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燕婷
陽春市實驗中學,廣東陽春 529600
英語是一門語言性的學科,通過系統的寫作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在初中階段,以閱讀為基礎開展教學,讓教學有了更好的切入點,閱讀文本學生在寫作前,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從學生已知內容入手,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基本思路,同時學生也可以應用其中的句式,經過加工和潤色后,形成自己的語言,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初中階段,英語寫作是教學的重難點,教師重視寫作教學,有序的、有方法的開展寫作教學,能夠提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寫作技能,但是在實際的英語寫作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明顯的問題,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效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初中階段,寫作教學主要側重于詞匯積累,教師并不注重寫作訓練,寫作訓練較少,本階段,由于教學任務繁重,教學顧此失彼,寫作教學時間分配不足,也就直接影響了寫作教學。同時寫作教學耗費時間場,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設計專門的訓練作業,學生的基礎寫作能力自然難以得到提升,在設計課后作業環節,也仍然是以完形填空等常見題目為組,不會布置寫作作業。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是需要通過長期的訓練,但實際教學中,教師對于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直接影響了寫作教學的效率。
學生的寫作興趣直接影響了教學的開展效率,學生的寫作興趣的缺失,主要是因為教師缺乏引導,教師沒有注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導致學生的寫作興致不高,寫作缺乏積極性,很多學生在寫作時,主要關注的是詞匯的應用,缺乏對文章的整體構思,因此,在實際的寫作訓練中,學生綜合應用能力較差[1]。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對學生作文的評價多余單一,主要以詞匯、語法為評價標準,缺乏對文章整體的評價,對學生的寫作起不到實質上的幫助,同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主要以講授為主,沒有幫助學生捋清寫作思路,捋清寫作主題,因此教學缺乏內涵。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文本為基礎,幫助學生捋清寫作思路,引導學生分析詞句和句式之間的關系,從這些點出發,找到寫作的切入點,從而逐漸的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文本為基礎,引導學生分析文本中的邏輯關系和銜接方式,學習閱讀文本中大量的詞匯,了解段落分布,強化口語訓練,積累寫作材料,為寫作創造基礎條件。
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重點分析閱讀文本中的重點句式,讓學生掌握句式之前的邏輯關系,學生掌握了句式之間的邏輯關系后,就可以靈活的運用其中的重點關系,同時也,教師也要對其中的語境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白某種句式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應用,從而提升學生對英語句式的認知能力和應用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應用文本中的重點句式進行造句,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上課前,教師應該深入的了解課程內容,掌握文本中的重點句式,并且設計好課程,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后,指導學生靈活的應用其中的重點句式。例如,在學習《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一課時,在課前,教師準備好準備工作,并將其中的重擔句式進行分析和整理,做好標記,在上課前,分析句式之間的邏輯關系,并讓學生嘗試說明此句式在整篇文章中的應用,是在什么樣的環境下使用,學生在了解了句式之間的邏輯關系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造句,并說明在寫作時,將如何應用這一句式。如本文中的重點句式有“How much are these ”和“these...are....”,對于這樣常用的句式,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英語對話,掌握其中的邏輯關系,了解其中的運用語境,為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創造條件。
詞匯是寫作的基礎,掌握大量詞匯很容易,但是要想靈活的應用詞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教師可以注重課堂訓練,在閱讀文本時,可以將文本中的詞匯進行重點的分析,讓學生掌握詞匯的含義、應用,從而拓展學生的詞匯量。英語閱讀文本中有大量的詞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給予重視,引導學生進行積累和總結,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訓練,逐漸提升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同時,也要重視詞匯之間的邏輯關系,引導學生學會詞匯銜接和應用,指導學生將所學詞匯應用到寫作中[2]。例如,在學習《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一課時,文中的重點詞匯很多,如“go to the aquarium ”、“hang out with friends”等等,這詞匯都有共同的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積累和歸納,并掌握這些詞匯的特點,明白其中的應用環境和語境,啟發學生學會銜接和應用,從而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教師要對這些詞匯進行重點的分析,引起學生的注意,并且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集中訓練,應用文本中的重點詞匯進行造句,感受詞匯在實際應用中的特點。
一般來講,初中的英語寫作較為簡單,一般段落較少,閱讀文本也大地如此,但是很多學生在實際的寫作實踐時,對于段落的分布總是缺少把控,往往寫文章時,總是寫成一段,寫成后的文章,沒有層次感,布局不明朗,很多學生雖然在遣詞造句上可以加分,但是在段落布局上卻被減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養成習慣,通過分析文本的段落特點,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在寫作時,可以設置合理的段落,從而提升寫作技巧。例如,在學習《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一課時,教師在上課前,先讓學生用數字標出段落,然后再進行學習,在學習完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總結出不同的段落的總體大意,說明不同的段落有什么樣的特點,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出不同段落之間的關系,整體呈現什么樣的布局,最后啟發學生在實際的寫作中,要注重段落分布,體現文章的層析性,讓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段落分布,從而應用到實踐中,提升自身的寫作質量。
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最終還是要經過系統的訓練,才能逐漸的提升其寫作技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除了注重口頭強調,通過多次的語言引導后,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相應的縮短寫作內容,確定主題后,指導學生隨堂練習寫作,應用文本中的重點詞匯和重點句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寫一篇短文,提升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3]。另外,教師可以加強課后練習,通過課后練習,課中指導,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例如,在學習《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一課時,在學完課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用文中的重點詞匯和句式進行寫作,主題確定后,可以寫自己家鄉的山,指導學生進行仿寫,學生在遇到問題后,可以直接提問,加強課堂小練筆,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文本中的重點詞匯和重點句式,還可以鞏固強化,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技巧。如果課堂時間不夠,教師可以布置課后練習,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寫作,提升自己的語言應用能力,在練習后,可以在作文主題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以閱讀文本為切入點進行教學,不僅適應了教學的基本規律,也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規律,從學生已知內容入手,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寫作要點和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