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目標定位

2019-12-17 15:25:21彭定光鐘立華
倫理學研究 2019年4期
關鍵詞:國家經濟生活

彭定光,鐘立華

由于“經濟危機總是與人的經濟行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P32),因此,它是具有可防控性(不同于可消除性)的。相對于個人而言,政府是對之進行防控的主要主體。政府對其進行防控,不但要考慮技術層面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注重價值層面的問題。只有準確地定位了這種價值,確立了特定的道德目標,政府才能準確地定位其在經濟危機防控中的道德責任,以便化解學者們關于政府“應當做什么”或者“應當不做什么”的理論紛爭,更好地承擔其在經濟危機防控中的道德責任。

一、合理定位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目標的依據

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目標應該是什么?它是確定的還是不確定的?是單一的還是多重的?是指向市場經濟的順利運行還是更為多樣的目標?是用來引導如凱恩斯所說的人的“野獸精神”和逐利動力還是營造經濟自由的環境?是擺脫市場經濟運行的困境還是為民眾利益的實現提供有利條件?是滿足部分人的利益要求還是提高社會整體福利水平?若是優先滿足部分人的利益要求,那么,是“劫富濟貧”還是“劫貧濟富”?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聚焦于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目標定位。只有對之進行了準確的定位,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責任的道德目標才是合理的。

在我們看來,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目標定位是否合理,取決于內在關聯的三個方面。

其一,它是對于某一客觀社會生活領域的合理把握。這一社會生活領域必須是政府可以進入的領域,是政府能夠在其中履行其職能、發揮其作用的領域。這一領域只能是公共生活領域,而不能是私人生活領域。私人生活領域是個人自主地作出決策并獨立地進行活動的領域,如果政府進入這一領域并對其進行干預,那么,政府的行為在道德上就是不合理的,政府也無能為力地為彼此差異而又多樣復雜的私人生活承擔和履行道德責任。而公共生活領域是特定社會共同體的所有成員(包括個人、政府、各個社會階層和民族)為了實現其共存和共享而處理其公共事務的領域,是政府、個人、社會階層和民族都可以進入的領域,是為了實現不同于彼此差異的私人利益的共同利益的領域,是特定社會共同體的所有成員在公共事務的處理過程中獲得共存和共享的領域。只有定位于公共生活領域,并把握好公共生活領域所具有的共存性和共享性,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目標才是合理的。

其二,它是對于政府所應該扮演的角色的合理把握。政府只能在公共生活領域存在和進行活動,意味著政府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只能在公共生活領域來確定,只能由它與公共生活領域的各種主體之間的關系上來確定。公共生活領域的主體主要有個人(準確地說,是公民)、社會階層、民族、政府、國家等。就政府而言,它所應該面對的主體就是兩類,即公民(不論個人,還是社會階層和民族,最終都是以個體公民的形式存在的)和國家,由此而產生了兩類關系,即特定國家內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和政府與國家之間的關系。這兩種關系表明政府應該扮演兩種角色,即相對于公民而言的角色和相對于國家而言的角色。這兩種角色同時存在,表明政府在兩種關系上同時既享有權利又應該承擔和履行義務。其中,政府應該承擔和履行的義務最終都指向某種目標,該目標不僅包括政府為了全體公民的目標,而且包括為了國家的目標。

其三,它是對于目標內部構成的合理把握。關于何者才是公共生活領域的應有目標,不同社會歷史時期、不同國家的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如亞里士多德認為是城邦的利益這一“最高最廣”的“善業”,自由至上主義者認為是絕對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溫和的自由主義者羅爾斯認為是以自由、平等和博愛為內容的“作為公平的正義”,功利主義者認為是功利或者幸福,尼布爾認為“平等公正乃是社會最合理的終極目標”[2](P183),“社會必須努力實現公正,即使不得不使用諸如自我維護、抵抗、強制甚至怨恨等手段,對它們的運用不會受到最敏感的道德精神的制裁”[2](P201)。這些不同甚至根本對立的看法,在一定意義上,都是關于公共生活領域目標的內部構成的理解。然而,在我們看來,要真正合理地把握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所追求的目標的內部構成,除了合理地把握政府所應該扮演的角色以外,還要從對于經濟的合理把握出發。由于經濟本身有著秩序與發展兩重向度,因此,這兩重向度要求政府有著不同的作為,追求不同的目標。

二、合理道德目標的主要內容

那么,與政府所應該扮演的兩種角色和經濟本身的兩重向度都相關的合理目標究竟是什么?在我們看來,與經濟的秩序向度相關的是實現公民經濟權利和保護國家經濟安全,與經濟的發展向度相關的是促進經濟發展,前者實際上追求的是共存,后者實際上追求的是共享。這與政府既要為了全體公民的目標又要為了國家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也與公共生活領域是一個既維護和實現個人權利又追求和實現共同目的、既強調道義又重視目的的領域是完全一致的,并不是從外面強加于公共生活領域和政府的目標。

1.實現公民經濟權利

(1)公民享有經濟權利的根據

公民的經濟權利是就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而言的,是取向于公共生活領域所有成員的共存的,是政府對于公民所承擔和履行的道德義務。它突顯公共生活領域所具有的共存性,并由經濟的為人性所決定。

經濟權利是公民應該享有的主要權利,它指的是公民基于其國家共同體成員身份對于其應該得到滿足的經濟需要所提出的要求。這種要求表面上看是作為個人的公民對他人或者社會所提出的,其實卻是由一定社會共同體的道德、風俗習慣和法律所確認的。也就是說,在以國家為標志的不同社會共同體中,由于其道德、風俗習慣和法律不同,不同國家的公民所實際享有的經濟權利是有所不同的。如此理解的公民經濟權利,第一,它是由特定社會共同體中實際存在的經濟關系所決定的,是由經濟的共享性所決定的,更寬泛地說,是由人的生存發展需要所決定的。馬克思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他強調:“私有財產的真正基礎,即占有,是一個事實,是無可解釋的事實,而不是權利。只是由于社會賦予實際占有以法律的規定,實際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質,才具有私有財產的性質。”[3](P137)一句話,財產關系決定著法律所規定的權利關系。第二,它并非都是由法律所規定的,有些是由特定社會共同體的道德和風俗習慣所要求的。第三,它的實現雖然也是公共生活領域所有成員的責任,但是,更為主要的是政府所應該承擔和履行的義務。在此意義上,德沃金強調權利(包括經濟權利)是“握在個人手里的政治王牌”。

公民為什么應該享有經濟權利?換句話說,公民基于何種根據而應該享有經濟權利?人們(尤其是學者們)對此有著不同的主張,主要有天賦論、法律決定論、道德決定論和社會歷史決定論。

關于公民應該享有經濟權利的天賦論或者更加寬泛的“天賦人權論”,是西方文藝復興運動所提出的關于權利(包括經濟權利)的根據的一種主張,它最早來源于古希臘時期的“自然法”觀念,也與西方中世紀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看法認為,人人都享有權利(包括經濟權利),“這種權利的任一特定地方性表現都是植根于這些權利屬于人類這一更寬泛和更基本的觀念”[4](P102),權利是人與生俱來的,不因特定國家的公共生活領域狀況和法律規定而改變。它的缺陷之處在于,第一,它將某種神秘的東西視為經濟權利的根據,第二,它否定經濟權利的社會本質,反對從社會歷史領域去尋找經濟權利的根據,第三,它將經濟權利當作普遍適用、永恒不變的東西,并由此而認為公民的經濟權利神圣不可侵犯,具有不可剝奪性。

關于公民應該享有經濟權利的法律決定論,雖然也與古希臘時期的“自然法”理論與西方近代的“自然權利”理論有關,但是,它卻是西方社會契約論者所提出的觀點。為了使前人的這種觀點更加具有理論解釋力和實踐可行性,有的學者認為,公民的經濟權利應該從“應有權利”“法定權利”和“實有權利”三者相結合的角度來確定,就其量的角度而言,公民應有的經濟權利大于法律規定的經濟權利,法律規定的經濟權利又大于公民實際享有的經濟權利(它與法律保護直接相關)。這種觀點的缺陷之處在于,第一,由于法律總是特定國家的法律,是主權國家制定的法律,因此,公民享有經濟權利的必備的前提條件就是主權國家的存在,就是國家享有其存在發展的權利。相反,“在國家的權利沒有得到承認的時候,個別公民的權利是毫無意義的”[5](P190)。在我們看來,公民的經濟權利是由特定國家中實際存在的經濟關系所決定的,法律只是對之進行規定和保護而已,其合理性和效力可能會出現問題。第二,法律總是由人來制定的,然而,具體的個人總是存在某種能力局限(如認識能力有限)和道德局限(如只為自己的私人利益考慮)的,即使社會上建立了公共討論機制和糾錯機制,這些局限也是難以克服的。這將導致這樣的結果:規定公民經濟權利的法律可能會不是“良法”,最大可能會是不完善的法律。第三,法律雖然規定特定民主國家內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的經濟權利,但是,只要它“是建立在人與人分離的基礎上,這項人權就是這種分離的權利,是狹隘的、封閉在自身的個人的權利”[6](P438-439),就是不平等的,就是保護少數人的權利的。

關于公民應該享有經濟權利的道德決定論的建立有幾個邏輯前提,即“關于人權的言論有這樣一個假設作為其基礎,即有一種為所有民族所共有的普遍的人性。……第二個假設是關于個體的尊嚴的假設。每一個個體在某種意義上都是絕對的,不可還原為另一個體。這也許是人權這一現代問題最主要的推動力。……第三個假設是關于一種民主的社會秩序的假設”[7](P173-177)。前兩個邏輯前提意味著“人權是道德權利,不是政治權利”[8](P189),也意味著“我和人都是人;因而都有權受到同樣的重視”[9](P85)。一個人是否應該享有經濟權利的根據在于道德,在于他是否具有與“共有的普遍的人性”相符合的道德,換句話說,在于他是否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只有具有這種道德的人才有資格享有經濟權利,否則,他就不配享有經濟權利。這種關于公民享有經濟權利的根據的觀點的缺陷之處在于,第一,迄今為止,人們并沒有形成所有人一致認可的、能夠無例外地解釋人的所有行為的所謂“共有的普遍的人性”,于是,人類社會也就從來沒有存在過出于這種人性的道德。第二,它會造成“壞人無人權”或者“惡人無人權”的觀念和事實,會為那些以“道德”的名義來剝奪他人應該享有的經濟權利的人大開方便之門。

在我們看來,可以克服上述看法的各種缺陷的、作為公民享有經濟權利的合理根據的是社會歷史本身。這種關于公民享有經濟權利的根據的看法,可以稱之為“社會歷史決定論”。之所以應該以此為公民享有經濟權利的根據,是因為,第一,它是由經濟的實質和公共生活領域的實質所決定的。經濟的實質是人類所進行的獲取和使用其物質生活資料的活動,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個人的一種生存方式甚至生活方式。這樣理解的經濟顯然具有為人性,這種為人性表現在經濟具有屬人性、為了每個人及為了每個人的幸福上。它意味著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經濟權利。從公共生活領域的實質來看,它是一定社會共同體的成員和群體為了實現其共存和共享而處理其公共事務的領域,是事關一定社會共同體的所有成員和群體的生存發展的社會實踐領域。它所具有的共存性和共享性同樣意味著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經濟權利。第二,公民應該享有的經濟權利的狀況,并不是由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等主觀期望和設計而成的,其性質、范圍及程度之所以會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有所不同,完全是由客觀的社會歷史條件本身所決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發展到何種程度,尤其是經濟中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關系發展到何種程度,公民的經濟權利狀況也就發展到何種程度。這就是馬克思所強調的:“權利決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10](P435)第三,公民應該享有的經濟權利的實現,其根本途徑在于創造客觀的社會歷史條件,推動社會前進,不斷地完善經濟中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關系,充分地突顯公共生活領域所具有的共存性和共享性。如果經濟和公共生活領域所具有的共存性和共享性得不到實現,換句話說,如果有些人甚至大部分人的經濟權利不能得到平等地實現,那么,公民就應該塑造公共生活領域,實實在在地去除公共生活領域那些阻礙公民們平等地享有經濟權利的障礙。

(2)公民經濟權利的構成

公民的經濟權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劃分,角度不同,公民經濟權利的構成因素也就相應有別。不論何種劃分,都是與對于經濟的理解聯系在一起的。由于在我們看來,經濟是人類所進行的獲取和使用其物質生活資料的活動,既包括“物”的因素又包括“人”的因素,因此,公民經濟權利的構成因素也應該從經濟的這兩個因素來把握。與經濟的“物”的因素相應的是公民的財產權利,與經濟的“人”的因素相應的是公民的經濟活動權利。

其一,公民的財產權利。財產權利就是所謂的“產權”。有的學者從獲得、使用、收益和轉讓四個方面來考察產權[11](P153-233)的倫理問題,這為我們考察公民的財產權利提供了有價值的分析框架。在我們看來,公民的財產權利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財產的獲得權利、使用權利、收益權利、轉讓權利和基本物質生活受保障的權利五種權利。財產的獲得權利涉及財產的獲得方式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它“從形式和實質上對獲得的正當性進行了界定,這就是形式上要合法、合乎道德,實質上則是以勞動創造為尺度去獲得和以有益于他人方式獲得。”[11](P153)財產的使用權利就是財產的使用者在財產的所有權明晰的前提下享有使用財產的自主權。就財產使用而言,它有“三種基本情形:一是財產所有者自己使用;二是所有者委托或者讓與他人使用,即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三是財產共同使用”[11](P178),不論何種情形,公民都有自主地決定是否使用和以何種方式使用財產的權利,不過,這種權利在財產使用的目的上卻是受到限制,即公民不能享有通過使用財產來危害他人和社會的權利。財產的收益權利就是財產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因財產被使用而享有的獲得相應收益的權利。財產的轉讓權利就是財產的所有者所享有的將其財產予以轉讓的權利,不論通過交易的方式,還是通過贈予和遺產繼承的方式,轉讓者和被轉讓者都享有相應的權利。公民基本物質生活受保障的權利是公民因其缺乏基本物質生活資料而享有的獲得國家保障和接受社會幫助的權利。

其二,公民的經濟活動權利。這一權利可以細分為公民經濟活動的宏觀權利、公民獨立經濟活動的權利和公民合作經濟活動的權利三種權利。公民經濟活動的宏觀權利包括就業權利、從國家獲取有關經濟信息的權利、勞動權利、獲取勞動報酬的權利、經濟活動秩序受保障的權利等。公民獨立經濟活動的權利包括自主擇業權利、自由創業權利、商業秘密保密權利等。公民合作經濟活動的權利是公民所享有的通過利用他人人力、財力和物力以賺取收益的權利,包括合作內容自主決定、合作方式自主選擇、合作機構自主建立、合作收益自主分配等權利。

(3)政府對于實現公民經濟權利的道德責任

政府的公共性和工具性及公共生活領域的共存性和共享性,決定了政府應該選擇和履行對于實現公民經濟權利的道德責任,而且,對于特定國家內的所有公民都應該是公平的。這種道德責任的內容在于處理商品經濟的經濟關系與利益關系,其目的在于通過實現公民的經濟權利來讓公民個體進行經濟自治,維持良好的經濟秩序。要實現公民的經濟權利,政府就應該既承認和尊重公民的經濟權利,又切切實實地保護公民的經濟權利。

其一,承認公民的經濟權利。這是實現公民經濟權利的前提和起碼條件,因為,如果公民的經濟權利不被承認,那么,它是不可能得到實現的。政府對于公民的經濟權利予以承認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所有經濟權利都應該被承認,第二,所有公民的經濟權利都應該被承認。前者所涉及的是公民經濟權利的內容,后者所涉及的是公民經濟權利的主體;前者表明政府在公民經濟權利實現過程中道德責任的范圍,后者要求政府公平地選擇和承擔對于公民的道德責任。

其二,尊重公民的經濟權利。第一,政府應該敬重公民的經濟權利,不應該漠視和踐踏公民的經濟權利,第二,政府應該尊重每個公民對于其經濟權利的行使,在任何時候都應該避免僭越公民的經濟權利,第三,政府在進行任何經濟決策和經濟活動時都應該從公民的經濟權利出發,以公民經濟權利為衡量尺度,以公民的經濟權利為其道德邊界和道德底線。

其三,保護公民的經濟權利。這是實現公民經濟權利的根本方式和關鍵環節。西方自由主義者對此是予以否定的,他們認為,公民經濟權利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在根本上是對立的關系,雖然政府是商品經濟社會必不可少的,但是,它不但不會對公民經濟權利予以保護,反而卻是它的最大侵害者,是一種必須加以提防和克服的“邪惡”。在我們看來,即使現實生活中存在著政府侵害公民經濟權利的現象,然而,從政府的公共性和工具性(也可以稱之為“服務性”)來看,政府應該是公民經濟權利的保護者。

政府保護公民經濟權利主要有兩種措施,第一種措施是實質保護。它是政府對于公民經濟權利的內容予以保護,換句話說,就是政府采取措施保護公民的某項或者某些經濟權利。其具體情形有兩種,第一種情形,政府采取措施恢復被遭到侵害的某個公民的經濟權利。這種保護的前提在于出現了某個公民的經濟權利被侵害的事實,如果這一事實不存在,那么,政府對于公民經濟權利的保護就沒有必要。不過,這種事實在商品經濟社會里是極易出現的,因為,“經濟的權力……變成了現代社會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強制力量。經濟權力或者公然反抗國家權威,或者使國家制度屈從其目的。政治權力在社會中受到約束并承擔責任,而經濟權力在社會中則為所欲為,毫不負責。最后導致的結果是政治權力要為經濟權力負更多的責任。”[2](P12)而且,這種保護是以對于實施侵害者的干預為前提的,可以這樣說,“政府對某個人的干預是政府對另一個人的保護”[12](P252)。第二種情形,政府采取措施對于某個公民實現其應該享有的經濟權利給予幫助。這種保護之所以必要,不是因為某個公民的經濟權利被侵害,而是由于“無知和貧窮以及一般物質手段的缺乏妨礙了人們實踐他們的權利和對這些開放性機會的利用”[13](P345)。這就需要政府積極地采取措施,通過改善某個公民的“無知和貧窮以及一般物質手段的缺乏”的現狀,來為其實現自己的經濟權利提供有利條件。

第二種措施是程序保護。這種保護是政府借助恰當的步驟、手段、方法等對公民的經濟權利進行保護。其主要措施有:第一,建立健全經濟體制,以此來調整經濟權利義務關系,使公民的經濟權利得到相應的發育和成長。第二,建立健全與商品經濟相適應的民主制度。這種民主制度不應該是西方自由主義民主制度,因為后者“更多地關注促進個人自由,而不是保障公正正義,增進利益而不是發現善……其結果是,自由主義民主可以強有力地抵制針對個人的任何侵犯……但是,它卻無法有效地抵御針對共同體、正義、公民性以及社會合作的侵犯。最終,自由主義民主的這種缺陷削弱了它對個人的保護”[14](P4-5)。只有克服自由主義民主制度的缺陷的民主制度,才會更好地保護公民的經濟權利。第三,建立監督機構、報告程序、申訴程序和懲罰機制來保護公民的經濟權利。

2.保護國家經濟安全

(1)國家經濟安全的涵義

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目標并不是單一的,政府或者“國家還有其他的目的和任務應該履行,并不限于保護個人權利。”[15](P58)保護國家經濟安全也是定位政府道德責任的目標,它是就政府與國家之間的關系而言的,是政府對于國家所承擔和履行的道德義務,是與公共生活領域所有成員的共存相關的。也就是說,保護國家經濟安全就是保護特定國家內所有公民的經濟安全,就是指向其所有公民的共存,為所有公民的共存創造條件。

國家經濟安全指的是主權國家通過經濟制度、經濟機制和經濟能力的建設而保持的能夠控制經濟風險的秩序狀態。如此理解的國家經濟安全在其根本上就是國家經濟“免疫力強”和沒有“疾病”的整體“健康”狀態,在其實質上就是主權國家的國家利益。在此意義上,作為特定國家的代理人,政府對于其國家經濟安全的保護,就是想方設法地對于國家經濟進行“健身”,就是在國家的經濟制度、經濟機制和經濟能力方面修練“內功”,使之健全、完善,就是通過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經濟秩序來保護國家利益。由于主權國家的經濟秩序就是經濟風險能夠被有效地控制的秩序,而經濟風險既可能來自特定國家內部,又可能來自特定國家外部,因此,主權國家的經濟安全就是政府對于這兩種風險源進行預防和控制,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政府對于由這兩種風險源所可能引發的經濟危機進行防控。

國家經濟安全問題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是一個具有整體性的問題。它之所以具有復雜性和整體性,是因為經濟既包括“物”的因素又包括“人”的因素,既存在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又存在著“人”與“物”之間的關系,既存在著經濟關系(即物質財富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關系,如生產與消費之間的關系、生產與交換之間的關系等),又存在著利益關系(即收入及財富分配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關系,如勞資關系、貧富關系、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等)。這就是說,國家經濟安全就是主權國家所能夠保持的不存在經濟風險或者經濟危機的具有整體性的經濟秩序狀態。這種具有整體性的經濟秩序要求主權國家的政府既要關注單一經濟構成因素的安全(如防范生態環境污染、注重金融安全等),又要關注全局性的經濟結構、經濟制度、經濟機制和經濟能力的健全或者完善。如果政府只對于其中的某個方面予以關注和防控,那么,國家經濟安全就必定會出現問題,即使得到了暫時的安全,然而,卻難保長遠的安全。

(2)國家經濟安全中國家主權問題在當代的突顯

國家經濟安全是特定主權國家的經濟的整體性安全,這種整體性經濟安全與該國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直接相關。雖然主權國家的經濟安全在根本上依托于該國經濟練“內功”或者“健身”,但是,它也會與其他國家的經濟發生某種聯系,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安全狀況的影響。這就是說,即使主權國家的經濟“免疫力強”,它也可能無法抵御外部“病毒”的感染和外來壓力對其“免疫力”的影響。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代,特定主權國家的國家經濟安全被賦予了新的涵義,國家經濟主權這一國家利益的核心問題突顯出來,國家經濟安全的變數有了明顯增多,國家經濟安全或者經濟風險具有不可抗拒的全球化趨勢。

經濟全球化時代所突顯的國家經濟主權問題,主要不是發達國家所面臨的問題,而是在貧窮落后的國家中必定會現實地存在的問題。貧窮落后國家的國家經濟主權所受到的沖擊,既與特定主權國家內部的經濟狀況相關,又受到國外經濟因素的影響。

其一,國家經濟自主權弱化。貧窮落后國家的國家經濟自主權之所以會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弱化,因為,第一,為了改變自己的貧窮落后面貌,貧窮落后國家急需從發達國家得到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而發達國家在提供這些東西的時候會向貧窮落后國家提出一定的不合理的要求,貧窮落后國家不得不依賴甚至依附發達國家,無可奈何地接受其讓渡部分管理國內經濟的權力(如制定某些產業規則、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等)、開放國內市場等要求。第二,經濟全球化不僅是一個全球市場體系,而且也會要求并逐漸形成全球性生產體系。發達國家不僅利用全球市場體系和生產體系掠奪貧窮落后國家的經濟資源,而且是這些體系的規則的制定者,掌握著經濟全球化的主動權。貧窮落后國家不得不承認發達國家的主導者角色,遵守發達國家從其利益出發所制定的規則。第三,跨國公司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力量和先進的技術,與貧窮落后國家討價要價,不接受貧窮落后國家的經濟管理。第四,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國際經濟組織或者機構是體現大國或者強國的意志、實現其利益的組織,它們在實施經濟援助時對貧窮落后國家進行相應的約束,指手畫腳。

其二,國家經濟制度不健全。貧窮落后國家都是農業國家或者工業化程度很低的國家,它們往往習慣于并熟練地運用已有的經濟制度,難以建立起與現代經濟形態相適應的健全的經濟制度。這樣的經濟制度的優劣性在全球市場中顯而易見。這樣的經濟制度不只是不能為貧窮落后國家的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而且無法有效地監控和抵御運轉速度快、投機性強的國際游資的炒作,轉瞬之間國民財富因此而大量流失,使貧窮落后國家的經濟運行風險大為提高,并將嚴重地影響該國的政治生活。

其三,國家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結構是構成經濟系統的各個因素及其相互關系,它包含著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職業結構等多方面內容。不同國家的經濟結構是有所不同的,有的較為單一,有的則較全面。特定國家的經濟結構是不是合理的,要從兩方面來綜合判斷,既要看它是否與該國的實際經濟情況相適合,又要看它是否符合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大勢。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不合理,那么,它不僅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國內外各種經濟資源,不能促進經濟發展,不能滿足民眾的物質生活需要,而且會使經濟不確定性、不安全性提高,最終影響到該國的經濟主權。

其四,國家經濟資源配置受限制。經濟全球化改變了特定主權國家的經濟資源配置機制和方式,使所有國家都在全球性市場上尋求和獲取所需的經濟資源。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貧窮落后國家不僅在從全球性市場配置經濟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劣勢,連國內的經濟資源都無力與發達國家進行競爭,遭到其掠奪,而且還會受到發達國家的擠壓甚至故意阻攔,所需經濟資源的供應鏈被其無理阻斷。正是因為如此,發達國家就變成了貧窮落后國家的風險源。

其五,國家經濟實力不夠。經濟全球化不僅大大地增加主權國家對于整個世界經濟的依存度,都要進入全球性市場,而且導致了主權國家之間的競爭,加劇了各國經濟發展之間的不平衡。貧窮落后國家由于經濟能力不強、經濟制度不健全、經濟結構不合理、人才流失嚴重、資金匱乏、技術落后,其經濟實力遠遠比不上發達國家。由于經濟實力不夠,貧窮落后國家的經濟就缺乏足夠的國際競爭力,不僅無力抑制國內經濟因經濟全球化的沖擊而導致的波動,而且難以抵御發達國家對于國內經濟的挑戰甚至威脅。

3.促進經濟發展

(1)經濟發展的涵義

如前所述,經濟(包括商品經濟)有兩個基本的向度,就是經濟秩序和經濟發展。如果說實現公民經濟權利和保護國家經濟安全都主要指向經濟秩序的話,那么,顯然,促進經濟發展就是指向經濟發展的。促進經濟發展是就政府與公民及國家之間的關系而言的,是作為服務者的政府對于公民和國家所承擔和履行的義務,它所追求的是共享。由于追求和實現共享有利于經濟危機的防控,因此,可以推知,促進經濟發展也是防控經濟危機的重要措施。

關于經濟發展是什么的問題,人們(包括學者們)有不同的理解。在我們看來,經濟發展是指一定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由不發達狀態向發達狀態轉化的上升過程。這樣理解的經濟發展是一個既涉及到質的方面又涉及到量的方面的概念,它不限于人們所理解的“擺脫貧窮”,擺脫貧窮只是經濟發展的最低層次,也不等于經濟增長,不只是經濟規模的擴大、經濟體量的增加,不只是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而是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經濟的質的方面的提升或者進步。

將經濟發展理解為主要是經濟的質的方面的提升或者進步,其一,它指的是經濟的實質及構成要素的發展。其中,經濟的實質的發展指的是人類所進行的獲取并使用其物質生活資料的活動的發展,涉及人類獲取并使用其物質生活資料的活動的模式、方式、廣度和深度等的發展;經濟的構成要素的發展指的是經濟主體、經濟手段和經濟客體的發展,涉及個人、企業、政府等經濟主體的類型、能力等的發展,經濟客體的范圍(如從陸地到海洋、地球表面到深層的客體)、精密度等的發展,經濟制度、經濟機制、管理水準、生產能力、技術水平、運輸手段等經濟手段的發展。其二,它指的是經濟的為人性的實現。如前所述,經濟的為人性主要包括為了每個人和為了每個人的幸福。經濟為了每個人就是追求共享,在此意義上,經濟發展的程度就體現在共享的范圍(即是部分人共享還是所有人共享)、內容(哪些東西可以被人們所共享)和程度上。經濟為了每個人的幸福,就是為了改善人的物質生活、為了人生活得舒適和為了實現人的自由,經濟發展在根本上就是為了每個人的幸福。可以這樣說,經濟發展就是一個有關人的選擇范圍的擴大問題,就是一個有關人的能力的提高問題,就是一個有關物質生活質量的提升問題,不僅僅是人們過上體面的生活,更為重要的是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優雅的生活和不斷創造的生活。換句話說,經濟發展就是構成美好社會或者美好生活的一個內容,或者說,就是美好社會或者美好生活。“美好社會或幸福生活,從根本上說就在于允許每個人根據他自己的理由去選擇他所希望得到的東西。”[16](P498)“美好的社會必須擁有足夠多的財富,而且財富的分配足以滿足所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享受生活的需要。”[17](P675)

(2)創造經濟發展的條件

由于經濟發展被理解為主要是經濟的質的方面的提升或者進步,因此,政府以促進經濟發展為道德目標和道德責任,就是促進經濟的實質及構成要素的發展,實現經濟的為人性。然而,這并不是否定經濟增長或者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因為,只有經濟的質的方面得到了提升或者進步,經濟增長或者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才會成為現實。而要促進經濟發展,政府就必須創造經濟發展的條件。這樣的條件并不是簡單地吸引勞動、資本、技術等經濟因素的投入,而是健全經濟制度、優化經濟機制和提高經濟能力。

格雷在一次訪談中曾說過:“如果我的書只有蘇格蘭人感興趣,那么你現在就不會采訪我。所有與想象力打交道的人都是從他們最熟悉的人物和地方中尋找藝術靈感。優秀的作家從不懼于使用當地地名……。優秀的作家也從不懼于書寫地方政治……。我并不認為蘇格蘭比其它國家好,格拉斯哥比其它城市強,但是我對地獄和天堂的所有認知都是從這兒開始的,因此,這就是我借以利用的基礎,盡管我有時會對此加以掩飾。”(轉引自Bernstein 1999:30)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格雷力圖通過文學想象讓《蘭納克》成為一部有關格拉斯哥、有關蘇格蘭和有關整個西方社會的雄心勃勃的作品。

其一,健全經濟制度。經濟制度是特定國家的人們在經濟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組織其經濟的方式,它不是人們主觀隨意設計的,而是有其客觀基礎的。正是由于經濟制度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經濟實踐的產物,因此,它是可能存在不足或者缺陷的。這就要求政府對于經濟制度進行創新,不斷健全經濟制度。而經濟制度的健全既要考慮工具理性,同時更要考慮價值理性,要始終從滿足人們的需要出發。因為,“對于現世生活的維持,以及對于來世生活的幸福,人民是那么關心,政府因此必須聽從人民的意見,而且為了確保公共的安寧,必須建立他們所贊成的制度”[18](P116)。只有這樣,政府才不會成為代表并謀取任何利益集團的利益的工具,才會借助公共權力來建立健全旨在維護和實現民眾經濟權利的經濟制度,處理好國家經濟權利與民眾的經濟權利之間的關系。只有民眾的經濟權利得到了尊重、維護和實現,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會調動起來,社會生產力才會得到更快的發展,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才會良好運轉,經濟增長才會有強勁的動力。

其二,優化經濟機制。經濟的運行總是有其經濟機制的,要促進經濟發展,其前提在于優化經濟機制。經濟機制是特定國家內構成經濟的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由于構成經濟的各個具體要素不同,經濟機制也有所不同。在商品經濟社會里,經濟機制存在于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整個過程,主要有經濟資源配置機制、經濟結構自我調整機制、經濟開放合作機制、競爭機制、價格機制、經濟安全(在當代社會里,尤其是金融安全)預警機制、經濟生活的監督調控機制等。政府采取措施對于這些機制進行優化,不僅有助于對經濟的各構成要素進行優化配置,增強經濟的適應力,降低特定國家經濟的對外依賴程度,提高經濟質量,而且有利于弱化國內經濟的不確定性,抵御來自國外的經濟風險,預防和控制經濟危機的爆發。

其三,提高經濟能力。這里所說的經濟能力指的是國家的經濟能力,它是政府所追求的一個目標和應該履行的重要的經濟道德責任。國家經濟能力是綜合國力的一個內容,是特定國家所內在地具備的旨在實現其意志和價值目標的能夠順利地進行經濟活動的實際本領。它雖然不同于國家實力,但卻是國家實力的前提和依托。只有特定國家具備強大的經濟能力,該國才有雄厚的國家實力,才有傲視群雄的國際競爭力,才有真實的、源源不斷的經濟增長。雖然經濟能力是一個包含著經濟適應能力、經濟資源獲取能力、經濟創新能力、市場駕馭能力、經濟調控能力(包括經濟風險防控能力)等多種能力的體系,但是,它是一個具有開放性和動態性的體系。這意味著特定國家的代理人——政府就必須根據變化了的經濟情況來調整和提高經濟能力,重點發展某些經濟能力,使“政府……調動和配置其所掌管的資源,以服務于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19](P273)。假如政府不注重從經濟的秩序向度和發展向度同時發展和提高經濟能力,那么,經濟發展就會誤入歧途甚至陷于嚴重的風險之中。如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在政府的保護性職能中存在一種傾向,即喜好強調安全,而不惜犧牲對競爭系統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培育,并因而犧牲繁榮。當人們毫不考慮這些代價時……其結果是糟糕的經濟增長,這最終會在人的生命和安全方面招致更大的風險,并導致不斷擴散的權利遭剝奪感”[20](P361)。可見,政府在提高經濟能力時,不僅要關注其多樣性,而且更要注重其合理性。

三、合理定位的目標對于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作用

在整個人類生活中,雖然政府只具有工具性價值,而不如人一樣具有目的性價值,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政府作為公共生活領域的一個行為主體,它不追求一定的目的或者目標。人們(尤其是西方自由主義者)之所以否定政府或者國家追求一定的目的或者目標,是因為他們認為只有私人生活領域才有目的或者目標(如羅爾斯所說的“個人生活計劃”),公共生活領域并沒有公共目的或者目標,因此,如羅爾斯指出的那樣,政府應該在“不同的善的觀念”之間保持中立。然而,政府在其中進行行為的公共生活領域或者“政治共同體……是一項共同事業,一個我們對公共利益進行爭論的公共場所,是我們對目標進行決策和對可接受的風險進行辯論的場所。”[21](P402)有共同事業和公共利益,就意味著有共同目的和共同目標。公共生活領域不僅存在共同目標,而且還需要共同目標。因為,共同目標是對公共生活領域的總體把握,是用來引導公共生活領域所有主體(包括個人和政府在內)的行為的。由于共同目標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公共生活領域的存在和發展,因此,以國家為標志的特定社會共同體就必須對共同目標進行道德規定,確立目標。合理定位的目標是公共生活領域所需要的,具有公共生活領域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就經濟危機防控中的政府道德責任而言,合理定位的目標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1.明確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方向

同其他目標一樣,政府道德責任的追求的目標是一個關于方向的概念。基于對于公共生活領域進行道德認識的合理地進行定位的目標則明確公共生活領域發展的正確方向,對于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履行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第一,合理定位的目標確定公共生活領域塑造的目標。在現實社會生活中,雖然公共生活領域是客觀地存在的,但是,它并不是完善的。這種不完善性,一方面表明公共生活領域并不就是自然而然地“好”的,而是存在著缺陷的,另一方面,它意味著公共生活領域是需要塑造的,需要超越公共生活領域的現有缺陷,從現在走向未來,不斷地追求合理性,以符合公共生活領域所有主體的合理性期待。經濟危機就是公共生活領域不完善的典型表現,是公共生活領域所發生的一種公共性事件,它既表明公共生活領域存在著缺陷,又使公共生活領域有的主體在窮于應對突發的危機時極易忘記或者模糊公共生活領域塑造的目標,并可能導致“病急亂投醫”、不顧合理定位的目標的現象。不過,公共生活領域本身卻存在著超越這種缺陷的機制,即由合理定位的目標所驅動的塑造機制。這種塑造機制之所以是內在于公共生活領域的,是因為公共生活領域是人的實踐的一個重要領域,是生活于其中的主體處理公共事務的實踐領域。在此,實踐就是公共事務的處理。由于公共事務是由公共生活領域的所有主體來認識、選擇和確定的,因此,它的處理即實踐顯然就是一個創造現有公共生活領域所沒有的東西的過程。就此而言,公共生活領域就是通過人的實踐(即公共事務的處理)而不斷得以創造(即塑造)的領域。雖然公共生活領域的其他主體也參與公共事務的處理(也就是公共生活領域的塑造),但是,政府才是處理公共事務的重要主體。在依據合理定位的目標來處理公共事務的過程中,政府不僅確定而且逐漸地實現公共生活領域塑造的目標。

第二,合理定位的目標引導政府道德責任的履行。如前所述,政府的道德責任就是政府基于一定的道德所應該做的事或者應該履行的義務,是由一定的道德所規定的政府應該選擇、承擔和履行的義務。由于這種道德責任的履行是通過政府行使權力的行為來實現的,因此,政府依據合理定位的道德目標來對其履行的道德責任進行引導,就是對其行使權力的行為進行引導。這種引導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政府依據合理定位的目標來對其行使權力的具體行為進行引導。政府在公共生活領域行使權力的行為不僅多種多樣,而且實實在在,即使其中的有些行為是政府在道德上應該進行的行為,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然而,如果沒有共同的目標的引導的話,那么,多種多樣的政府行為之間就會雜亂無章,缺乏連貫性和一致性。只有以合理定位的目標來引導,多種多樣的政府行為才會指向同一方向,才是具有整體性的。

另一方面,政府依據合理定位的目標來對其權力行使的手段選擇進行引導。政府行使權力的行為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者具體化為目標)而必須運用一定手段的行為。手段有合理的與不合理的之分,因此,政府必須對其運用的手段進行選擇。在對其運用的手段進行選擇時,只要政府是理性的,它就會進行合理的選擇。正如羅爾斯所指出的:“合理的[理念]……適用于手段的選擇,在手段的選手①中,實際指導人們的是這樣一些為人熟悉的原則: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采取最有效的達到目的的手段,或者選擇最可能的抉擇。……合理的行為主體也不僅僅是自私自利的,這就是說,他們的興趣并不總在于他們自己的利益。”[13](P52-53)可是,即使政府不自私自利,由于它過于關注所使用的手段而不是所追求的目的(或者目標),因此,它的興趣就從目的(或者目標)轉移到了使用的手段上。而且,由于“權力給政府以活力……權力不再被認為是可以達到其他結果的工具,它自己就成為所要達到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手段和目的的逆轉已經完成”[22](P67)。要改變這種情況,政府就應該依據合理定位的目標來引導其權力行使的手段的選擇,選擇合理的手段,舍棄不合理的手段。

2.它確定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內容

包括經濟生活在內的公共生活領域所要處理的公共事務多種多樣,僅僅就經濟這一公共事務而言,有的經濟事務是主要的,有的經濟事務是次要的,有些經濟事務是工具性的,有的經濟事務是價值性的。假如政府對于這些事務不區分主次輕重,經濟事務的處理就會沒有頭緒,在經濟危機的防控中,政府就不知道應該做什么或者不應該做什么。一旦政府合理定位了公共生活領域的目標,也就是合理定位了處理經濟事務的目標,那么,政府就會明白自己在經濟危機防控中應該承擔和履行哪些道德責任,就會主動地完成由政府與公民之間、政府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所確定的根本任務,就會在經濟危機防控中保持同一性、確定性、穩定性,就會因此而減少成本的付出,就會使公民們對于政府防控經濟危機的行為變得可以預測。

3.它確立衡量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標準

合理定位的目標是公共生活領域自身的目標,不僅是政府在經濟危機防控中所應該追求和實現的目標,而且也是公共生活領域其他主體所追求的目標。如果“沒有共同的目標,也就失去了共同的應優先考慮的事情的基礎……相互沖突的目標和特殊利益一個接一個接踵而來,而行政機關、內閣、議會和官僚都缺乏鑒別它們的標準”[23](P140)。合理定位的目標之所以可以成為衡量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標準,是因為它就是戴維·伊斯頓所說的“一個內在規范”。這一“內在規范”使政府判斷自己是否應該進行某一行為,也使特定國家內的公民可以依此對其政府的好壞進行評價。

4.提供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履行道德責任的動力

經濟危機的防控需要政府有所作為。政府的作為既要能夠有助于導致經濟危機的商品經濟內在矛盾的解決,又是政府自覺自愿地進行的。合理定位的目標能夠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因為,它首先是對于商品經濟的二重內在矛盾即經濟矛盾和利益矛盾的準確把握。商品經濟中的經濟矛盾就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利益矛盾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果說前者主要與經濟發展有關的話,那么,后者則主要與公民經濟權利和國家經濟安全有關,這兩者所指向的是特定國家所有公民的共存和共享。同時,它也是政府自覺自愿地追求和實現的。如前所述,政府是具有公共性、工具性和服務性的,其服務對象就是民眾(準確地說,是公民)和國家。政府通過為公民和國家服務來實現自己的存在價值,獲得公民的擁護。于是,政府為公民和國家服務就被賦予了動力。就經濟危機的防控而言,政府為公民和國家服務就是實現公民經濟權利、保護國家經濟安全和促進經濟發展,這三者為政府履行經濟危機防控中的道德責任提供了動力。這就是說,由于認同并接受合理定位的目標,政府就有了履行經濟危機防控中的道德責任的動力源,就會產生積極的態度,提高自己履行道德責任的能力,建立切實可行的體制和機制,主動尋找和運用合理有效的履行道德責任的策略。

[注 釋]

①“選手”當為“選擇”。引者注

猜你喜歡
國家經濟生活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高h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午夜a视频|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毛片手机在线看|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91小视频在线|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国产精品粉嫩|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成色7777精品在线|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国产激情第一页| 日韩久草视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VA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思思热精品在线8|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自拍欧美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88av在线| 在线免费观看AV|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免费a级片| 欧美成一级| a毛片免费观看|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欧美高清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夜夜操国产|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亚洲性视频网站| 亚洲一级毛片|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欧美在线伊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国产午夜不卡|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日本黄色a视频|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日本中文|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喷水视频|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在线va视频| 婷婷色中文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小视频网站|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黄片在线永久|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久久久黄色片|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