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達吉
西藏林芝市朗縣中心小學,西藏林芝 860400
常言道“興趣是最佳的老師”,可見作為語文課程教師若想提升授課質量,首先應盡可能地激起學生對于語文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致,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落實教師所設計開展的課程活動。為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授課期間,課程教師應當借助班級中的電教設施,為學生創建出語文情境,用以匯集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地融入到語文授課情境之中。與此同時,運用電教設施輔助課程活動的開展,還能夠擴展課程教師的授課資源,引領學生深度挖掘課文內容的價值內涵,繼而使學生慢慢地形成語文素養。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育實踐中,教師為學生講解“開國大典”這一課時,教師就應在備課階段,借助信息技術設計編制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課件,然后在課堂上借助班級中的電教設施,將預先準備好的課件為學生播放出來,在這種環境下,便可以使學生感知到開國大典時,國內民眾的激動心里、自豪情感,如同自己也在其中一樣。自此之后,讓學生伴著此時的情感與情緒,朗讀課文內容,并且將課文中的重點內容、難點內容標識出來,這樣一來,便可激起學生想要學懂課文內容的欲望,從而可以將個人的關注力始終投放在教師的授課環境之中,有益于學生減弱學習難度,擴展學生的思考范圍,深度剖析課文內容,最終學懂更多的語文課程內容。
基于小學生的歲數比較小,生性貪玩、好動,倘若教師創建出的語文課堂氛圍過于嚴謹、凝重,學生就會漸漸地失去了學習語文課程內容的興致,進而影響到小學語文教育質量。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課程教師,應當一直將課堂環境維持在靈活有趣、寬松的狀態下,這樣才可以順應小學生天性。此外,考慮到小學生大都酷愛做游戲,如此一來,課程教師便可在課堂授課期間,借助游戲教學法,為學生設計出多種新穎的課程活動,賦予枯燥無趣書本內容以有趣的靈魂,這樣才能激起小學生對于語文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致。
縱觀語文教育情況來分析,自主學習屬于一種新穎的授課模式,并且其也將會成為今后素質教育的主流方向。現如今,小學語文課程教師,應當摒棄老舊的授課觀念,更新授課模式,正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關鍵性,同時將課堂歸還于學生,在課堂授課期間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使學生自主學習,盡力為學生創建出優質的課堂環境,以此引領學生形成和增強語言表述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實際運用能力、語文素養。
從實際情況來看,語文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構建與運用語言,以此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授課教師為學生教授“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教師就應參照現實情況為學生開展實踐課程活動。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果學校有條件,老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去北京圓明園遺址進行參觀,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圓明園的景觀,然后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果學校沒有這個條件,老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后任務,讓學生自主調查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可以通過網絡,也可以通過書籍,然后做一個簡單的報告在課堂上匯報,完成教學。
總而言之,目前在新時期視域下,各門課程的授課教師不再僅僅向學生教授書本內容,大都將教育重點落于如何幫助學生增強綜合實力之上。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實踐中,作為課程教師應當獲悉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設計開展多樣有趣的課程活動,以此提起小學生的參與興致,凝聚小學生的關注力,使其可以自覺加入到學習隊伍里面,這樣一來,就可以促使小學語文教育體系日趨完善,進而增強小學生的語文綜合實力,使學生能夠漸漸地形成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