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守云
吉林省通化縣東寶中學,吉林通化 134100
不同于其他理論科目的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從其設置之始便決定了其生活化培養方向。結合初中生的生活進行道德思想建設,比單純理論灌輸效果明顯。無論是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塑造學生良好的行為意識,還是對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是新時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特點。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就是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緊密結合初中生的學生生活進行引領,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課程和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增強在生活中完善自己的信心,獲得在生活中提升自身道德素養的自覺力量。初中生處于青春期,他們熱愛生活,充滿對生活的夢想和追求,生活化教學既符合初中生的成長個性,又可以彰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價值。
生活化教學基于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其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既要糾正不合理的教學形式,又要從傳統的教學認知和習慣中脫離出來,把初中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把握和實踐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教學行為。如在《師生交往》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從書本中走出來,來到學生們中間,引導大家暢所欲言,把每一天的精彩生活娓娓道來,既能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和情感,又能從每一位學生的敘述中獲得生活化教學的豐富素材。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和學生建立交流群,引導學生把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表達出來,教師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問題開展一對一的交流互動,能夠保障生活化教學的長效化和精準化。
生活化教學切忌單一,既要在課堂有所體現,又要結合學生的課外生活,兩手都要抓,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比如在教學《服務社會》時,為了提升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奉獻意識,教師就可以在課后,利用節假日等時間帶領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勞動,如交通協管員,公交秩序維護員等,能夠有效加強初中生對社會的認識,樹立良好的人生觀。新時代的初中生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借助于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幫助他們自覺意識到自己的不良品行和個性,這比單純地說教要好的多。再比如在教學《法律伴我們成長》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組,每一小組在課下編排一個小品,小品內容要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案件進行表演,著重于體現司法的整個過程,通過模擬參與的形式,使學生對法律的作用和意義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針對每個小組的表演,教師可以進行評分和頒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一些初中生的不良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較為凸出,忽視甚至摒棄他們不可取。在生活化教學中加強對此類重點學生的引領,不但有利于提升他們的課堂主體意識,而且有利于對其他學生起到示范作用,從而事半功倍,從整體上提升全班學生的道德品質。比如在教學《誠實守信》時,教師可以開展一場以誠實守信為主題的演講會,鼓勵學生上臺講述自己在生活中不誠實的事例。開始學生可能不敢講,教師可以首先結合一些中外偉人故事,講幾個偉人們人小時候不誠實的故事,降低學生的自卑感。而當學生終于講出來并感到羞愧的時候,教師要和其他學生一起鼓掌,給學生以知錯就該的自信。通過這樣演講的形式,既使生活化場景得到再現,同時又能在眾目睽睽之下起到監督和示范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生活化教學效果不是一節課兩節課就能彰顯的,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教學心思。尤其是對于那些不良思想和行為較為突出甚至嚴重的學生,教師更需要持之以恒,勤于思考和實踐,才能有所收獲。
生活化教學模式需要新時代的教師加強自身素養,做有理想,有責任,有道德,有文化的好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初中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教師只有從自身做起,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否則生活化教學便難以推進,無法贏得初中生的認同。比如在教學《和朋友在一起》時,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自己和朋友一起讀書,一起逛圖書館,一起旅游,一起義務植樹,一起獻血等情景的幻燈片或短視頻,凸顯新時代教師積極向上的生活面貌,這種直觀教學模式對于強化學生對朋友的認識效果顯著。
沒有生活化教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就會流于形式。當前,生活化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貫徹尚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教師進一步加強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使生活化教學的活力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