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東岳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在當代社會,我國人民經濟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道路上價值不菲的車輛也逐漸增多,這就間接導致了豪車的交通事故數量的增加,關于豪車天價維修費用如何賠付這一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在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中,法律責任以及賠償數額的確定無疑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平民車主承擔責任時,基于豪車本身的特殊性考量,具體賠償數額是否應該有所限制,以及在無法得到完全賠付時該如何救濟豪車車主的權利是必須要討論的問題。駕駛豪車上路已然對他人造成了潛在的威脅,為了避免發生意外,普通車輛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躲避豪車,這時豪車和普通車的駕駛員所擁有的路權就是不平等的,公民權利無法平等的享有必然會導致諸多的社會問題。
在美國,一些州會強制要求車輛購買“兩車相撞時若對方無法賠付則由自己的保險公司負責賠償”的附加險。這樣就可以借助保險公司的力量來幫助解決矛盾。
在加拿大,車輛保險變動中,第一步就是ICBC將拒絕所有豪車的保險,車價高于15萬加幣的車子都將被ICBC列入拒絕提供車輛保險的名單內。相關負責人在針對這一項取消豪車保險的項目中表示“現在無論駕駛者事駕駛1萬5的本田,或者30萬的法拉利都是擁有類似的基礎保險。如果高端車輛的車主,可以承擔高價位的車子,那他們應該承擔更高保險費確保車輛維修。”
由此可見,撞毀豪車賠付問題在發達國家也是個棘手的問題,不過依賴于良好的保險制度,這一問題也不是完全無法解決,但也存在很明顯的弊端,顯得十分不近人情。
2012年3月3日,溫州一輛5萬元的普通貨車和一輛價值500多萬元古思特牌系列車型的勞斯萊斯相撞,勞斯萊斯受損嚴重。在此之前,溫州一輛雅閣轎車撞上勞斯萊斯,雅閣車主負全責。事后,勞斯萊斯的維修費用鎖定為35萬元,而雅閣車主投保的第三者責任險最高賠償限額只有20萬元。2月14日,南京口機場迎賓,來自淮安盱眙的90后小伙駕駛的菱悅轎車撞上一輛價值1200萬元的勞斯萊斯轎車,菱悅轎車負全責。勞斯萊斯維修費用初步估計高達110萬元,遠遠超過菱悅轎車最高30萬元的保險理賠額度。
根據上面的案例,我們不難看出普通人過失撞毀豪車后將會面對巨額賠償金,甚至是傾家蕩產都難以償還。這樣涉及到社會大部分人權益的事情必然引發社會熱議,在沒有合理解決辦法的情況下,迫于社會輿論道德壓力時,豪車駕駛員的權利可能無法得到應有的保護。
“豪車險”是目前為止較為合理的解決辦法之一。該保險規定:當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駕駛人員在使用保險車輛行駛過程中發生兩車相撞的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所使用車輛的直接損毀,當損毀額超過一定數額時,依法應當由被保險人承擔的車輛損毀賠償責任,保險公司負責賠償。以第三方介入的形式,保障事故雙方不同層面上的權利得到保障,義務也得以履行。通過設置豪車險,可以緩解目前普通車輛與豪車發生交通事故時存在的矛盾沖突。
在當今社會,保險在更多時候被視為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提前管控未來人生風險的一種工具,但是高昂的保險費用讓普通車駕駛員不得不放棄這種保障。目前我國車險行業尚處于還需繼續發展的階段,法律監督滯后,行業內部也比較缺乏自律性,承保后面臨的巨大風險和巨額支出也讓很多保險公司望而卻步。因此“豪車險”實行推廣的難度大成本高的問題成為了難以解決但又不得不解決的攔路石。
就目前來說,原有的全面賠償原則因其目的單一即填平損害,已經沒有辦法全面的實現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公平與正義,限制性賠償旨在維護經濟地位不對等的責任雙方的利益平衡,懲罰性賠償的目的在于對行為人的不法行為起到威懾和遏制作用,在維護社會安全與秩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三種賠償制度各有特色,相輔相成,在民事法律責任承擔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們共同維護了社會的穩定與安全,所以構建以完全賠償制度為主,限制性賠償制度和懲罰性賠償制度為輔的三位一體的民事賠償體系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而不完全賠償制度的存在就是為了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尋求一個利益平衡點,并且給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機制。所謂的“不完全賠償制度”指的是因侵權方的侵權行為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并不是由侵權方完全承擔。那么侵權方應當承擔多少,剩余的部分又由誰承擔是這一制度帶來的新問題。就損毀豪車賠償金額的分配而言,首先應當在保障普通車駕駛員個人及家庭生活可以正常進行的前提之下,其剩余收入全部用以賠償或者以時間為限計算百分比。其次,關于剩余的賠償金的來源有以下幾種可能。第一,在購買豪車時附加稅收或專門款項,用于作為日后發生事故的維修費用。將豪車以本身價格和平均維修費用劃分成不同的梯度收取不同的價款。第二,國家政府劃撥專門的資金,根據不同地區的豪車數量,價格以及此類事故發生的頻率,分配資金到各個地方。第三,國家政府出臺相關福利政策,鼓勵保險行業推出新的險種來承擔高額的賠償金額,也對參與投保的普通車駕駛員給予一些優惠。
侵權責任的行為人或責任人除了要承擔賠償損失、返還財產等財產責任外,對于一些涉及人身權利受到侵害的情況,還可能同時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等非財產形式的責任。那么我們能否提出一種新的侵權損害賠償形式用以解決豪車損害賠償,即社會為普通車駕駛員承擔部分賠償金,讓其以除給付金錢的方式外比如提供勞動力、智力成果等回饋社會。
如果想要從根源上解決撞毀豪車賠償問題,那么限制豪車上路是辦法之一。
對豪車征收特定的新型的稅種,用以在事故發生后的賠償問題上,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解決辦法。一方面在購買豪車時高昂的稅收會讓一部分人打消念頭,從根本上解決豪車的數量,另一方面即使是發生了事故也不會因為產生了普通人難以承受的賠償金而導致車輛不能及時修理。
目前我國富裕人群的數額越來越龐大,他們拉動了我國整體經濟水平,也使得我國基尼系數屢創新高,撞毀豪車而產生的天價賠償案件,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與此同時,我國現在的汽車賠付制度中存在著信息制度不健全、保險責任不夠細化等問題。這類案件之所以能夠引起諸多討論,獲得大量關注,與其處理結果直接關系到百姓物質生活密不可分。以撞毀豪車為典型代表的天價賠償案件是我們在法律改革所遇到的諸多困難之一,案件的處理方法也是對貧富差距不斷加大后如何解決社會各階層沖突碰撞的一次又一次嘗試。
單一的,只考慮如何處理結果或如何從根源上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都難以被公眾接受。因此,應當由國家政府出面,一方面以資金扶持保險行業,使保險公司愿意推行新型險種“豪車險”,也使普通民眾愿意進行投保。一方面對于豪車的購買者增加稅款用以日后發生他人責任致損事故時的維修,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豪車的數量,也是對普通民眾的保護。另一方面應當出臺新的賠償制度,全責賠償制度難以調節不平等的主體之間的民事糾紛問題,公民無法享有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和正義,這時就需要新的賠償制度來解決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帶來的一系列利益糾紛。
綜上所述,我們應當在保障公民都享有憲法所規定的平等權的前提下,來解決這樣一個因貧富差距過大而導致的特殊的賠償金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