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夜間護理中實施護理專案管理對護理安全的提升效果。方法 選擇該院2018年1—12月中200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分別100例,對照組在夜間護理中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則在夜間護理中實施護理專案管理,比較兩組護理安全質量及護理缺陷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夜間護理依從率為94.00%,合理用藥率為97.00%,高于對照組依從率82.00%,合理用藥率90.00%(χ2=6.818、4.031,P<0.05);觀察組住院期間夜間安全事件發生率為3.00%,低于對照組夜間安全事件發生率11.00%(χ2=4.916,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00%,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8.00%(χ2=4.348,P<0.05)。結論 護理專案管理的實施能夠明顯提升夜間護理安全,減少護理缺陷,有良好應用價值。
[關鍵詞] 護理專案管理;夜間護理;護理安全;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b)-0053-02
對于住院患者的護理安全質量,尤其是夜間護理安全質量,直接體現出醫院護理管理能力,是判斷醫院護理工作質量的重要標準[1]。實踐情況顯示,部分住院患者都會程度不一的出現安全事件,影響患者住院安全,尤其在夜間安全事件的發生風險以及發生率明顯更高[2]。主要是因為夜間值班的護理人員少,且護理人員資歷較淺,對于夜間突發的安全事件缺乏良好應急處理能力,所以做好夜間護理安全管理非常重要[3]。該研究以該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具體探討在夜間護理安全管理中實施護理專案管理的效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該院200例住院患者為對象,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100例,男59例以及女41例;平均年齡(46.28±15.36)歲。對照組100例,男61例以及女39例;平均年齡(48.59±16.14)歲。兩組年齡、性別、疾病類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直接實施常規夜間護理安全管理,主要做好夜間定時巡視,觀察患者的情況,發現安全隱患并進行處理。觀察組則實施護理專案管理:(1)首先是建立一支專案管理小組,組成包括護師4名以及主管護師2名,組長由其中1名主管護師擔任,主要負責內容有護理方案的主導制訂及監督實施,其他5名護士負責護理方案的具體實施。(2)小組建立后要分析當前夜間護理現狀,該院夜間護理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包括醫囑執行錯誤、標本采集錯誤、意外拔管、跌倒、墜床、壓瘡、給藥錯誤,夜間安全事件發生時間集中在凌晨2點到5點,且多為年資在3年以下的護士值班時出現安全事件。(3)進一步分析安全事件發生的原因,具體包括沒有做好全面健康宣教,沒有做好巡視工作,護理措施沒有真正落實。(4)針對上述分析到的原因,進一步提出改進措施,①做好健康宣教:在治療以及護理期間護理人員都要貫穿實施健康宣教,可以在每個時段集中宣教每一項內容,直到完成所有內容的宣教。在健康宣教中依從度表現不高的患者要給予重點關注,進行一對一的宣教,將患者納入微信群,不定期推送健康知識。護理人員制作宣教圖片、手冊、視頻,通過多種方式便于患者更能理解和接受。②做好巡視:每次巡視都要在簽到表上簽到,對巡視的時間以及結果進行準確記錄,間隔30 min~1 h進行一次巡視。做好低年資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提升其安全意識以及護理技能水平。定期評估患者催巡視的滿意度,護士長定期進行抽查點評。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夜間意外拔管、跌倒、墜床、壓瘡各類安全事件發生情況;比較兩組夜間護理依從度(分為依從、不依從)及合理用藥率;評價兩組患者對護理實施的滿意度,分為滿意、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用[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安全事件發生率
觀察組住院期間夜間安全事件發生率為3.00%,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期間夜間安全事件發生率1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依從度及合理用藥率
觀察組患者夜間護理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合理用藥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實施的滿意度為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8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該研究護理專案管理的實施使患者夜間依從度、合理用藥率明顯提升,觀察組夜間護理依從率為94.00%,合理用藥率為97.00%,明顯高于對照組依從率82.00%,合理用藥率90.00%(χ2=6.818、4.031,P<0.05),分析是由于護理專案管理的實施更注重健康宣教的開展,且對宣教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細化,且通過多種方法、不同流程開展宣教,保證了宣教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患者的接受度和理解度也更高。觀察組護理中開展的健康宣教通過圖片、宣傳冊、視頻多種方式進行,形式的多樣化能夠滿足不同接受程度患者的接受度,最終能夠保證所有患者均能夠掌握[4]。通過組建微信群,定期推送有關的健康知識,并通過微信群了解患者及家屬的意見,能夠保證護患之間更好的交流,也能夠保證患者獲取健康知識的持續性。患者通過對健康知識有更多理解,自覺認識到不依從護理可能造成的后果,從而能夠保持更高的依從度,實現不良事件的減少[5]。
該研究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夜間安全事件發生率為3.00%,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期間夜間安全事件發生率11.00%(χ2=4.916,P<0.05),證實護理專案管理在夜間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提升患者夜間安全度,減少不安全事件。以往安全事件發生率高主要是由于值班護理人員年資較低,對出現的應急事件無法正確處理。在護理專案管理中,注重對低年資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在不斷的培訓中提升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及安全意識[6]。強調做好交接班管理,交接班時必須完成全面的交接,每次巡視要就巡視結果進行詳細記錄,以便下次巡視判斷患者病情變化[7]。該研究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實施的滿意度為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88.00%(χ2=4.348,P<0.05)。
綜上所述,護理專案管理用于夜間護理安全管理中能夠明顯提升夜間護理質量,減少夜間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獲得患者對護理的更高滿意度,有良好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丁小萍,胡德英,萬青.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護理人員對住院病人自殺行為危機管理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9,33(6):1035-1042.
[2] ?李向麗,宋宗惠,葸英博.“參與共治”模式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6):146-147.
[3] ?于金芝,鐘朝明,王培.研究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7):178-180.
[4] ?劉倩,尹紅梅,李育紅.護理安全知識及手術配合能力培訓在手術室護理人員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5):114-115.
[5] ?宋艷,張鳳.護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護理管理中的實施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7):161-162.
[6] ?周潔蘭,黃月娥,陳利.持續質量改進在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4):624-625.
[7] ?龔麗歡.六到位管理法在兒科病房夜間安全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14(23):2452-2454.
(收稿日期: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