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小波 張旭君
淳安縣位于浙江省西部,屬浙西山地丘陵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6.84%。為全面提升鄉村綠化美化水平,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淳安縣于2018年開始啟動實施“一村萬樹”三年行動,計劃用3年時間,以“1個村新植1萬株樹”為載體,大力種植珍貴樹苗、鄉土樹苗,構建覆蓋全面、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鄉村綠化體系,以春花秋葉改善鄉村面貌,以綠水青山彰顯生態優勢。爭取到2020年,淳安實現每個鄉鎮至少建成示范村1個,全縣建成示范村20個以上、推進村180個以上的目標。截至目前,淳安已建成“一村萬樹”示范村13個,新植喬木13.7萬株。楓樹嶺鎮橫坑村積極響應上級林業部門號召,主動參與“一村萬樹”工程,因地制宜,走出一條具有橫坑特色的發展之路。
發展林業特色產業
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傳統產業。橫坑村結合地方傳統習慣,發展干鮮果、木本油料、藥材以及特用經濟林種等傳統產業,大力推廣“一畝山萬元錢”等兼具美化環境、生態和經濟價值的種植模式,促進林農持續增收。以林果、林藥等生態林產品為依托,大力培育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積極發展林產品深加工業,整合培育林業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育苗一直是橫坑村村民的傳統,全村70%的村民都有育苗經驗,其中當家品種是南方紅豆杉。由于市場原因,近年來苗木行情低迷不振,加上地處偏遠,紅豆杉苗一直賣不上好價錢,甚至有村民不惜把樹苗砍掉當柴燒。近年來,全村規劃種植以南方紅豆杉為主的珍貴樹種。從山上到山下,隨處可見紅豆杉,全村紅豆杉基地面積在300畝以上,總株數將近4萬株。預計10年后,按一株價值300元計算,村集體將增收1000余萬元。“一村萬樹”的實施,極大地激發了育苗戶的積極性,基本解決了育苗戶的積壓問題,甚至吸引了外縣客戶。村領導有序引導育苗戶緊跟市場,做好育苗計劃,實現村民增收,集體增效。
推進綠化,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橫坑村以“一村萬樹”為載體,在保護好現有鄉村風貌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村莊及周邊區域綠化。該村原先違建房屋較多,通過實施“三改一拆”和生豬禁養等措施后,又于2018年下半年實施了“一村萬樹”工程,在拆違地、庭院地、邊角地、廢棄地、荒山地“五塊地”規劃種植了4000株南方紅豆杉,2019年植樹節期間又新種了6000株。這些新種植的珍貴樹木把3個自然村連接起來,呈現出了“村在林中、人在樹中”的美麗景象。橫坑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和邊角地,重點抓好鄉村庭院綠化、道路綠化和休閑公園綠地建設,大力推廣墻體、屋頂、陽臺、坡面等立體綠化模式,充分利用可綠化空間,挖掘綠化潛力,突出身邊增綠,進一步優化人居生態環境;著力加強進村道路、村莊河道的綠化美化,對缺株斷帶、樹種單一、防護功能較差的林帶進行優化調整或更新改造,注重原生植被的保護;對村莊周邊可視范圍內的荒山荒地進行綠化造林,開展山體林相改造,建設農田防護林和環村片林,構建景觀優美、結構穩定、功能強大的森林生態屏障。將“一村萬樹”行動與林業產業發展相結合,以高效生態為導向,加快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抓住當前有利機遇,依托優質的森林生態資源,發展森林觀光、鄉村民宿、水果采摘等,增強人們對森林生態環境的享受和體驗,打造獨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精品森林村莊;加快林產品品質提升和品牌培育,推進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鄉村林業產業振興。村支書吳蘇北表示,村里將繼續加大種植力度,見縫插綠,見縫造景,以“造美景、引游客”為目標,積極建設美麗橫坑。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加強組織領導,解決綠化用地。2018年以來,楓樹嶺鎮把“一村萬樹”三年行動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把其作為當前以及今后一個時期的林業重點工作來抓,落實專人負責,強化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加大資金投入,創新工作舉措,強化目標考核,確保完成建設任務;完善農村綠化用地政策,把綠化建設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采取租用、流轉、補助相結合等方式保證綠化用地需求,鼓勵群眾在房前屋后、空閑地塊、荒山荒灘等地見縫插綠,引導各單位開展綠化建設。
整合項目資源,創新管養機制。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森林鎮村創建、義務植樹活動等重點工作,合力推進“一村萬樹”行動。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積極引導村集體、企業、專業合作社、村民和社會參與,建立多元投入機制,保障“一村萬樹”行動。做到建設與管護并舉、發展與保護并重,切實加強對農村原有林木的保護,建立完善綠化管護制度、長效管養機制。健全管護體系,明確管養主體,落實人員經費,依法保護森林資源和綠化成果。
強化技術指導,強化質量管理。推進綠化造林工程化管理,探索市場主體參與的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把規劃設計、施工作業、后期養護等內容交由社會市場主體承擔,切實提高綠化建設質量。分別制定“一村萬樹”示范村實施方案和推進村實施方案,做到一村一方案,明確建設重點,多種珍貴樹種、喬木樹種和鄉土樹種,嚴把村莊綠化規劃設計、種苗、種植和養護等技術關,確?!耙淮迦f樹”行動健康快速推進。
弘揚森林生態文化
加強古樹保護,深化鄉民義務。橫坑村采用“一樹一策”的方法,充分挖掘文化內涵,講好古樹故事,推進古樹名木保險、認養和掛牌工作,建設古樹名木主題公園。該村把森林文化融入鄉規民約之中,積極探索創新義務植樹的盡責形式,開展森林教育體驗和實踐活動,樹立一批綠色典范,推動“植綠護綠愛綠”意識融入家風家訓、村風村貌,形成全社會關注森林的良好氛圍。通過“一村萬樹”的實施,橫坑村村民愛樹、護樹的意識得到顯著提高。以前偷偷摸摸上山砍雜木當柴火的現象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種樹積極性高漲。他們自覺投入到“一村萬樹”建設中,不僅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種起了樹,還義務投入到全村1萬株南方紅豆杉的種植工作中。
開展科普活動,提高生態意識。近年來,橫坑村大力開展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完善科普步道、長廊、宣傳亭、標識牌等宣教設施,推動森林生態文化廣泛傳播。愛好園藝的村民,主動參與村中開展的“一村萬樹”項目,指導全村100多戶的農家庭院美化工作。農戶是村莊的細胞,美麗庭院為鄉村增色。“一村萬樹”實施后,村民亂扔亂丟垃圾的現象也少了,發現村道上有垃圾,大家都會自覺撿起來,村民愛護環境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橫坑村以“一村萬樹”行動為載體,大力宣傳和普及森林生態文化,促進全村上下形成良好的生產生活方式,推進了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