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雄
上海電機學院商學院,上海 201306
隨著全國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和全面普及,使得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少不了他們的添磚加瓦和真誠奉獻,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更好地為社會,國家和人民服務,能夠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提升學生政治理論基礎的思政課,就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對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及相關方式進行以下探討。
近年來,網絡與信息化科技蓬勃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加快,計算機的應用以及人工智能的探索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種種科技的重大進展,標志著全球進入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在各個行業和各個領域,信息化已經與其進行了初步的融合,因此,教育方面也不應落后,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也應該緊跟時代潮流和科技的發展,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優化,與新興科技相融合,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國內教育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教學模式方面,甚至產生了顛覆性的改變,使得網絡成為現階段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對于現階段的大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能力與需求相較于21世紀之前的學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有關數據顯示,現階段我國大學生互聯網使用率高達95%以上,這就使得她們對于自己喜歡事物的選擇能力,相較于以前有這很大的拓展空間,對于自己喜歡的事物,會通過利用互聯網不斷進行探索和學習,并且對于大多數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希望能夠在自己的興趣引導下,而不是老師的教唆下完成大學學業,而互聯網和信息化的優勢,就是能夠針對同一知識點為大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途徑,使得大學生的學習相較于以前的傳統教學模式更加多樣化,降低了學習的枯燥程度。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利用傳統教具以及錄音機來進行,而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新興教育模式,則是利用數字化媒體技術和互聯網來進行,有了信息化技術的加持,使得教育教學更能迎合大學生的思維與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對傳統教學理念進行改進創新,是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的首要途徑,以全新的教學理念,規范制定具體的教學模式。只有擁有了全新的教學理念,才能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改革。以學生為主體,使得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學生為中心,利用信息化技術,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政課的自主探索和學習,熟悉掌握學生個體的個人愛好和自身發展情況,針對學生個體的特征,制定詳細的發展方案,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的強大優勢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在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和信息化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的知識內容,使學生能對所學知識有立體化的認識,激發學生的深層次探索興趣,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自己獨特的理解,并輔以教師的特殊指導,使得課堂教學具有高效性和創造性。
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評價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傳統的教學評價效率和準確性。例如利用信息化技術,可以從多方面進行教學評價,是學校的管理者,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不同學生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在特殊情況下,還可以進行個性化評價,利用來自學生和教師的教學評價,學校管理者可以高效率的進行下一階段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優化并完善教學體系,使得學校整體教育質量不斷提高。
現階段全球科技飛速發展,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只有順應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才能為國家和人民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勁動力。綜上分析,雖然現階段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已經初見成效,但仍需針對不斷出現的問題進行改進優化,積極推動和引導高等院校素質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