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紅鵬
(湖南省新邵縣大新鎮栗灘學校,湖南 新邵 422919)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夠幫助教師將當堂教學中的最佳知識點內容提煉出來,也能為學生優化學習過程,解決實際問題。為了確保數學思想的有效、深入滲透,教師還會給予學生充分尊重,將更多生活化、科學性教學理念帶給學生,幫助他們在問題探究過程中找到學習樂趣,掌握學習方法,最終提高學科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核心數學思想就包括了轉化思想、分類組合思想以及屬性結合思想,就以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為例,教師會為學生提出若干數學抽象概念,配合隱形數量關系為學生展示數學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從而提高對數學的學習效率,體現數學中所涉及知識內容的相互轉化與關聯性,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本文看來,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滲透數學思想的重要性應當有二:
首先,它能夠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將更多抽象性內容通過教學方法轉化為小學生能夠理解的簡單具象思維。同時也能夠在教學中滲透有趣思想,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的學習信心被有效激發,進而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循序漸進的掌握各項知識內容。
其次,它能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學習能力。客觀講小學生的年齡閱歷與認知能力都非常有限,所以數學這樣一種注重思維邏輯轉化的抽象學科對他們而言相對遙遠,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學習數學,應當將一些生活化、趣味性內容帶給學生,組織學生對陌生的數學世界產生興趣,教會他們數學思維轉化的正確方法,即從多個角度幫助學生思考、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這對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不同階段為學生滲透數學思想,充分利用課上教學的每一分鐘,確保學生時時刻刻都能深入數學思想思考過程中并尋找到解決數學問題的真正方法。下文主要結合若干滲透方法展開分析。
從課堂教學準備階段教師就要為學生滲透數學思想,鼓勵學生提早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讓學生找到學習樂趣,為隨后的課上正式教學做好鋪墊。
首先,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要為學生明確思想滲透方法,對教材內容作出精確分析,結合其中問題展開探究,將教材知識點落到實處,為數學思想滲透打好前站。同時,教師要切實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升華教材內容,如此才能提煉數學思想內容,帶動學生思維活躍性,確保學生的學習創造性能夠得以提升。
其次,教師要構建教學目標,促進教學思想方法的切實實現,以循序漸進的完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針對性問題,讓學生無限接近學習目的,最終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思想方法。
具體到數學教學預習階段,教師就應該幫助學生滲透學習各種數學思想方法,選擇一些適合于他們的較強的數學思想內容展開預習教學過程,在預習中滲透思想,利用思想總結學習方法。比如說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認識圖形》一課教學中,教師就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深度探究圖形特征,并嘗試列舉出存在于生活的中的一些實例內容,進而有效掌握圖形特征,了解什么是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等,并能夠將這些圖形知識內容也運用于生活中,觀察和發現存在于生活中的各種圖形。這種生活化思維的引導與滲透非常有利于啟智小學生思維,幫助他們快速融入到數學學習氛圍中并成長進步[1]。
在課堂正式教學階段,教師要利用好課堂教學內容與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學習數學內容,發現數學規律。在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的《認識人民幣》一課中,教師再次將學生代入到教學情境中,將學生分為兩組進行情景劇表演。其中一組學生扮演售貨員,一組學生扮演顧客,兩組學生共同模擬商場商品交易過程,分別表演買賣商品及收款付款過程,讓學生進一步學習了解人民幣的各種面值,帶動學生學習興趣,并教會他們如何在生活中學會購物消費,進而在生活化場景中推動學生理性思維的形成。
再一點,就是引導學生發現數學規律,并滲透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實現他們綜合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比較數的大小》一課教學內容中,教師就為學生設置了兩名學生爭論的場景“小A 左手有4 只氣球,右手有3 只氣球,小B 右手有6 只氣球,左手有2 只氣球,兩個人都說自己手中的氣球更多。”此時教師就讓學生回答誰手中的氣球數量更多?通過一系列的加法計算,學生就在這樣一個生活化小故事中理清了數學思維,最終給出了正確的數字大小對比答案,為他們的數學運算能力提高夯實基礎[2]。
總結:實際上,數學思想方法滲透就是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最好啟蒙,它更加尊重數學在生活中的地位,也更尊重學生本身的思維方式轉變,以相對良性的數學數學思考過程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揭開存在于數學理論知識中、生活中的數學真相,進而幫助他們全面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