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澤霞



[摘?要]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全球價值鏈分工的快速發展,中美服務貿易額位居世界前兩位,相互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為了測度中美兩國服務業在全球價值鏈的相對地位與關聯程度,采用TiVA數據庫2000—2011年的數據從三個維度對中美服務業雙邊嵌套關系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認為:由于美國服務出口規模大于中國,中國服務業對美國具有嵌套獲利優勢,但這種優勢不大。中國服務業不管是細分行業還是整體,其嵌套地位都有所提升,除不動產、租賃及商務活動處于嵌套劣勢地位外,其他行業基本都已從劣勢地位逐漸轉變為優勢地位,但地位優勢并不明顯。中美兩國的服務業不管是在整體上還是在細分行業上都呈現出嵌套強度不斷加深的趨勢,但卻表現出在出口貿易發展較快的行業嵌套不強、出口貿易發展較慢的行業嵌套強度更大的特征。
[關鍵詞]關鍵詞增加值貿易;貿易收益;全球價值鏈;服務業
[中圖分類號]中圖分類號F752.68[文獻標識碼]A文獻標志碼[文章編號]1673-0461(2019)11-0040-05
一、文獻回顧
隨著中國服務業的不斷發展,服務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快速提升,對對外開放的意義更加重大。目前中國服務貿易總額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在成為世界服務貿易大國的同時,中國服務業融入全球價值鏈的程度也在不斷加深,從而導致產品與服務增加值構成的多國化,傳統的總量貿易統計方法會產生“重復計算”問題。為了更為真實地反映國際貿易的情況,Hummels,et al.(2001)提出了增加值貿易核算方法,Wang等(2009)通過將國內價值增值分解為直接價值增值出口和間接價值增值出口,形成了增加值貿易框架的雛形。Koopman等(2010)在Hummels等和Wang等基礎上,將一國總出口分解為直接價值增值出口、間接價值增值出口、國內價值增值回流和國外價值增值四個部分,第一次形成了貿易價值增值分解系統框架。在此背景下,OECD和WTO(2011)正式提出“增加值貿易”統計。不斷完善的增加值貿易統計方法為全球價值鏈和國際分工地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Koopman 等(2010)提出的參與程度指數和分工地位指數在該領域的研究中得到了普遍應用。關于中國增加值貿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領域。例如,王嵐(2014)、袁紅林和許越(2017)認為中國制造業的國際分工地位經歷了先降后升的V形發展過程。劉志彪(2015)則認為中國在20世紀以低端制造業,特別是以代工形式嵌入全球價值鏈,長期被“鎖定”在價值鏈的低端。對中國服務業進行增加值貿易研究的相對較少,但在逐漸增多。一些學者對中國服務業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地位進行了研究,王厚雙等(2015)認為中國服務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先降后升,但與其他國家的差距仍較大。喬小勇等(2017)認為中國服務業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下游,主要優勢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行業。還有一些學者基于增加值貿易分析了中國服務業的競爭力,戴翔(2015)基于增加值貿易采用RCA指數對中國服務業的比較優勢進行了分析,認為中國服務業的比較優勢較弱,但勞動密集型服務業的比較優勢正在形成。李玉峰等(2015)認為中國服務業整體競爭力先降后升,國際競爭力居于中下游水平。這些研究只能說明一國服務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參與國際分工的情況,而不能說明貿易伙伴國間雙邊國際分工的情況,但在貿易談判實踐中,貿易參與方最為關心的是貿易利益在兩國間的分配情況,因此雙邊分工關系的研究更具實際意義,對實際貿易政策的制定也更具有參考價值。幸煒等(2018)已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其構建了三個維度的指標體系,來測度全球價值鏈上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國間服務貿易的相互依賴關系和分工地位。中國、美國分別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經濟實力和服務貿易都位居全球前兩位,研究兩者服務貿易雙邊嵌套關系有著很強的代表性。而且在中美因貿易利益分配引發的貨物貿易領域的貿易戰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兩者間服務貿易的關系也必引起更多的關注。
二、中美服務出口貿易發展對比
從圖1可以看出,在2000—2011年期間,中美的服務出口貿易額除2009年因金融危機影響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基本都是上升趨勢,2002年后上升趨勢較以前更為明顯。中美兩國服務出口貿易的發展趨勢基本一致,兩者出口貿易的差額在波動中變化不大。
從服務業的細分行業來看,中國的批發、零售、修理業的出口貿易是發展最快的行業,從2000年的412.25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的2 585.70億美元,增長十分迅速,2007年開始超過美國該行業的出口額。運輸和倉儲業、不動產、租賃及商務活動的出口規模也在不斷發展,是中國服務業出口的第二和第三大行業。其它行業出口貿易的發展相對較為緩慢。
美國的服務業出口中發展最快的行業是不動產、租賃及商務活動,接下來分別是批發、零售、修理業、運輸和倉儲業、金融中介。
中美服務出口貿易在各細分行業不同的發展,也導致中美兩國細分服務業出口差距不同(見圖2)。中國服務業出口貿易發展最快的批發、零售、修理業在2000年到2011年期間,不僅趕上并超越了美國,而且這種超越的程度還越來越大。而美國服務業出口貿易發展最快的不動產、租賃及商務活動,在2000—2011年期間也將中國更遠地落在了后面。美國金融中介出口貿易也將中國遠遠地甩在了后面。運輸和倉儲業的出口貿易隨著兩國的發展,差距在慢慢縮小。金融、租賃都屬于知識密集型行業,運輸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而批發、零售、修理業則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由此可見,美國在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出口貿易發展上快于中國,中國在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出口貿易上發展更快,在資本密集型服務業出口貿易上兩國的差距在變小。
三、雙邊嵌套指標的選取
本文借鑒幸煒等(2018)的指標體系來研究中美服務業在全球價值鏈上的雙邊依賴關系和分工地位(即嵌套關系)。
(一)雙邊嵌套差額(GVCSVA_Balance)
嵌套差額是貿易伙伴國服務出口包含的對方增加值的總額之差,該指標從規模的角度反映全球價值鏈上兩國服務出口增加值相互包含的大小對比,也反映出兩國嵌套獲利的優勢對比。
GVCSVA_Balance=SVAuc-SVAcu(1)
式(1)中SVAuc表示中國(c)服務出口中所包含的來自于美國(u)的增加值,反映中國服務出口為美國帶來的貿易利得;SVAcu則表示美國服務出口中所包含的來自于中國的增加值。在本文中,中國服務出口包含的美國增加值超過美國服務出口包含的中國增加值的情形稱為雙邊嵌套“逆差”,表明美國從中國服務出口中實現了更多的價值增值。反之則稱為雙邊嵌套“順差”。從計算結果來說,正值表示中國在雙邊嵌套關系中處于“逆差”地位,負值則表示中國在雙邊嵌套關系中處于“順差”地位。
(二)雙邊嵌套強度指數(GVCSVA_Link)
嵌套強度指數是用兩國相互嵌套的增加值之和除以出口總額,反映兩國出口增加值的相互關聯強度與依賴程度。
GVCSVA_Link=(SVAuc + SVAcu)/(Ec + Eu)(2)
式(2)中的SVAuc、SVAcu的含義同式(1),Ec 和Eu分別表示中國和美國服務業的總出口。
(三)雙邊嵌套地位指數(GVCSVA_Position)
嵌套分工地位是用兩國服務出口包含的對方增加值比例相減,如式(3)所示:
式(3)中SVAuc、SVAcu、Ec 和Eu同式(2)。該指數反映了中美兩國服務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所處的地位,指數是否大于零,取決于中國服務出口中包含的美國增加值比例是否大于美國服務出口中所包含的中國增加值比例,如果大于零,表示雙邊嵌套關系中美國更占優勢,從中國單位服務出口價值中獲利更大,分工地位相對較高。如果指數小于零,則情況相反。
四、測度結果與分析
本文數據來自于OECD與WTO聯合發布的TiVA數據庫,采用的是2016年12月公布的2000—2011年的數據。為了更為深入地研究中美服務貿易的雙邊嵌套關系,本文參照TiVA數據庫的分類,又將服務業細分為建筑業,批發、零售、修理業,酒店與餐飲業,運輸和倉儲業,郵政和通訊業,金融中介,不動產、租賃及商務活動,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8個行業進行研究。
(一)雙邊嵌套差額分析
從圖3可以看出,2000—2011年間,中國服務出口中包含的美國增加值明顯低于美國服務出口中所包含的中國增加值,中美服務貿易雙邊嵌套差額一直處于嵌套順差狀態,除2009年因金融危機嵌套順差有所縮小外,中美服務貿易雙邊嵌套順差呈不斷擴大趨勢,2006年開始嵌套順差擴大尤為顯著。即從規模上來看,中國從美國服務出口中實現了更多的價值增值,這主要是由美國服務出口貿易規模遠大于中國服務出口規模導致的結果。
從圖3還可以看出,2000年中國還有較少的細分服務業是嵌套逆差,但到了2011年所有的細
分行業中國都是嵌套順差,即從雙邊嵌套差額上來看,2011年中國所有細分服務業對美國都具有嵌套獲利優勢。中國的嵌套順差主要源于不動產、租賃及商務活動,運輸和倉儲業,金融中介,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酒店和餐飲,郵政和通訊業也貢獻了一定的嵌套順差。對于勞動密集型的批發、零售、修理業,金融危機前我國基本是逆差,但2009年以后,逐漸轉換為嵌套順差,這是因為中美日益擴大的批發、零售、修理業出口規模,都給對方帶來了更多的增加值,但中國嵌套在美國出口中的增加值增加得更快。
(二)雙邊嵌套強度指數分析
從圖4可以看出,不管是從服務業整體來看,還是從細分的服務業來看,中美雙邊嵌套強度指數都呈不斷上升趨勢,說明中美雙邊服務貿易聯系不斷得到加強。建筑業的雙邊嵌套指數一直處于高位,但2010年被迅速提升的郵政和通訊業的嵌套指數超越,成為位列第二的行業。由于郵政和通訊業的嵌套指數快速增長,使其成為嵌套強度最高的行業。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酒店和餐飲業、不動產、租賃及商務活動的嵌套強度高于服務業整體,而運輸和倉儲業、批發、零售和修理業、金融中介的嵌套強度則低于服務業整體,金融中介是雙邊嵌套強度最低的行業。
由此可見,嵌套強度大的行業是中美服務出口貿易發展最慢的行業,而中美服務出口貿易發展最快的批發、零售、修理業,不管是嵌套獲利優勢、還是嵌套強度卻都不大。中美服務出口貿易發展較快的不動產、租賃及商務活動也是如此。運輸和倉儲業、金融中介的出口貿易發展也較快,但嵌套強度也都處于服務業整體水平以下。這說明中美在服務出口貿易發展較快的行業嵌入程度不深,而在服務業出口貿易發展較慢的行業卻有著更深程度的嵌入和合作。
(三)雙邊嵌套地位指數分析
從圖5可以看出,不管是從服務業整體來看,還是從細分的服務業來看,中國的嵌套地位都有所改善,除不動產、租賃及商務活動美國具有嵌套地位優勢外,其他細分行業及服務業整體的中國服務出口中包含的美國增加值比例從大于美國服務出口中所包含的中國增加值比例,都逐漸轉變為小于美國服務出口中所包含的中國增加值比例,即從正值轉變為負值,說明中國逐漸從劣勢地位轉變為優勢地位。建筑業的嵌套地位指數已于2005年由正值變為負值,且越來越偏離坐標軸,說明中國建筑業的嵌套地位越來越高。郵政和通訊業是嵌套地位提升最快的行業,嵌套地位指數從最大轉變為最小,說明中國在郵政和通訊業實力的增強。不動產、租賃及商務活動的雙邊嵌套地位指數在波動中有所減小,但減小的幅度不大,且仍然是正值,說明中國在該行業仍然不具有地位優勢。其他行業的嵌套地位指數基本都是在2008—2011年間從正值轉變為負值,但基本都在零值附近,即中國的地位優勢并不明顯。
五、主要結論與啟示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全球價值鏈分工的快速發展,中美分別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其服務貿易位居全球前兩位,相互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為了測度中美兩國服務業在全球價值鏈的相對地位與關聯程度,本文采用三個維度的指標體系對中美雙邊的嵌套關系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第一,在絕對值上,因美國服務出口規模大于中國服務出口規模,使中國服務出口中所包含的美國增加值基本小于美國服務出口中所包含的中國增加值,即中國服務業對美國的嵌套差額基本為順差,中國服務業對美國有嵌套獲利優勢,但這種優勢不大。第二,在相對值上,中國服務業不管是細分行業還是整體,其嵌套地位都有所提升。除不動產、租賃及商務活動仍處于劣勢嵌套地位,建筑業、郵政和通訊業的嵌套地位優勢較大外,其他行業基本都已從劣勢地位逐漸轉變為優勢地位,但嵌套地位指數基本都在零值附近,說明中國服務業實力在逐漸增強,嵌套地位有所提升,但地位優勢并不明顯。第三,在嵌套強度上,中美兩國的服務業不管是在整體上還是在細分行業上都呈現出不斷加強的趨勢,特別是建筑業、郵政和通訊業這種趨勢尤為明顯。第四,中美服務出口貿易發展較快的行業相互嵌入不深,而服務出口貿易發展較慢的行業卻有著更深程度的嵌入和合作。
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首先,對兩國服務出口貿易發展較快的批發、零售、修理業及運輸和倉儲等屬于勞動密集和資本密集的行業,應為企業提供更多優惠措施,鼓勵企業開展與美國的合作,以增大嵌套強度,由于雙方嵌套地位相差不大,雙方都能從合作中獲利。其次,對兩國服務出口貿易發展較快的不動產、租賃及商務活動、金融中介和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等屬于知識密集的行業,雙方應逐漸消除障礙,破除壁壘,以增強合作強度。由于在該行業,美國的嵌套優勢較大,加強合作有利于美國增加值的實現,有利于中國學習、吸取先進技術與經驗。最后,對兩國服務出口貿易發展較慢的建筑業及郵政和通訊業,由于其嵌套強度高、嵌套地位提升較快,應大力促進該行業出口貿易的發展,這有助于中國獲得更多的嵌套利益,也有利于緩解美國在該行業要素不足的困境。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內容
[1]HUMMELS D, ISHII J, KEIMU Y.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1):75-96.
[2]WANG Z, POWERS W, WEI S. Value chains in East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an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model based analysis [EB/OL].http://www.usitc.gov/publications/332/workingpapers/EC200910C.pdf.
[3]KOOPMAN R, POWERS W, WANG Z, et al.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 [Z]. NBER Working Paper, No. 16426, 2010.
[4]OECDWTO. Trade in valueadded: concepts, methodologies and challenges[EB/OL]. http://www.oecd.org/sti/industry and globalisation/49894138.pdf.
[5]王嵐.融入全球價值鏈對中國制造業國際分工地位的影響[J].統計研究,2014(5):17-23.
[6]袁紅林,許越.增加值貿易視角下中國制造業出口競爭力的再測算[J].當代財經,2017(12):98-107.
[7]劉志彪.從全球價值鏈轉向全球創新鏈:新常態下中國產業發展新動力[J].學術月刊,2015(2):5-14.
[8]王厚雙,李艷秀,朱奕綺.我國服務業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地位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5(8):11-18.
[9]喬小勇,王耕,鄭晨曦.我國服務業及其細分行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研究——基于“地位-參與度-顯性比較優勢”視角[J].世界經濟研究,2017(2):99-113.
[10]戴翔.中國服務出口競爭力:增加值視角下的新認識[J].經濟學家,2015(3):31-38.
[11]李玉峰,張志明.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基于增加值貿易視角[J].當代經濟研究,2015(2):67-73.
[12]幸煒,李長英.雙邊嵌套視角下全球服務業價值鏈分工地位與利益分配研究[J].當代財經,2018(4):98-110.
Research on the Bilateral Nesting Relationship of the Servic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Added Trade
Wen Zexia
(School of Business,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the top two in the world's service trade, and their relations are becoming closer and closer.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relative statu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rvice industry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the nesting relationship of servic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data from 2000 to 2011of TiVA database from three dimens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scale of service export in the U.S. is larger than that in China,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has a nested profit advantage over the United States, but this advantage is not great. The nested status of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has been improved in both the subdivided and the whole industries. Except for real estate, leasing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other industries have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disadvantaged position to the advantageous position, but the position advantage is not obvious. The service industry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shown a trend of increasing nesting strength both in the whole and in the subdivided industries, but it has show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ss nesting strength in the industries with faster development of export trade and greater nesting strength in the industries with slower development of export trade.
Key words: value added trade; trade benefits; global value chain; service industry
責任編輯(責任編輯:張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