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敏
(新余市第十六中學,江西 新余 338000)
隨著高中地理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中地理教師對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讀圖能力作為高中地理教學能力培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讓學生在更加直觀的圖像中逐漸掌握到更多地理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縝密的思維邏輯能力,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加高效的完成地理學習任務,解決地理學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顯著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效果。讀圖能力的培養是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格外重視的一項基本能力,要在當前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導向下完成地理知識教學,促進學生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本文就以當前高中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作為主要討論對象,從促進高中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的角度提出培養策略,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科學習效果。
培養高中學生的地理學科讀圖能力,首先要把激發學生讀圖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作為首要目標。讀圖能力是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一項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地理學科所特有的能力優勢以及學習工具。地理學科本身擁有龐大且復雜的知識內容,不同模塊的知識體系都具有其特殊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學生在面對大量復雜的地理知識以及圖像時,容易產生一定程度的抵觸情緒,最終影響到學生學習地理學科的積極性。讀圖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在于,學生可以通過讀圖方式在短時間內尋找到更多有價值意義的關鍵信息,為后續問題的解決提供充足的基礎條件[1]。然而高中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重視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其教學方法普遍存在系統性、完整性以及靈活性方面的不足,不利于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隨著國家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基于地理學科的讀圖能力也成為教師應當著重培養的內容之一。教師首先要從激發學生的讀圖興趣作為重要出發點,結合具體的地理知識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學生制定教學方案。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以及讀圖意識,讓學生能夠通過讀圖顯著提升學習效率,從而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
培養高中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離不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恰當的讀圖能力培養情境,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幫助學生在較為復雜的地理知識當中尋找到更加富有趣味性和高效化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可以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逐漸培養起地理學科綜合素養。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課堂以及學校的資源和空間,將教學情境創設融入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2]。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室墻上貼一些諸如世界氣候分布以及洋流分布圖、世界各地的時區圖等地理學科的重難點地圖,讓學生可以隨時學習和記憶地理知識,培養地理識圖能力。教師要根據當前學生所學知識對教室的地圖進行及時的調整和規劃,以充分適應當前的教學內容和進度安排。例如教師在講解世界各地洋流分布時,教師可以在墻上粘貼洋流分布圖,在提升學生讀圖能力的同時,輔助學生完成知識學習以及記憶的任務。通過創設地理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的地理學習脫離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在不經意間提升自身的讀圖能力,不需要在課下重新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學習和背誦,從而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地理核心素養,有利于后續地理知識教學內容的展開。
培養高中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要從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出發,讓學生能夠真正讀懂并提取出圖中關鍵的有效信息。觀察能力的培養是提升學生讀圖能力的基礎,學生只有具備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才可以在圖中發現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教師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中,要注重系統性教學方法,從深層次、多角度以及整體性入手把握圖中內容的核心。要求學生既要看到圖中細節內容的特殊性,同時也要看到整體內容的銜接性以及全面性[3]。對于不同類型圖的觀察,其觀察方法以及觀察角度也不盡相同。教師要對不同類型的圖進行總結和歸納,從而制定出符合知識模塊內容特點的觀察方法,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除此之外,讀圖能力既要求學生具備系統全面的觀察視角,同時也需要具備較強的知識理論基礎以及思維能力。在讀圖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不同角度讀圖的目的及其意義。教師要注重在理論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逐漸為學生灌輸讀圖的意識和思想,讓學生主動完成讀圖以及思考的任務,引導學生總結出讀圖的核心要點,從而顯著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只有以理論知識以及思維能力作為讀圖的基礎,才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顯著提升學生的地理讀圖水平。
由此可見,在基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注重對學生地理學科學習興趣以及讀圖興趣的培養,讓學生逐漸懂得讀圖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教師要注重為學生創設出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讀圖能力教學培養情境,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的便利條件。除此之外,教師要以地理知識以及思維能力作為提升讀圖能力的基礎,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顯著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地理學習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