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薩嘎縣夏如鄉人民政府,西藏日喀則 858600
牛羊發病期可以大致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發病初期,雖然牛羊病體會出現很多的癥狀,但這些癥狀并不容易被發覺。但隨著包蟲不斷增多,患病牛羊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精神狀態不佳,吃食量減少,同時,受包蟲寄生位置影響,牛羊病體會出現不同的動物病癥。例如,被感染的牛羊出現向后仰現象,或者用頭撞擊其它物體;第二個階段為發病后期,發病后期一般是指感染七至八個月之后,蟲囊的形狀不斷向大發展,較大的蟲囊會對牛羊的神經系統造成影響,從而限制了牛羊的肢體行為。一些被感染的牛羊會出現轉圈、后肢失去知覺無法行走等現象。隨著病癥不斷加劇,牛羊的身體會日漸消瘦,吃食量越來越少,直到病體死亡。
包蟲病以牛羊身體為寄居載體,此病來源于犬類動物。患有包蟲病犬類動物的排泄物中包含大量的蟲卵,牧草和水源極易被此排泄物污染,牛羊食用了被蟲卵污染的牧草和水源,就容易將蟲卵吃入腸道內,蟲卵在血液的流動中會走向臟器,最終致使牛羊患上包蟲病。牛羊患病后,會出現呼吸加快并伴有咳嗽現象。如果牛羊肝肺被侵害,用手觸碰牛羊會出現疼痛感。隨著蟲卵不斷增長,患病的牛羊進食量明顯減少,嚴重的牛羊不再進食,最終導致死亡。
3.1.1 做好消毒、驅蟲免疫
為了有效預防包蟲病,可以采用定期消毒的方式,對牛羊的圈舍及時消毒,既要明確消毒范圍,也要確保消毒的全面性,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小角落,例如,槽具、墻面等,而且消毒要徹底,與此同時,要確保圈舍通風良好、日照充足,避免細菌滋生。對犬類動物進行定期驅蟲,對其排泄物采取專門處理手段,確保牧草和水源干凈,另外,切不可將牛羊動物的臟器給犬類動物食用。
3.1.2 采用無害化手段隔離患病牛羊
包蟲病的感染性極強,而且傳播速度較快,對牛羊的傷害極大。為了有效阻斷傳染源,就要采取必要的隔離手段。如果將患病牛羊和健康牛羊繼續散養,就會造成牛羊大面積感染,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容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因此,要盡量采取無害化的手段阻隔傳染源。對于患病牛羊的肝臟及時銷毀,切不可隨意丟棄,同時,合理管控草場,避免出現草地污染,還要對飲用水進行定期檢疫處理,確保用水安全。
3.1.3 嚴格管控犬類動物并及時殺蟲
有關部門應對犬類動物進行嚴格管控,定期組織犬類殺蟲活動,確保每一條犬類動物在同一年都能被進行多次殺蟲處理。就犬類動物排泄物而言,在對犬類動物殺蟲四十八小時后,再對排泄物進行檢查,確保殺蟲干凈,徹底殺死犬類動物體內的蟲卵。一旦發現被感染的牛羊,就要對犬類動物進行殺蟲處理,并將附有蟲卵的廢棄物徹底銷毀,可以采取焚燒的方式,同時,將犬類動物進行監管隔離,避免牛羊和人體與其接觸,以免引發大面積感染,最大限度阻隔傳染源。
3.2.1 明確手術位置
通過觀察患病牛羊,了解其患病機體發生的變化,進一步明確蟲囊位置,從而確定手術位置。一般而言,患病牛羊出現圈狀運動,視力下降或者失明,其轉圈方向即是蟲卵的寄生位置;如果患病牛羊出現直線運動,雙目失明,此時蟲囊一般位于額葉位置;如果患病牛羊行走在遇到障礙物的過程中,出現頭部偏轉一側的現象,偏轉的一側即為蟲囊的寄居位置。
3.2.2 利用手術摘除包囊
在明確包囊位置后,可以利用手術摘除包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手術過程中出現的腦血管出血現象。在進行手術之前,可以提前注入止血劑,再對手術位置周圍進行剪毛和消毒。同時,對患病牛羊進行麻醉處理,可以依據牛羊的情況確定麻醉范圍。在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側臥的方式,確保牛羊的頭部向上,這樣更能夠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在手術切口處,做好結界縫合工作,尤其是加強對細節的處理,在涂抹磺胺軟膏之后,利用繃帶進行包扎。
3.2.3 手術后用藥處理
當病體牛羊的包囊被摘除后,一些病體的體溫會出現升高的現象,同時患有腦炎的癥狀,這會使得牛羊的神經狀態變得更加興奮,亂沖亂撞,期間可能還會存在間歇的現象。面對此種情況,可以對術后的牛羊進行用藥處理,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緩解上述癥狀,而且也有利于腦組織的恢復。
在西藏牧區,包蟲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此病在牛羊之間傳染速度較快,而且還容易感染人體。因此,有必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牛羊包蟲病進行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