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傳統手工藝凝聚著深厚的民族情感與民族精神,通過世代工匠的傳承,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符號、視覺語言與精湛的技藝方法。黨中央提出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強調堅定文化自信,為傳統手工藝開啟更深層次上的文化傳承和塑造提供了機遇。
傳統手工藝來自民間,具有時間悠久、種類形式多樣等特點,但也出現了傳承渠道單一、部分技法流失、難以實現新的突破與創新、不能適應新時代發展等問題。高校要將傳統手工藝發揚光大,把傳統手工藝引入高校課堂與教學相結合,把傳統手工藝豐富多樣的技藝形態和文化元素作為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教學的設計資源,實現與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課程的有效對接,達到既傳承傳統手工藝,又促進藝術設計類教學的發展的目的。
河北旅游職業學院作為河北省唯一一所以旅游為主導的高職高專院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承德,具有獨特的地域優勢和歷史文化優勢。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積極探索并將傳統手工藝引入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過深入挖掘傳統手工藝中的文化精髓,提取民族文化中的設計符號和設計元素,將其轉化為課堂教學資源。如:“清代皇家建筑裝飾藝術”課程,將避暑山莊及外八廟文化引入教學中,把滿族文化的元素和符號與“旅游工藝品設計”課程相結合,進行了承德地區文創產品的開發,將滿繡技藝、編織技藝融入教學,讓手工藝傳人直接現場傳授技法。學生們積極參與制作,設計的產品參展第三屆河北旅發大會,取得良好的成績。
建立以“傳統手工藝傳承人+專業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通過建立并實施短期與長期的學習計劃,培養學生成為既有理論素養又有動手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河北旅游職業學院設計開發系充分利用當地的教育資源,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寧滿族剪紙傳承人石俊鳳女士聘請為客座教授,并成立大師工作室,定期來學院進行短期培訓。通過與學院專業教師開設剪紙課程,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美術,提高了學生們的本領和技藝,拓展了學生就業領域。
以手工藝企業或傳統手工藝相對集中的村落為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參與性教學和見習培訓,把學校教育同生產實踐掛鉤。學院的專業教師參與到民間手工藝協會中去,關文杰老師擔任了承德手工藝協會秘書長的職務,作為院校與傳統手工藝匠人的連接紐帶,方便帶領學生走訪手工藝企業與村落,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的機會。如豐寧滿族剪紙、銅板雕刻、滕氏布糊畫、織錦畫、葫蘆烙畫、砂畫等都可以進行實地參觀與實踐教學。
實施產學研一體化,為社會培養高技能的實用型人才,推進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的轉型。河北旅游職業學院設計開發系教師通過教學、科研、比賽等方式方法不斷進行手工藝與教學結合的研究。如肖斌教授主持的省級課題《承德剪紙-避暑山莊康熙三十六景》,關文杰副教授主持的省級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的承德佛教蠟染畫系列研究》等課題都是這方面的研究成果。設計系教師們共發表的相關論文30余篇,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都在拓展,同時將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去檢驗,并不斷修正與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設計系教師通過不斷的摸索與研究積累了一些初步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社會反響,為高校藝術設計類教學探索了一條成功的經驗。通過開展“手工藝匠人+專業課教師的模式”的實驗,直接產生了三個效果。一是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解決了過去普遍存在的學與用脫節的問題。學生今天學的,就是明天學生就業創業時可用的,直接為學生將來的創業與就業提供了條件。二是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學校專業課程的設置直接取自社會的需求,這種定向培養的創新方式,可根據市場需求而設置,根據市場需要而調整,既減少了教學的盲目性,又避免了教學資源的浪費。三是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通過實物講解,實際操作,增強和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使課堂的氛圍更活躍,更和諧,也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質量,提升了教學效果。四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解決了在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的問題。
提高了優秀民族文化元素的利用率。把分散和游離在各個手工藝產品中的優秀設計信息、設計符號、文化技藝元素提取出來,用于教學,讓學生掌握后并運用到今后所從事的文化藝術類產品創作與產品開發中去。如把清朝皇家文化符號元素、豐寧剪紙技法應用到畢業設計及當地旅游產品的開發中,把滿繡元素符號和技法、蠟染扎染與承德地區的仙山名水名勝古跡相結合。與旅游工藝品設計相結合,設計制作的產品分別參與了河北文創設計大賽、承德文創設計大賽,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和良好的社會反響。
增加傳統手工藝的傳承途徑,更有利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和傳承。這種教學方式改變了過去傳統手工藝的傳承方式,也更利于傳統手工藝技藝的保護與發展。
提高傳統手工藝傳承人的文化素質。通過這種方式培養的新一代大學生中,會有一部分人從事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開發。這代人的知識面、文化素養、開拓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明顯優于傳統的家族傳承和師徒傳承方式培養的傳承人。
有利于學生畢業后創業與再就業。在上述教學實踐中我們就發現,許多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就對一些傳統手工藝的技藝和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校期間他們就自發成立小組,進行產品的設計與研發,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如大學生葫蘆烙畫社團取得了2019北京文化創意大賽阜平賽區一等獎的好成績;學生的布藝制作團隊——博發手工藝坊取得了2019北京文化創意大賽阜平賽區二等獎的好成績。學生們學習并繼承了傳統手工藝的技法,并且將其轉化為經濟來源,為學生們的創業與再就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項工作涉及面廣,難度大,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與配合。傳統手工藝技藝,地域性很強,民族特色十分突出。地域性和民族性是傳統手工藝技藝生存和延續的兩個重要條件。要實現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教學與優秀傳統手工藝的有效結合,首先要調查、了解、掌握傳統手工藝在當地的分布、傳承途徑、傳承人、傳統手工藝發展前景及其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如何等基本情況。這是一項工作量很大的事情,需要投入專門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它不僅需要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也涉及到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人及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與配合。其次是高職高專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之間的相互協調與配合,要打破門戶壁壘,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藝技互傳,甚至可互聘教師授課。最后是高職高專院校內部所涉及到系與系之間、同系同類課程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都要相互配合與支持,也需要把擷取優秀傳統手工藝及元素情況、取得的效果、存在的問題等及時互通與交流。
對正在消失或部分技藝已經消失的傳統手工藝技術,進行搶救和展開搶救性挖掘。通過查閱檔案和走訪仍健在的當事人、知情者的方式,回憶、整理、傳授等步驟使其實現再生。一是可直接通過各級政府的行政手段來完成,如:對因沒有承接人的傳統手工藝項目可通過政府指定的方式進行;對因沒有經濟效益支撐而面臨消失的手工藝,可通過政府補貼或幫扶的方式,先完成過渡,繼而幫其完成市場開發和市場定位。二是通過高職高專院校培養新的傳承人和方式來進行,采取何種方式要視情況而定,不搞一刀切。
提升傳統手工藝傳承人的地位和文化素養。在提升傳統手工藝傳承人的地位方面,可通過政府授牌、在旅游場所為其提供展演場地等方法進行;在提升傳統手工藝傳承人的文化素養方面,可通過在高校培訓、合作辦學、舉辦研討班等方式進行。
各級政府應對從事優秀傳統手工藝技藝和產品教學的各類高職高專類學院,在經費上給予專項資金扶持;對為高職高專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提供實習場所、實習基地的優秀傳統手工藝項目企業或傳承人,給予資金補助;對以傳統手工藝技藝和產品創業的應往屆畢業生在稅收等方面予以減免或傾斜。
傳統手工藝在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教學中解構與重建研究,是一個不僅關系到高職高專類院校,且關系到社會的大課題。從院校方面來講,它關系到課程設置,關系到教學師資力量的配置,關系到如何充分利用各類高職高專院校資源等。從社會層面來講,它關系到政府相關政策的制定與落實,關系到傳統手工藝技藝的人才培養,關系到傳統手工藝技藝的傳承、發展與創新,關系到畢業生的分配、創業與就業等。每個課題都是一篇大文章。本文之目的是希望通過利用高職高專院校的有效資源,為傳統手工藝技藝的傳承與發展提供支持與幫助。院校也在開展此項活動中獲得發展,以實現共贏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