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宗勝
(湖南省永順縣芙蓉鎮保坪完全小學,湖南 湘西 416700)
當前小學品社學科教育主要以“品德與社會”課程為主,且課堂教學較為單一、形式化,創新內容較少,重視程度較低,師資力量較差,多媒體教學與課堂教學結合程度低。針對這些問題,下文將從三個方面提出應對措施來促進多媒體教學在小學品社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在當前小學階段的現代化教學中,教師對品社學科的教學設置環節缺乏新意,對多媒體的應用僅僅停留在對教學內容以“ppt”方式進行演示的階段,教學變革也只是改變以往的板書形式。由于多媒體應用在主學科例如語文、英語、數學的教學中更受重視,因此主學科的多媒體輔助設施更加完善和充分,而在品社學科中,多媒體缺乏輔助設施,教學環節單一,教學品質較差,致使品社學科無法發揮有效的教學效果,對教學目的的踐行不夠充分,最終小學生從品社學科中學到的知識、獲得的價值傳遞也較為缺乏。因此,加強多媒體在小學品社學科教學中的應用,首先要從學校領導、教師對教學設置的角度出發,從觀念上重視品社學科,對品社學科的教育內容進行擴展和豐富,加強對多媒體的應用,從根本上提高重視程度。另外,教學輔助設施便于操作,能夠更加方便教師教學,能夠多方位多角度的對多媒體進行補充,因此學校應加大多媒體教學資金注入,增設多媒體輔助教學設施,例如多功能投影機、控制桌、應用軟件等,從硬件設施上,為多媒體教學提供物質保障。除此之外,還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通過組織多媒體技能培訓,不斷提升教師對多媒體的熟悉程度和應用技巧,通過不斷強化教師教學技能的方式,保證小學生在多媒體教學中獲得高品質的教學內容。
一門學科的教學,衡量其品質的關鍵在于是否達到教學目的,是否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而提升教學效果最好的途徑便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品社學科偏向文科性質,概念理論較多,其中也不乏抽象內容,不易理解;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闡釋概念,通過不斷重復來加強學生印象,將很難實現有效教學,反而會因此打消學生學習積極性,產生畏難情緒,影響其他學科的有效學習,甚至對文科產生無聊、枯燥的刻板印象,影響其以后的學科選擇。所以,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最為關鍵,而社科教學更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把授課過程中高度概括的知識點、抽象不易理解的文字概念通過具象的圖標、圖像、動畫等形式生動的展現,降低學習難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另外,社科學習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其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使學生更加感同身受,增強參與度,提高學習興趣;除此之外,社科學習是塑造學生價值觀的重要學科,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案例教學,在案例中加強價值理念的輸入,在案例講解過程中以更加豐富、生動有趣的形式展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加強對學生的價值引導,完善學科教學,達到豐富學科內容、塑造學生良好品德的目的。
由于現階段小學品社學科教學主要以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為主,且大多數情況下,多以傳統課堂形式展示,教學內容單一,缺乏新意,學生參與度較低,無法提高學習興趣。由于小學生年紀小、相較于其他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好奇心強,易對周圍的事物和環境產生強烈的好奇,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征,在充分考慮學生認知能力的情況下,根據學生的興趣偏好設定合理的情景模式、創設情境教學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思維共鳴,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在“我在學習中長大”的課程中,可以設置反轉課堂,讓學生當小老師,通過多媒體演示不同的家庭情境模式,并將情境模式分為禮儀禮貌、學習學風、行為習慣、衛生健康等不同模塊,由學生來分析情境中孩童的行為是否得當,從而引起學生的自我反思,達到學習的目的;在“我的祖國媽媽,我愛您”的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劇“少年英雄王二小”讓學生們扮演不同角色,通過多媒體塑造情境,讓學生在演繹中充分感受愛國情懷,也可以通過動畫電影播放的方式讓學生直觀感受祖國的變革和發展,使愛國主義情懷在學生心中扎根,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家國觀念。利用多媒體設置情境教學模式能夠充分擴展品社學科的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品社學科教學中科學合理地融入和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揮現代教學的優勢,豐富課堂形式,提升教師教學水平;還可以通過創設情景教學模式,不斷的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習的趣味性,充分達到品社學科價值傳遞的目的,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正確的價值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