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琴
(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山西 晉中 030600)
我國師范類院校的學生將來是要從事教育事業的,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承擔著提高全民素質,造福千萬家庭,使我國成為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任務。基于此,我國建立了教師資格考試標準,非常重視教師從教能力的考查,使師資標準具有較強的能力導向。現在我國實行教師持教師資格證上崗,以這種形式認可和保證教師的專業地位,成為衡量師范生師資達標與否的象征,使教師實現了專業化,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從我國實行教師持教師資格證上崗以來,各大師范類院校的專業教學進行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師范院校致力于職業技能專業的教學創新探討,創新性教學模式以及實踐性,成為了研究的重要環節,創新教學對于師范類院校提高專業師資素質,提升教師資格具有重要的意義。
例如舞蹈創新性教學,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舞蹈創新思維,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創新教學中,學生通過媒體、課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舞蹈學習,教學的活躍性突破了舞蹈教學傳統模式的局限性,家長、孩子、老師有機地被聯系在一起,互動、交流,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舞蹈美的鑒別力,更是培養了學生的舞蹈自主創新能力。
從我國實行教師持教師資格證上崗以來,各大師范類院校的專業進行了迅速的發展,專業素質和能力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發展水平主要從基礎能力、教育能力、教學能力、及專業自主發展能力這幾方面進行考查。當然,這對教師的要求也提升了不少。隨著近幾年來對高校師范生師資培養的重視程度的提高,師資達標的要求也提升了許多。而這幾方面最終會體現在創新教學能力上。影響學生師資達標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有的師范類學校教學太死板,觀念很傳統守舊,不能將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調動起來,更不能有效地將學生舞蹈自主學習的能力得以提升,學生的創造力不能有效地在舞蹈專業上得到培養,很難保證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這樣看來轉變觀念進行創新教學非常有必要。
師范生對于自己將要從事的教育事業應該具有堅定的職業信念,投以滿滿的志趣,這樣才能使自己師資達標,保證教學工作質量,才能看到自身發展和可能達到的完美狀態的差距,才會有創新構想、創新思維、創新教學,因為一個教師的教育行為和態度影響自身職業發展。
師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師資必備能力,有的師范生對職前培養階段的學習不夠重視,教師教育理論知識與教育研究方法學的也不扎實,系統的培養和訓練缺乏,師資達標意識薄弱,教育研究能力不能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這些因素都體現了科研素質太差。
以上幾點說明教育教學上還是有一定問題所在,師范類的教師就要從基礎能力、教育能力、教學能力、及專業自主發展能力這幾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和訓練。從而使學生具有創新教學能力。
師范生專業的自我更新和發展,主要是通過知識和技能傳授的過程中體現,即:“教”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出反思型思維習慣,以學生為本,不斷對自我和教學進行自我觀察、判斷、評價和設計。反思型思維習慣是善于從先進教育者和先進理論中學習經驗,善于在交流合作中審視自我教育觀念和專業教學實踐,善于從方法、技巧和策略中進行總結,從而進行創新專業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專業教學中,由“教”轉為“導”是創新教學模式的重大變革,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師范生師資達標最起碼的教學能力。師范生在學校專業學習中,學習了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實踐中有了正確的教學常規作指導,運用的“游戲”、“示例”等專業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能夠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取得創新教學的理想效果。
教學能力是從教能力的核心,教學設計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師范生有效的教學設計體現在對學生實際情況的掌握上、教學內容的處理上以及教學方法的運用上,立足于學生學習需求的分析,擁有自己的解讀和整合,要有學科傳承意識,引領學生對本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創新教學的教學高效。
師范生創新教學能力需要對自身從教能力發展的自主意識、態度、行為等主觀因素方面進行提高,要重視職前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教育領域的教學示范以及教育教學實踐,使創新教學真正起到提高素質教育的效果。
我國教育改革提出:提高教師隊伍質量是改革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所以我們對師范生要提高教學質量,要進行創新教學,使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實現。必須在教師師資達標上把住“質量關”,鼓勵優秀人才從事教育工作,從而發揚創新教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