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米萊·約麥爾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二二三團中學,新疆 和靜 841308)
問題意識從本質上來說,是指人在認知事物的過程中,對于自己遇到的問題或者理論產生的困惑進行探究和詢問的過程。問題意識是一種促進人深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動力,也是幫助人解決問題不可或缺的能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能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探尋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率地進行學習。同時問題意識也代表著學生自我獨立思維能力的形成,可以促進學生個人觀點的形成,并且有利于學生發揮個人的主動性,與教師在同等思維層面上進行互動與探討。可以說,問題意識改變了歷史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角色的狀態,能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有效良性的互動。而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也能通過學生所提出的不同問題來判斷與分類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使用更為有效的差異化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基于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十分關鍵且重要,是各位初中歷史教師必須要納入的重要教學內容。
要想在初中歷史中培養出學生的問題意識,就需要讓學生發現問題。而發現問題的根本動機在于學生要對歷史知識產生好奇心,從而提出不同的見解。只有讓學生發現問題,才有可能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比如在教學“秋收起義”相關知識點時,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基于課本內容的情境,進而讓學生假設自己是其中的主人公進行獨立思考。為了做好這一點,筆者在課堂中給學生展現了大量秋收起義與井岡山會師的歷史圖片,一邊進行講解,一邊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思考與選擇。接下來,筆者提出了幾個問題:在秋收起義時,中國當時的情況如何?秋收起義暴露了中國當時哪些問題?秋收起義的形式代表著我們黨當時選擇了怎樣一條道路?不同于傳統歷史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點,幫助學生進入當時的歷史情境,才能讓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當時國情下的歷史選擇。學生了解越深入,學生的觀察也就越細致,好奇心提升,發現問題更為快速,問題意識也就得到了培養。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的問題質量是提升重點。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心理和知識素養上水平較低,提出的問題多是常識性問題。特別是對于學習水平一般的學生來說,可能聽一節課下來,提出的問題甚至是書本上早已有答案的問題。對于這類情況,教師一方面要調整自己的期待值,了解初中階段學生的基本水平。另一方面,要明白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并不代表學生問出的問題越刁鉆越好,反而越常識性越普通的問題越有利于初中學生反復記憶知識點。所以,不論學生提出了什么問題,教師都要認真細致回答,不要認為問題沒有價值,而要從普通的問題中去指導學生思考更為深入的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問題質量,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教學重難點的理解程度。當然,教師對于學生問題的態度也會影響到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初中階段的學生自尊心強,且較為敏感。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對于同一個問題會有不同層面的理解,提出的問題也就完全不同。很多學生甚至不敢提出自己的問題,怕教師認為自己的問題過于幼稚。所以,教師應在這方面加強指導和鼓勵,強調問題的多樣性,讓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生提出的問題是以自身掌握的內容和知識水平為基礎的,不同水平的學生會提出不同層面的問題。但也要考慮到,學生的語言表達不同,只有耐心傾聽才能真正理解學生的問題本質。基于此,對于教師來說,一方面,學生提出問題的層次代表了學生學習層次和思考水平,另一方面學生提出的問題頻率也反映出了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興趣和學習自信心。考慮到學生的語言水平,不論學生提出怎樣的問題,教師都要用耐心的態度去傾聽學生的問題,并給予詳細的講解。只要這樣,學生才能不斷提高提問的頻率,進而提升提問的質量。當然,在這方面教師回答問題的態度也應平等而友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交流,不要去輕視和忽視學生提出的非常規問題。當然對于個別調皮的學生來說,可能會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提出各種奇談怪論來引起注意。對于這些同學,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從學科專業的角度去解答問題,強調提出問題的論據和理由,指導學生如何提出一個有質量的問題。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洋務運動》等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先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去思考:第一個問題是運動的領導人物和時代背景如何?第二個問題是運動的目的是什么?第三個問題是運動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先給學生定下思考的基本范疇,再鼓勵學生去發散思維,這樣一來就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提問頻率,并能保持問題圍繞課本內容進行。回答這些問題的同時,也就是一再復習和強調課本知識內容的機會,有利于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
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決定著學生提出問題的層次,也影響著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此,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個性化思維,讓學生從各個角度提出問題。帶領學生把歷史從生硬的課本知識過渡到有血有肉的史實人物,以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親近感。在課堂上,要著力于培養學生查資料,詢問他人,交流觀點的能力。完善學生的初中歷史知識儲備,從提出的問題出發,找出更多更詳細的歷史依據來回答問題,支持論點。進而提升學生獨立思維能力,讓學生高效學習。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想培養出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從教學的根本目的出發。掌握和了解初中學生的心理和學習水平,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保持理性而溫和的態度,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問題層次,提問頻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和點撥,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初中歷史學習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