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 剛
(石家莊市藝術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
中專階段的舞蹈專業學生,舞蹈基礎薄弱,需要經過系統的專業訓練才能得到較快的提升。目前,藝校舞蹈專業課類別多,在培養方案和課程設計上時間安排不合理,再加上民族民間舞蹈課堂設置并不像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課程一樣每天訓練,所以民族民間舞蹈老師和學生在這門課程中負擔較重,周課時少,課后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消化練習,而完成課堂內容又要豐富,以至于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效果達不到最佳狀態。
在符合學校的政策情況下,擴充專業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師團隊。此外,還要對專業能力欠缺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師進行培養,應該定期去繼續深造、繼續學習、繼續完善。要定期聘請專業民族民間舞蹈專家、教授,定期合理安排對現有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師進行培訓,幫助現有的舞蹈教師去提高完善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此外,還要組織與其他舞蹈學科的教師進行相互交流學習,具備多元化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訓練的方法。隨著社會對高素質舞蹈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中專舞蹈教師也需要不斷的學習和進步,才能在舞蹈人才的培養上發揮能力,滿足與時俱進的舞蹈教學發展。學校可以發揮校內教師隊伍的力量,鼓勵經驗豐富的教師輔導青年教師,做好帶頭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發展。為新老教師搭建教學互助平臺,加強教學交流,不斷的提升舞蹈教師師資的整體素質和能力,為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開展提供保障。
不斷地積極探索中專階段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課程的改革改進方法,在保持的繼承傳統的前期下,探索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資源整合的新途徑。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內容的整合過程中,要突出特色和優勢,做好合理的課程設計以及完成預計的教學目標,呈現民族民間舞蹈的風格和特色,發揮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優勢。同時,優選更多引導學生進行合作的舞蹈內容,相互交流與配合,互相促進與成長,挖掘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內容的教學特色。
對于中專學生而言,在民族民間舞蹈學習過程中,能夠掌握各種舞蹈的風格和技能,進行全面的思考和實踐,才能真正的得到綜合能力的提升。所以,這也就要求舞蹈教師要在教學實施中,能夠合理的利用不同民族的舞蹈元素,來啟發和引導學生,使他們得到豐富的藝術熏陶,加強民族文化的滲透。每一種民族民間舞蹈都蘊含了自身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風格特色,因而以其為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切入點來展現民族民間舞蹈的元素特色,才能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領略其中內蘊的動律特征,建立起全面的民族民間舞蹈審美觀。因而,在中專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安排上,要將各民族舞蹈元素進行很好的融合,發揮其特色作用,不僅只是讓學生從動作肢體上進行模仿,而是能夠從深層次去挖掘民族民間舞蹈內涵,掌握民族民間舞蹈的精髓與內涵,進一步提升中專舞蹈教學質量。
傳統的中專階段六年級中國民族民間舞課程教學大綱是一至六年級教學內容是從一年級簡單的基礎訓練到六年級的成品表演訓練,基本模式每個學期都是綜合課的形式去開展授課。在教學改革中,應根據本校舞蹈學生能力的情況進行評估,在設計符合學生能力的課程內容,而不是呆板的按照中專階段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大綱去組織和開展教學。筆者認為在教學環節要以民族舞蹈元素為切入點,讓學生理解鮮明的民族舞蹈文化,全面的理解民族民間舞蹈授課內容,構建立體式的知識結構,更好地去傳承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以增強學生的舞蹈文化底蘊,讓他們掌握民間舞蹈的精華。
對于中專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而言,學生對于民族民間舞蹈動作、風格的學習和探索,不能只是肢體上的模仿,而是需要文化內涵上的吸收和探索,真正的將這些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和素養,這才是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最終意義。所以,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開展中,要時刻的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民族志民間舞蹈的文化內涵,使民族民間舞蹈展現出特有的藝術感染力。中專舞蹈教學對舞蹈內涵的深層次挖掘,可以使學生深刻的體會到舞蹈內蘊的風格和氣質。
舞臺實踐、通過專業的舞蹈比賽、活動展演,能夠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也能夠檢驗舞蹈教學的時效性,學生通過舞臺實踐使舞蹈教學升華。所以,學校要積極的為舞蹈專業學生創造實踐平臺,尋求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夠在舞臺上不斷的積累經驗,展現自身卓越的藝術風采,這樣才能在實踐探索中成長為一名專業素質和舞蹈技能雙優的舞蹈人才。
總而言之,在中專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教師借助各種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拓展創新實踐平臺,才能全面的打造學生的舞蹈能力。不僅完善學科建設,還完善課程體系,提升教師自我價值。所以,本文是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的經驗總結,以上觀點、論點只代表個人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批評指正。共同探索、共同完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