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思佳 蔡春梅 郭孝敏 楊盛瓊 秦磊



[摘要] 目的 分析宜賓市 2014—2018年圍生兒出生缺陷情況,了解宜賓市出生缺陷流行病學特征,掌握出生缺陷發展趨勢,制定和完善符合該地實際的干預措施。方法 對2014—2018年宜賓市市內助產機構分娩的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宜賓市2014—2018年出生缺陷發生率為 66.90/萬,出生缺陷發生率位于前5位的分別是:多指多趾(10.48/萬),外耳其他畸形 (10.14/萬),唇裂合并腭裂(5.14/萬),小耳(無耳) (4.35/萬) 和唇裂 (4.10/萬)。結論 宜賓市2014—2018年間圍產兒出生缺陷發生率總體呈降低趨勢,但不同區縣出生缺陷發生率差異加大,同時常見出生缺陷病種集中在肉眼可見的體表畸形,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遠低于全國其他地區,應加強對于非監測點地區的出生缺陷監測工作培訓,同時整體提高全市助產機構醫務人員在先天性心臟病這一病種上的鑒別診斷技能技術。
[關鍵詞] 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
[中圖分類號] R1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a)-0011-03
Surveillance Analysis of Birth Defects in Perinatal Infants in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18
ZHENG Si-jia, CAI Chun-mei, GUO Xiao-min, YANG Sheng-qiong, QIN Lei
Yibin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Yibin, Sichuan Province, 64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irth defects of perinatal children in Yibin City in 2014-2018,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rth defects in Yibin City,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irth defects, and to formulate and improve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line with local condition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monitoring of birth defects in perinatal infants delivered by midwifery agencies in Yibin City from 2014 to 2018.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in Yibin City was 67.40/10 000 in 2014-2018, and the top five birth defects were: multi-finger and multi-toe(10.48/10 000), other deformities of the outer ear (10.14/10 000), cleft lip and cleft palate(5.14/10 000), small ear(without ear)(4.35/10 000) and cleft lip (4.10/10 000).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in perinatals in Yibin City decreased from 2014 to 2018, but the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increased in different districts and counties. At the same time, common birth defect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visible surface defect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The incidence rate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birth defect monitoring in non-monitoring areas, an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skills of medical staff in the city's midwifery institutions 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Key words] Perinatal; Birth defects; Monitoring
2015年,中共十八大五中全會宣布放開“全面二孩”政策,預示著未來我國人口數量將會持續增加,有報道顯示我國每年有100~120萬新增的出生缺陷病例[1],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個缺陷兒出生[2],出生缺陷兒的數量也會不斷累加,將給家庭和社會帶來重大的負擔。因此,分析2014—2018年圍生兒出生缺陷情況,了解宜賓市出生缺陷的發生水平和病種特征,掌握出生缺陷發展趨勢,并制定相應干預措施,對保障該市出生人口質量、促進社會穩定有著重大意義,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以醫院為基礎的監測方法收集資料,以宜賓市內助產機構為調查機構,以《中國婦幼衛生監測工作手冊》(2013版)明確的出生缺陷診斷、分類為標準,對助產機構內孕滿28周~產后7 d確診的出生缺陷兒進行調查,并填寫相關表冊。
1.2 ?研究方法
對2014—2018年全市助產機構醫院分娩的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3 ?統計方法
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出生缺陷發生率
2014—2018年全市所有助產機構活產圍產兒202 231名,其中發現缺陷兒1 353名,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為66.90/萬,不同年份的出生缺陷發生率有所略有不同,從2014年開始,全市出生缺陷率穩步下降。2014年為最近4年最高86.78/萬,2017年為近4年最低57.68/萬,2018年稍有反彈,為72.28/萬,見表1。
2.2 ?不同地區出生缺陷發生率情況
分地區來看,全市10個區(縣)中,缺陷率最高的區縣為江安縣,缺陷發生率為123.96/萬,其次為宜賓縣,缺陷發生率為109.57/萬。出生缺陷率最低的地區為高縣,近4年出生缺陷率平均值為32.87/萬,見表2。
2.3 ?宜賓市圍產兒主要出生缺陷
5年間宜賓市前5位出生缺陷發生病種及發生率依次為:多指并指(10.48/萬),外耳其他畸形例(10.14/萬),唇裂合并腭裂104例(5.14/萬),小耳(無耳)88例(4.35/萬),唇裂83例(4.10/萬),不同年份全市的主要出生缺陷病種略有差別,見表3。
3 ?討論與分析
宜賓市2014—2018年之間全市平均出生缺陷發生率為66.90/萬,遠低于四川省17年出生缺陷發生率137.57/萬,低于全國2016年平均出生缺陷率168.16/萬[3],也遠低于廣東[4]、湖南[5]、西安[6]、河北[7]、重慶[8]、成都市[9]。
3.1 ?出生缺陷發生率年份變化
自2014年以來,宜賓市出生缺陷發生率陡然下降,遠低于全國、全省其他地區,可能存在以下幾點原因:①受人員技能技術、設施設備能力限制,該市助產機構產科醫務人員對新生兒出生缺陷識別不到位,存在無法識別、判斷的情況。②助產機構對出生缺陷上報流程和上報內容掌握不到位,存在漏報情況。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居民保健意識逐步增強,孕期保健、檢查的孕期營養指導、出生缺陷防控等知識進一步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生缺陷的發生。④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胎兒出生缺陷的早期識別能力逐步增強,部分缺陷患兒在孕母孕28周之前被發現并處理,導致在監測期內發現的缺陷兒數量減少。
3.2 ?出生缺陷發生率的地域差距
宜賓市10個區縣中,作為國家級和省級出生缺陷監測點的宜賓縣、江安縣出生缺陷率明顯高于其他區縣,其中江安縣近4年來出生缺陷率發生率均值為125.08/萬,為全市最高的區縣,宜賓縣近4年來出生缺陷發生率均值為110.06/萬,出生缺陷發生率排名全市第二,這可能與上述兩個區縣作均為上級機構指定的出生缺陷監測點,每年需接受1~2次省、市級監測質量督導,并參加1~2次專項培訓,導致轄區內整體出生缺陷監測工作開展較規范、醫務人員監測出生缺陷、上報出生缺陷的意識較強有關。因此,下一步應將出生缺陷監測工作培訓、督導的重點轉移到非定點監測區縣,著力提高非監測點的醫務人員的出生缺陷識別、判斷、上報工作能力。
3.3 ?常見出生缺陷病種順位差異
宜賓市出生缺陷病種以肉眼看見的體表畸形為主,而作為“兒童生命健康第一殺手”的先天性心臟病這一病種在該市的發生率(2018年發生率4.18/萬,2014—2018年平均發生率2.62/萬)遠遠低于其他省、市[10],該市助產機構醫務人員在先天性心臟病的識別和判斷中可能存在因技能、技術水平的不足而無法識別的情況,導致宜賓市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這一類疾病的漏報情況較多,因此,應在該市范圍內加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超診斷技術的培訓,提高全市醫務人員在先天性心臟病這一病種的識別、診斷技術,促進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參考文獻]
[1] ?毛萌,朱軍.出生缺陷監測研究現狀[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6(24):801-803.
[2] ?羅美瑜.我國出生缺陷的現狀及干預[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6,12(5):1-2.
[3] ?四川省婦幼衛生信息年度報告[M],2018,17-18.
[4] ?羅燦,徐昊立,湯柳英,等.廣東省出生缺陷檢出情況的空間聚集性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8,29(3):334-337.
[5] ?謝瓊,譚紅專,秦家碧,等.湖南省2007-2016年以醫院為基礎的出生缺陷[J]實用預防醫學,2017,24(9):1031-1036.
[6] ?于敏,劉楚陽,張水平,等.西安市出生缺陷趨勢數學模型預測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2(17):1425.
[7] ?楊榮山,張英奎,李進華,等.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前后河北省出生缺陷發生率變化趨勢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8, 33(24):5684-5686.
[8] ?廖義琛,陳紅.重慶市渝中區2011-2016年“兩綱”婦幼衛生指標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8,34(1):38-40.
[9] ?李春榮,趙順霞,段鏈,等.成都市出生缺陷發生水平及流行病學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5,4(10):1776-1778.
[10] ?徐珠屏,王洋.四川省雙流縣2010-2014年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6,24(6):84-116.
(收稿日期:201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