈偉嬌,方仙芬.規范化流程護理對腫瘤晚期患者癌痛發生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1):94-96.
[9]曾曉紅.癌痛規范化護理流程對晚期腫瘤癌痛治療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2):248-249.
[10]汪淑英.無痛病房規范化護理對癌痛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31):185-187.
[11]賀靜,蒲小靜,王淑妙.癌痛護理干預模式對肝癌患者焦慮狀況與生存質量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 21(2):363-365.
[12]王麗雙,鄒婷婷,孫媛,等.護理干預對中晚期惡性腫瘤病人生存質量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7,42(4):532-535.
[13]張艷英.癌痛規范化病房的創建對腫瘤晚期患者疼痛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218-220.
[14]李玲玲,梅麗,斯謙.規范化疼痛評估在癌痛護理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8):1102-1104.
[15]楊志定.護理風險安全管理在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35):174-176.
(收稿日期:2019-04-08? 本文編輯:焦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