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熠泓
民間圖案屬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主要指的是傳統繪畫、手工雕刻以及剪紙藝術等作品當中包含的各類圖形。民間圖案屬于模仿自然或者事物等形象,同時展現出圖案的裝飾和自然特征。在平面設計中將民間圖案巧妙應用其中,可豐富現代設計形式。
我國傳統的民間圖案在經歷長期的積淀之后展現出以下兩方面的特征:其一,民間圖案的裝飾性。民間圖案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其中蘊含著我國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同時還包含著藝術的審美方式,所以,在應用民間圖案時展現出較強的裝飾性。圖案整體形式具有協調、接近自然之感。例如,傳統圖案中的祥云是將自然中的云朵形狀進行再現,使其形狀更加豐富,同時在構圖上有著嚴謹的邏輯,因為民間圖案并不是任意拼湊的,而是按照各種要素,展開重新設計,讓觀賞者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其二,民間圖案的象征性。我國古代人們生活條件艱苦,因此使用的圖案大多被賦予上各種美好的寓意,例如,使用鯉魚圖案寓意“年年有余”;使用仙鶴象征“鶴壽延年”;使用同心結象征著伴侶“心心相印”。除此之外,各種顏色也被人們賦予了特定的象征寓意,黃色代表“權利”、紫色代表“高貴”等。
人們根據事物顏色能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平面設計中,藍色屬于冷色調,使用藍色可讓人感到空氣清新、心情舒暢之感;紅色屬于暖色調,在應用時可讓人感受到熱情、喜慶之感。我國民間圖案的設計中,重視色彩的應用,利用人們觀看色彩時的心理變化,展現出顏色應用的特定含義。例如,在傳統的民間圖案中,主要使用金色、紅色、紫色等暖色系,展現出人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同時賦予了圖案美好的寓意。因此,平面設計師可根據所選民間圖案形狀,為其搭配合理的顏色,使設計展現出中國特色,同時帶有吉祥寓意。例如,當前流行的“中國紅”,設計者巧妙應用了民間圖案的顏色,展現出事物祥和、吉利、喜氣等美好寓意,同時展現出作品的活潑特點。除此之外,在設計中,顏色的搭配是重點部分,在作品的主色調以暖色為主時,可適當加入某一冷色展開調和,避免作品過于沉悶。
在我國的民間圖案中,常使用各種文字,并將文字形狀適當變化,通過加工形成特定的圖形,既展現出圖案的簡潔性,又使文字的藝術效果得以充分發揮。在民間圖案中,文字的使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將文字轉化為圖形,由于我國的漢字的組成方式具有橫平豎直特點,同時特定的文字還具有對稱性,因此文字本身可展現出特定的美學價值。將文字和民間圖案相融合,轉化成具有藝術特征的圖形,可豐富設計形式。例如,春節期間,家家戶戶會“貼春聯”“窗花”“福字”在各種大型的慶典上使用的各類裝飾文字等;其二,將文字的讀音賦予美好寓意。漢字中部分字的諧音和好的事物相似。例如,在設計中可將桂花中的“桂”和“貴氣”相聯系,將蝙蝠和“福氣”結合,將喜鵲和“抬頭見喜”結合。在平面設計中,重點利用民間圖案文字的形狀、字音等應用到作品中,展現出作品的多樣化外觀以及美好意境。
形狀屬于民間圖案的表現狀態,能展現出直觀的視覺效果。在平面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可基于作品的實際需求,將民間圖案的基本結構進一步擴充和舒展,亦或是重新組合,在民間圖案原來形狀的基礎上,展現作品的現代化特點。我國民間圖案有數千年發展歷史,結構形式變化多樣,設計師要將其和現代設計相結合,在充分理解民間圖案形狀特點的前提下,挖掘其中包含的精神價值,巧妙利用設計原理,改變其表現形式。我國民間圖案講究對稱、連續,展現設計的規律特點,設計師要充分利用民間圖案的設計理念,并在此基礎上展開設計創新。例如,在茶葉包裝設計中,可使用民間圖案的形狀,使用水墨效果,展現出商品的典雅氣息。
總而言之,當前世界文化展現出多元化特征。對于平面設計行業來說,怎樣在各種文化當中展現出獨特設計魅力是重點問題。我國傳統的民間圖案展現出精深的文化內涵,同時其中富含豐富的情感。要充分發揮民間圖案的藝術魅力,將其應用到設計當中,促進我國平面設計行業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