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思


[摘要] 目的 觀察艾滋病科室質量控制體系構建研究分析。方法 選取該院艾滋病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總計93例,采取常規科室質量控制管理辦法設置為對照組。2018年1月,針對該科特點,構建科室質量控制體系,并應用于2018年1—12月時期收治的另101例艾滋病患者,設置為控制組。對照兩組患者在診療過程中醫療文書、非一次性物品消毒、一次性物品處理的質量評分,統計醫護人員在操作時的職業暴露率、患者對科室質量管理的滿意率、糾紛率。結果 控制組患者醫療文書、非一次性物品消毒、一次性物品處理進行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控制組患者職業暴露率為0.00%,糾紛率為0.00%,總滿意率為100.00%,對照組分別為4.30%、5.38%、90.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艾滋病科室的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中,首先提高醫護人員的整體素質,掌握對醫療文書、傳染性物品消毒的能力,減少職業暴露的發生,提高患者對科室質量管理的滿意度,效果理想。
[關鍵詞] 艾滋病;科室;質量控制體系;構建研究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b)-0032-02
艾滋病科室收治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如不加強科室質量管理體系的水平,則可能引起職業暴露與院內傳染等嚴重后果。隨著感染患者不斷增加,人群變化與患者人數日益增多,科室質量管理與規范也有較大的地區差的問題,因此該研究針對該院艾滋病科室的特點,構建針對性的質量構建體系,保證艾滋病科的一切醫療護理活動均在體系的有效控制下平穩運行,保證體系的管理有著較強的綱領性和強制性,促使醫護人員在診療護理活動中,正確、規范、有效地開展診療護理活動,保證與控制科室的質量[1-2]。因此將2018年1月,針對該科特點構建的科室質量控制體系,應用于2018年1—12月時期收治的另101例艾滋病患者,取得滿意的管理效果,旨在為臨床艾滋病科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提供參考資料,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經血液檢查HIV(+);年齡≥18周歲;思路清晰無意識障礙可良好溝通;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嚴重認知障礙、智力缺陷;精神類疾病;伴有其他重要器官衰竭、出血傾向;暴力傾向;拒絕配合治療及檢查。護理人員選取標準:艾滋病科一線護理工作人員,排除實習生、準備離職護理人員。選取該院艾滋病科2017年1—12月時期收治艾滋病患者總計93例,采取常規科室質量控制管理辦法,設置為對照組。男54例,女39例,年齡19~75歲,平均(45.6±4.6)歲,初診21例,復診72例,感染途徑:異性接觸39例,同性接觸18例,血源性36例。2018年1月,針對該科特點,構建科室質量控制體系,并應用于2018年1—12月時期收治的另101例艾滋病患者,設置為控制組。男59例,女42例,年齡19~74歲,平均(46.2±4.5)歲,初診23例,復診78例,感染途徑:異性接觸42例,同性接觸19例,血源性40例。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該研究選取患者對研究方式表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后經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艾滋病科室質量控制管理,注重醫療文書的書寫,對物品消毒與減少職業暴露發生??刂平M實施針對性的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①提高醫護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求從思想上轉變認識,積極參加相關會議,改變傳統不重視現狀。完善、改進各項制度,建立醫生護士協同管理體系,監理分類管理制度,注意工作單元整體水平兼顧,建立質量管理體系與監測報告機制。是加強患者及其家屬健康教育,提高工作中有效合作。②積極落實:提高醫護人員的重視,以高年資醫生和護士以切身經驗教育,注重培養責任心。嚴格執行各項制度、注重自身各項能力提升。③定期不定期檢查:各項消毒、感染控制工作的執行、落實情況,發現問題立即整改。④與患者的溝通:主動溝通了解需求,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焦慮情緒。
1.3 ?評價標準
對患者醫療文書、非一次性物品消毒、一次性物品處理進行質量評分,由醫務科、科室主任、護理部主任完成質量的評分,每項分值分布0~100分,分數越高代表質量控制越好。統計醫護人員在操作時的職業暴露率、患者對科室質量管理的滿意率、糾紛率。其中滿意率評價:主要針對患者在接受診療過程中,對科室內的醫護人員診療、護理質量、態度、感受等進行評價,采取該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分值分布0~100分,其中95~100分為非常滿意,80~94分為滿意,65~79分為基本滿意,64分及以下為不滿意??倽M意=(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3-4]。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數據,組間比較以t檢驗;百分比(%)表現計數數據,數據相比以χ2校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診療過程中質量評分對照
控制組患者醫療文書、非一次性物品消毒、一次性物品處理進行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2.2 ?醫護人員在操作時的職業暴露率、患者對科室質量管理的滿意率、糾紛率比較
控制組患者職業暴露率為0.00%,糾紛率為0.00%,總滿意率為100.00%,對照組分別為4.30%、5.38%、90.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科室管理需要持續的更新、完善,建立起的質量控制體系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提高認識是落實工作有效的基礎,而長期習慣的工作模式和思維,會導致質量下降和職業倦怠,因此在科室質量管理中,既要繼承優秀傳統,又要適時引入新理念[5-6]。而艾滋病科室是特殊的科室,因收治患者均為感染性疾病患者,因此在質量管理中,對消毒與控制感染要求較高,其次對患者情緒控制,使其配合治療亦至關重要[7-8]。該研究中,控制組患者醫療文書、非一次性物品消毒、一次性物品處理進行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控制組患者職業暴露率為0.00%,糾紛率為0.00%,總滿意率為100.00%,對照組分別為4.30%、5.38%、90.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組研究結果與相關學者研究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在艾滋病科室的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中,首先提高醫護人員的整體素質,掌握對醫療文書、傳染性物品消毒的能力,減少職業暴露的發生,提高患者對科室質量管理的滿意度,效果理想。
[參考文獻]
[1] ?郭志宏,張佳峰,夏燕,等.2016年浙江省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質量管理結果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7(12):1141-1144.
[2] ?管藝.探討心內科護理質量控制體系的建立[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9):5731-5732.
[3] ?李佑芳,李志晴,張琬悅,等.云南省高危人群艾滋病外展和同伴教育服務質量控制工具的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8,188(2):14-16.
[4] ?李新香,羊洋,俞嬛,等.醫護人員艾滋病職業暴露的防控措施探析[J].交通醫學,2017,31(3):229-231.
[5] ?李巧花.基層艾滋病初篩實驗室的質量控制[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8):33-34.
[6] ?劉保池.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創傷后急救及職業暴露的防護[J].中華創傷雜志,2017,33(2):104-106.
[7] ?楊群艷.感染艾滋病手術患者的手術室護理管理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88):287-288.
[8] ?孫琦,隋苗苗,丁芳,等.威海市2014-2016年艾滋病篩查實驗室質量管理考核評價[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7,11(5):343-344.
(收稿日期:201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