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衛東
摘 要: 學生進入初中階段以后,多門新科目的加入增加學習壓力。地理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對學生認識世界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v觀當前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形勢不容樂觀,如何提高地理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是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師必須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低效表現 教學策略
在當前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呈現的是一片低效教學的景象,即教師的教學偏離目標、違背基礎規律、忽略學生非智力因素發展等,這些情況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也制約了學生成績的提高及全方位發展。
1.課前預習的低效
初中地理課前預習工作低效主要有以下原因:(1)教師備課不充分,導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各種突發性提問缺乏應有的應變能力與儲備知識的支撐,如學生在產生疑問后向教師求助而表現得不知所措或模棱兩可,教師無法根據學生生活的實際結合相關知識對其進行解答;(2)學生對待課前的預習任務不認真,甚至沒有預習的習慣,導致授課開始后難以進入學習狀態,嚴重影響課堂學習效率。
針對課前預習的低效情況,首先,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收集整理所有與本次課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點,并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對知識與內容和各個環節之間進行設計與串聯,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增強臨場應變能力。其次,鼓勵學生重視課前的預習任務,嚴格按照熟悉內容——找出重難點——嘗試性練習——課堂提問的過程進行預習,確保學生能高效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
2.課堂過程的低效
2.1合作學習的低效
有的地理教師習慣性地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由學習混為一談,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放任學生分組后自由探討學習,而忽略教師的引導點撥作用,并沒有及時發現學生合作自學中存在的問題,如生活閱歷較少,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相去甚遠,缺乏一定知識儲備,或不給予學生充足時間思考,直接進入交流討論甚至總結環節。
針對課堂合作學習模式下出現的低效情況,教師必須確保教學模式應用的高效率,在展開合作學習時,保證學生圍繞探討的主題有絕對吸引力,或是開放性,如學習《認識國家》時,學生的探討內容可按照教學大綱依次探討日本、埃及、俄羅斯、法國等,也可以結合學生出國旅游的經歷探討親身所見的各種國度文化。另外,教師切記不能放任學生處于一種無目標合作的狀態,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如學習《中國的地形》,教師應掌握多種主題導入方法,如引導“在了解了我國行政區和疆域的劃分以后,大家來思考自然地理環境的要素”等,確保學生的合作有目標與方向。
2.2情境創設的低效
不可否認,當前初中地理課堂上很多教師對創設情境的文本進行開發時還有很大的誤區,盲目追求新穎的教學形式,放棄最本質的教學核心。如學習南極知識點時,一些教師通過南極考察視頻等形式為學生創設情境,以求激發興趣,而在情境創設后提出“同學們愿意去南極考察嗎”等提問而得到“太冷了不愿意去”等答復后,很多教師往往不知所措。教師的初衷在于以宣揚南極考察人員吃苦耐勞的精神引入南極知識的學習,而在情境創設過程中忽略學生的意志興趣等因素,這就表現出低效學習的狀態。
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努力反思情境創設在地理教學中的目標,并且要抓住學生的需求與特點,將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或感興趣的點引入到情境中,再與教學內容進行緊密聯系,才能真正引導學生從情境中感受生活,感受地理學習的價值。
2.3活動設置的低效
活動應該成為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亮點,有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快速融入學習提高效率。但當前很多教師過于注重活動的形式而忽略內容,主次不分,華而不實,就難以取得高效。如設置辯論會探討“日本人每年在南極捕殺南極鯨魚是否正確”等話題,顯而易見的結論大大降低活動創設的價值與意義。
高效的地理課堂活動設置,應該從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角度出發,以激發興趣為重點,不斷強化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能力。這個階段教師必須對活動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讓形式服從內容,講求實效。如學習中國地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城市蹲”的游戲,選出20多個學生分別代表不同的城市,而在喊出“城市蹲,城市蹲,城市蹲完湖北蹲”時,代表武漢、荊州等湖北省內城市的學生就要完成各自的動作。有趣的活動形式才能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且在高質量與連貫性強的游戲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吸收所學知識,實現寓教于樂的高效學習目標。
3.課后復習的低效
在課后復習工作中,很多教師忽略了小結的環節,只是簡略介紹學習中主要的知識點和重難點,單一枯燥的總結形式導致小結環節學習效率降低。
教師應該明確課后小結的重要性,豐富小結形式,如教師小結、學生自我總結,或重難點與分散性知識的串聯小結,等等,在結束章節學習時注重知識框架的梳理,才能真正為學生掌握知識做好延伸與導入工作,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婷.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低效的現狀及對策[J].教學設計與策略,2016,11(05):64.
[2]覃金英.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及對策[J].新課程導學,2014,1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