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楷
民以食為天,不同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不一樣。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每個人對美食的概念也不一樣,例如,山東一帶以咸鮮為主,川渝地區卻偏愛麻辣口味。這種現象令人不禁思考為什么差異這么大?我想這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
山東位于黃河下游,氣候溫和,省內匯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樣性的地貌,造就了魯菜的食材選料品種異常豐富與均衡,同時山東的壽光也是中國的三大蔬菜生產基地之一,它地處黃河入??诟浇迭S河沖擊平原,土層厚,土質優良,地表土壤適宜耕作;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適宜降水與豐沛的水源更是錦上添花;并且位于渤海邊的山東更是產魚和產鹽的大省。清洗并去殼新鮮打撈的海蝦,將新鮮的小黃瓜切為厚片,用筷子戳個小洞,再將蝦仁放入黃瓜中,放入油鍋中炸至紅色,這就是魯菜中著名孔府菜里的名菜——翡翠蝦環。
從遙遠的泰山來到這迷人的天府之國,從咸香鮮美的魯菜來到麻辣辛香的川菜,如果魯菜是宴會時的主角,那么川菜就是平時家常的主角。四川位于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于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三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高低懸殊,西高東低的特點特別明顯。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 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 000米之間。全省可分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區、川西北丘狀高原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米倉山大巴山中山區五大部分。雖然四川地勢復雜,海拔差異明顯,但總降水較為豐富,一年里都比較潮濕。正因為這樣才形成川菜的特點,辣椒具有殺菌、防腐、調味、營養、驅寒等優點,而花椒的特點有散寒、除濕、止痛、殺蟲以及解魚腥毒等,兩者相結合香氣四溢,讓人欲罷不能,同時驅散了冬季的濕氣和寒氣,讓寒冬不再那么難熬。
離開富饒的天府之國來到車水馬龍的廣州市,這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這里有無數的機會,但只有那些有準備和有包容心的人才可以得到,就像這座城市一樣包容并吸收外來文化?!昂<{百川,有容乃大?!边@是先輩們告訴我們的道理,就像這里的粵菜,有的集順德、南海、番禺、東莞、香山、四邑、寶安等地方風味的特色,也兼有京、蘇、淮、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為一體,自成一家。它取百家之長,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善于在模仿中創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烹調技藝多樣善變,用料奇異廣博。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地理環境才可以形成這樣獨特的菜系?其實粵菜系的形成和發展與廣東的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和風俗習慣密切相關。廣東地處亞熱帶,瀕臨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產富饒。同時這里更是鴉片戰爭之前,清朝對外開放的唯一門戶,曾經有多少洋商在這里定居,有多少貨物在這里轉運,又有多少物資堆積在這里的碼頭?于是粵菜就像這座城市一樣不斷改變、融合。
來到遍街梧桐的六朝古都——南京。歷史在它身上留下許多不可抹去的痕跡,其中包含優雅的蘇菜。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占江蘇省面積的70%以上,比例居中國各省首位,主要由蘇北平原、黃淮平原、江淮平原、濱海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組成。江蘇地勢低平,河湖較多,平原、水面占江蘇省面積的90%以上,比例仍居中國各省首位,這是江蘇的地理特點。同時屬于向亞熱帶過渡性的氣候,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以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為界,以北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綜合以上特點,可以說江蘇就是中國母親眾多孩子中最溫柔的千金。而蘇菜也繼承了江蘇的特點,優雅大方,亭亭玉立,令人神往。
中國飲食生長于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之中,許多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在研究一個地方時都會從飲食文化入手。飲食文化也許并沒有那么復雜,卻可以小中見大,發現那些隱藏在飲食中的奧秘。
作者單位:重慶市璧山中學校高2021級25班(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