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雁

摘? ? 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初中地理借力信息化手段創新教育教學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研究課題。文章借助微軟OneNote平臺,從課前準備、課中教學、課后復習三方面探討OneNote在初中地理協作學習各階段的應用。實踐表明,OneNote與初中地理協作學習的融合能有效促進師生雙邊互動,提升教學信息反饋效率。
關鍵詞:OneNote;初中地理;協作學習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倡導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和豐富地理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體驗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信息獲取、合作交流、評價等能力[1]。協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改革推行的教學模式,已被廣大地理教師、學生所接受。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協作學習存在著師生互動頻率較低、信息反饋不及時、資源管理不系統、學生只顧各自完成任務等問題。在教育信息化的環境下,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育教學是每個教師必備的核心素養。OneNote是Microsoft Office中一款數字筆記軟件,具有內容整合功能、標記功能和信息檢索功能,便于用戶高效地收集、存儲、整理、查找、共享教學內容。文獻研究發現,OneNote在個人知識管理的應用和研究較多[2-3],而應用于學科教學的研究較少。漢沽九中趙杰和楊威以及深圳航城王鳳影都積極探索了OneNote在英語、信息技術、語文學科中的應用,并詳細闡述了師生課前、課中、課后相關行為及操作。然而,相關研究只是借助OneNote平臺功能實施教學活動,未能明顯突出學生自主性、探究性[4-5]。基于此,筆者結合初中地理學科特性及學生特征,探索OneNote在初中地理協作學習中的應用。
一、OneNote與初中地理協作學習融合優勢分析
1.多樣化的信息呈現方式
OneNote不僅可以整合不同類型的資源,如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網頁鏈接、附件等,還能記錄各種標記、勾畫、修改等信息。初中地理協作學習內容主要以地理規律、地理成因、材料分析為主,逐漸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因而在協作學習中,需要學生根據學習任務,主動收集相關資料,進行自覺探究和協作交流。OneNote集成化的信息呈現方式便于學生收集、標注、修改、排版各種資料。
2.可共同編輯的協作空間
協作學習是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互幫互助共同達成學習目標[6]。這種互幫互助的學生行為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中無法真正被記錄,而OneNote協作學習空間能實時呈現小組成員任務完成情況及質量,允許成員進行增、刪、改,并自動記錄協作過程中每個成員參與情況,便于教師監督、調整協作學習進程。教師通過分析學生任務完成過程,能及時發現學生認知偏差及問題解決方法的優缺點,有利于個性化指導和地理問題解決方法的引導。
3.智能成績統計分析
與常規教學環境相比,智慧學習環境下的協作學習增加了習題鞏固教學環節[7],旨在通過智能統計分析功能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答題情況、協作學習知識建構情況,并給予針對性指導。
二、OneNote在初中地理協作學習中的應用流程
結合實際教學流程及教學需求,筆者將OneNote分為資源庫、個人學習空間、協作學習空間,細化師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相關活動,如圖1所示。
1.課前活動
教師需要分析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習者特征,提煉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教學內容,并以學生原有認知能力水平為依據設計導學案、細化協作學習任務。由于初中地理教學內容包含大量需要識記的地理知識,因而導學案旨在幫助學生牢記陳述性知識、激發學習興趣,為課堂探究性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需求,導學案中可包括文字材料、微視頻、圖片、任務清單等內容。在細化協作學習任務時,教師應遵循相互關聯、層層遞進的設計原則,以解決地理問題過程為主線,以問題探究方法為暗線,旨在引導學生習得探究地理成因、地理規律的方法。為了確保課堂教學進度,教師需要提前為每個小組劃分協作學習空間、小組成員、小組組長。
學生從“資源庫”中獲取相關學習資源,自主學習,回答相關問題,標記重難點知識,提出教學問題。為了確保學生能獨立完成相關任務,OneNote為每位學生分配單獨的學習空間,只允許學生個體及教師編輯、查看個人學習成果。
2.課中教學
創設情境,給出任務。根據任務需要,教師利用圖、文、聲、像等多種媒體手段,呈現具體的案例或問題,創設具有啟發性或探究性的真實任務情境,引導學生分析任務目的,明確任務中包含的探究性問題。教師需說明活動規則,規劃活動時間,明確小組長職責。學生感知問題,明確協作學習任務,并積極接受小組長分配的學習任務。
收集資料,自主學習。學生帶著問題收集相關資源、閱讀教材、完成任務,并借助平臺鍵入、繪圖、標簽等工具對材料進行深度加工,讓學生獨立查閱資料、動腦思考、探究新知,從中發現問題,并嘗試自我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意識。教師通過協作學習空間能及時了解每位學生進展速度及任務完成效果,及時調整學生自主學習時間,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探究時間。
協作交流,完成任務。小組成員根據當前任務完成情況,結合自己的見解增加、刪除、修改相關內容,從而優化小組協作成果。修改的記錄及時反饋給其他成員,從而促進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及反思。
成果展示,糾正偏差。由于初中生邏輯思維還有待提升,因而自主探究或協作交流時容易出現認知偏差,教師需要組織學生展示學習成果,鍛煉其自我表達的能力。小組在成果展示時,可利用繪圖工具勾畫出重難點知識及主要分析過程,其他學生可以提出相關問題,檢測當前小組知識建構水平。
當學生展示結束后,教師需要指出學生作品的優缺點,并引導學生總結地理問題探究的步驟及方法,圈出小組協作作品中的閃光點及不足之處,詳細講解學生作品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當堂檢測,講解錯題。教師通過Class Notebook中頁面分發功能分發課堂測試題。課堂檢測試題是用微軟Forms工具制作而成,具有自動統計成績、給出提示性信息、學生提問等功能。學生在規定時間完成當堂檢測,并根據反饋信息重新思考錯題解決方法,得出正確的結果。教師根據系統成績統計情況,講解易錯題及知識,總結各類題型解決方法。
3.課后活動
OneNote能記錄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教師指導等全過程,為學生查漏補缺提供便利。學生在課后總結頁面中,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形成教學內容框架,借助平臺鏈接功能建立框架與具體學習內容的連接,從而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管理體系,方便日后復習課程內容。框架的完整性及邏輯性決定了知識掌握的深度及牢固性,影響著復習效率,因而教師需要給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指導,促進學生完成課后總結。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張明弟,朱守業,陳忍. 基于OneNote的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12):112-115.
[3] 馬培培. 知識管理視域下數字化筆記工具的比較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 2012.
[4] 郭桂真. 微軟OneNote助力漢沽九中教學創新[J].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6(04):93-94.
[5] 王鳳影. OneNote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以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 2018(Z2):17-19.
[6] 黃榮懷. CSCL的理論與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 1999(06):25-30.
[7] 何文濤,楊開城,張慧慧. 智慧教室環境下協作學習的行為構成及其特征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 2017,38(11):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