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天陽
(石家莊市職業技能教研鑒定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傳統的職業教育教學是以教材為中心,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新形勢下的職業教育教學要求將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有機的整合,結合相關行業企業對人才的實際崗位能力需求,將理論知識與動手實踐的能力進行合理的安排,建立與相關崗位項目一致的教學目標,從而確定課程學習內容,進行具體的學習情境的設計和過程的實施。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強調的是將企業工作崗位所需的理論、操作技能、工作技巧等融合到學習的課程中,完全按學生照崗位的實際操作流程,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行動導向、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等,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使學生明確某一個崗位的崗位能力,并讓學生了解在這一項工作過程中所需要擔任的角色與任務,以及崗位和崗位之間的內在聯系,以便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職業能力培養所要求的教學內容的選取依據是:首先,要重構和序化教學內容。深入企業相關崗位,明確學習內容,獲取相關崗位工作任務,建立課程的教學項目。其次,要依據國家及行業標準,選擇訓練項目。重視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課程內容的設置包含相關職業的技能標準。其三,課程內容設置兼顧課程內容的先后銜接。根據專業課程體系的課程設置情況,合理安排課程的教學內容,避免課程內容的重復、銜接不當等情況,其四,建立教學內容遴選機制,根據行業發展的變化趨勢及實際市場需求,及時更新、調整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要有針對性。針對學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廣泛的人才市場需求調研,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本專業的職業崗位,根據企業相關崗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確定課程培養目標。將課程的內容和典型的職業崗位相對應,以企業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重構課程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就是企業相關崗位的工作任務,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與學院、專業和課程的培養目標一致,滿足本專業職業崗位能力需要,并遵循中職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和能力形成特點。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要根據企業對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依據國家技能鑒定中心對專業的職業標準,堅持理論夠用、適用、實用原則,由企業行業一線工作人員、相關崗位技術能手、及專業教師一起把從事相關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有機地整合,使得課程內容的安排完全符合企業崗位工作流程。從企業相關崗位中獲取合適的工作任務應用于課程,以課程項目的形式,進行任務的分解,獲取可以作為課堂教學實施的教學案例,將理論和技能融入到教學案例中,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實際工作經驗,實現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
職業能力培養所要求的教學方法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是教學資源合理配置,開展嵌入式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改進教學方法等,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運用教學的多維模式使學生對專業知識掌握得更好。課程教學要重視理論與實踐一體化、采用集聲音、圖像、視頻和文字等媒體為一體的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融教、學、做三位一體。根據課程特點,運用講授法、探究式教學、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討論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借助于引導性互動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認識理解,使得所學理論知識可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實踐教學應積極推行工作導向項目化,情景模擬,案例分析,工學交替,將實習實訓與理論、技能結合起來,實現知識與能力的有機結合。學、做、訓三位一體,產學研三結合,通過課內實操、生產實習,綜合性實訓,社會實踐,校企一體化等教學方法,以實踐教學目標為依據,把知識、技能與素質融為一體,按照實際工作任務、崗位工作流程,組織實踐教學課程,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職業能力培養在綜合能力的要求上首先要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一些知識沒有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我們要有靈活的方法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我們在教學和活動中可以抓住學生喜歡玩的天性,讓這部分對學習知識不敢興趣的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其中我們可以借助一些素質拓展的內容來激發學生動腦學習的欲望,比如,視力的拓展、聽力的拓展、判斷力的拓展、操控力的拓展等,教師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按照要求分組展開試驗,最終達到訓練目標,通過這個教學案例我們強調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悟,最后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提升自我學習的能力。
其次是提升學生的與人溝通及團隊合作能力。將來我們的學生走向社會工作崗位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學會與他人交流,只有與別人交流溝通才會發現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找準方向,更好的充實完善自己。同樣,走向社會后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背后的團隊,我們都知道一根筷子輕輕就能折斷,但把更多的筷子捆在一起,想要折斷它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從這里我們不難發現團隊力量要遠遠大于個人力量,所以說團隊合作很重要。大家熟悉的拔河比賽就是一種很好的團隊合作能力訓練,學生在這項活動中發現必須要有一名指揮者負責協調,接下來學生們需要合作一致才能找到取勝的方法,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不自覺的便提升了與他人溝通、合作的能力。
其三是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中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生活自理能力,二是自我學習的能力,三是社會活動能力。素質拓展訓練可以為培養這些能力提供有效支持。像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野外營地訓練就是采取了這種方式,讓家長和孩子背起行囊走進自然,去體驗生活,鍛煉自我,雖然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的戶外運動不是最刺激的,但卻是讓人比較容易去接受的一種訓練方式。我們的學生也可以體驗簡單的野外生存課程,可以走進自然,爬山、旅行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學生可以借此來打理自己的生活,到真實的生活中去經歷、去學習、去感悟、去總結。讓學生學會與外界打交道,不斷地學習與總結,更好地面對問題、處理問題,形成一定的抗壓能力。
總之,職業教育應當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放在首位,以適應學生將來就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