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第三幼兒園,廣東湛江 524400
幼兒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園單方面責任,家長的積極參與會促進幼兒園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常常以開展主題活動的形式激發幼兒參與興趣,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家長應當積極參與至其中,與幼兒共同玩耍,使幼兒感受安全感并有效促進和諧親子關系,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園主題活動家長參與度低主要原因在于家長意識不足,轉變家長觀念,引導家長重視與幼兒共同參與活動的重要性十分重要。因此,組織開展育兒知識講座,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育兒知識講座中,教師不僅要將陪伴的重要性與家長詳細溝通,同時更要指導家長科學的教育方式,以此促進培養幼兒綜合能力。育兒知識講座可以從兩方面進行開展。首先,以科學育兒為講座核心內容,將當前科學的教養方式予以家長,使幼兒園與家庭教育之間達成共識,進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1]。例如:幼兒園可以組織開展《父母的終極使命》主題講座,在講座中強調家長與幼兒之間日常相處狀態以及需要注重的方向等問題。同時也可在講座中設置家長問答環節,增強家長與幼兒教師之間的互動,促使家長提出相關育兒問題,教師對其進行解答,解開家長的疑惑,同時將科學的教育方式予以家長,達到轉變家長育兒觀念、家園共識的目的。另外,在講座中,教師應當強調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游戲及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使家長清晰的感受并理解,家長參與幼兒園主題活動,不僅可以促進親子依戀關系,同時為幼兒提供了安全感,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發展綜合素質。因此,育兒講座是十分有必要的溝通環節,在此環節中,既解決了家長對主題活動參與度低的問題,同時有效促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為幼兒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為加強家長參與主題活動積極性以及參與效果,加強溝通、家園共育,是非常實用的解決方式之一。為提升家長關注度,增強家長參與活動儀式,在日常的溝通中,教師即可將此元素滲透至與家長的溝通中,使家長在潛移默化的溝通環境中,感受參與活動的必要性。例如:在家長接送幼兒上下學期間,教師即可很好的利用起這段時間,以家長溝通幼兒在園情況的同時,滲透主題活動開展內容、環節以及目標,加強家長對主題活動的認可程度。另外,教師也可通過信息技術下的網絡溝通平臺,與家長建立溝通群聊,將主題活動的開展形式、開展目標與家長進行交流。同時也可引導家長參與進入活動環節設置中,集思廣益,吸取家長優秀建議,促進家長參與。
部分家長對主題活動參與度低的原因在于工作較忙,缺乏陪伴幼兒共同參與活動的時間。對此,幼兒園及教師可以將主題活動定期開展或提前準備,予以家長安排個人時間參與其中。例如:教師可以月為單位,確定每月固定時間開展幼兒主題活動,使家長熟悉了解每月活動時間,提前計劃安排,以此提升家長參與度。另外,主題活動的開展方式與內容應當是多樣化的,使幼兒感到新鮮感的同時,引導家長通過各活動環節體會其中的教育意義[2]。
在固定的時間內,引導家長參與進入幼兒園生活,充分感受幼兒及教師全天的生活、工作狀態,并從中學習良好的教育方式。對此,教師可以安排家長參觀日的活動,引導家長在一整天的時間內,與幼兒和教師共同生活、學習。首先,家長根據教師的節奏感受幼兒每天的生活狀態。例如:家長與幼兒共同游戲、制作手工、做運動等。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促使家長深刻感受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引導家長感受幼兒園文化和教育特色,以此促進家長參與至主題活動中。另外,也可安排家長以教師的身份感受參與至幼兒教育中。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室外踏青等實踐活動,安排一名家長帶領五名幼兒的形式參與活動,使家長充分感受教師的工作狀態。
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幼兒時期發展其綜合能力以及心理素養是十分重要的。幼兒教育的重要程度不亞于義務教育,作為幼兒教師,應當開展多元化的主題活動,引導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以此促進親子關系,同時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為發展幼兒綜合素質能力做好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