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第三中學,云南曲靖 655700
在教育事業的創新改革下,注重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方針,在教育中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主,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環境,制造輕松歡快的課堂氣氛,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機會,鼓勵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進而培養生物創新能力,促進學生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課堂氣氛對于教學效果的重要性。輕松的課堂氣氛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在課堂上與老師的互動交流,這樣的課堂氣氛下學生可以輕松地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例如,老師可以設置抽簽回答問題的環節,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注意力,也更有助于培養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探索欲望,進而培養學生的生物創新思維能力[1]。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工作,學生被動地接受生物知識,教育效果較差,更不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制定多種教學模式,比如創設情境教育或者利用多媒體資源對教學課件進行延伸教學,也可以讓學生搜集與課本相關的視頻資料,進而激發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渴求欲望,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另外,在情境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設定教學問題,引導學生自我分析,提升思維創造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高中生物教學并不像數理化學科那么抽象,如果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學生是可以掌握生物知識教學的,而生物創新能力的培養并不是具象的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在生物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增加生物實驗教學環節,而在準備生物實驗教學前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還要準備生物實驗中所需要的實驗用具,并且鼓勵學生獨立進行實驗方案的設定,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全程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并總結實驗結果,結合生物基礎理論知識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中,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全面掌握,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實驗學習的樂趣,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2]。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酶的作用與本質》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影響酶活性的條件。在實驗開始以前讓學生明白本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觀察溫度與pH 對酶活性的影響,引導學生思考需要準備的實驗用具,在操作實驗時的時候以小組模式進行實驗,第一、在3 個試管中分別注入2 滴相同的過氧化氫酶溶液;第二、在1 號試管注入1mL 蒸餾水,2 號試管1mL 鹽酸,3 號試管1mLNaOH;第三、3 個試管共同注入2mL 過氧化氫,觀察顯示1 號試管有大量氣泡,2、3 號試管無氣泡產生。說明了過氧化氫酶通過催化過氧化氫分解,最終釋放出氧氣。并且通過第二個實驗引導學生分析并思考實驗的原理是凝乳酶可以使乳汁凝固,尤其40°的水溫最適合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但是在溫度升高的過程中,凝乳酶在超過60°時,酶活性就會逐漸減弱直到消失。
對高中學生進行生物創新能力的培養及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思考,只有對生物知識產生疑問才能激發探索欲望,進而能夠達到思維創新。教師在制定教學課件時,首先可以設計一些與教學相關的知識點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并且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延伸,來培養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進而讓學生樹立創新意識[3]。
高中學習階段的學習對學生而言是比較緊張的,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除了課堂上的實驗教學,還要為學生增加課外實踐活動,一是為了學生可以在緊張的學習氣氛中放松心情,二是通過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識,比如在進行課外實踐時讓學生以小組模式自主分配實踐任務,然后進行實踐結果的整合,最后完善生物實踐的報告。課外實踐活動增進了學生之間感情的交流,并且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在進行實踐任務的過程中既鍛煉了動手動腦能力,更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滲入到教學的全部過程中,并且始終要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并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自主思考、自主創新能力,進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