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哲
[摘要] 目的 探析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護理體會。方法 從該院內科隨機篩選出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間收治的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136例,按照入院時間的不同,將上述患者平均劃分為兩組。護理期間,給予參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給予實驗組患者綜合護理干預。記錄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并對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結果 實驗組血糖控制效果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總有效率高達95.59%,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優化護理方式,具有較高的臨床護理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
[關鍵詞] 腦梗死;糖尿病;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0(b)-0113-02
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近幾年來,我國患有腦梗死伴糖尿病的患者越來越多,且逐漸向年輕化過渡[1]。腦梗死伴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合并型疾病,不僅會造成心、腦、腎、神經等實質性損傷,還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影響[2]。雖然臨床上有很多治療腦梗死和糖尿病的藥物,但是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發展相對復雜,為了能夠有效提升預后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還需要做好臨床護理工作。因此,該次研究選用了該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間收治的136例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主要對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護理體會進行了探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136例。排除精神異常、合并重癥感染、惡性腫瘤等病史后,為確保研究的順利進行,與患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按照入院時間的不同,將上述患者平均分為了參照組和實驗組。參照組有患者68例,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齡48~78歲,平均(64.32±3.15)歲;實驗組有患者68例,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齡49~78歲,平均(64.83±3.42)歲。從性別、年齡等方面對兩組患者進行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護理期間,給予參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及時監測患者的血糖、血壓等生理指標的變化情況,并予以記錄;給予實驗組患者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心理疏導。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經常伴有口齒不清、功能障礙等臨床癥狀,容易誘發絕望、恐懼、抑郁等負性情緒[3]。醫護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給予適當的心理疏導,通過講解優秀案例和知識普及,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減輕心理負擔,提升治療依從性。②體征監測。由于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生命體征波動較大,為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醫護人員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并向主治醫師及時匯報監測結果,為對癥治療提供便利。③康復護理。大部分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由于肢體功能的喪失,需要長期臥床,為避免感染、壓瘡、深靜脈血栓的發生,醫護人員需要在做好基本清潔工作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全身按摩,促進血液循環的同時,加速新陳代謝。對于意識清晰的患者,需根據患者情況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督促患者按計劃訓練,促進機體功能的恢復,提升預后。④飲食護理。發病后,部分患者會出現吞咽功能障礙,為防止嗆咳,盡量予以患者低鹽、低脂、高蛋白、維生素豐富的半流質飲食。進食時,注意把控進食速度。對于重癥患者,為保證能量供給,需要通過留置胃管進食。
1.3? 觀察指標
及時監測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變化情況,并按照該院既定的判定標準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予以評估。顯效表示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血糖控制穩定;有效表示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血糖數值有所降低;無效表示患者的臨床癥狀未發生明顯改變,血糖控制較差。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涉及和收集到的數據均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和比對。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
參照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為(7.98±2.45)mmol/L,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為(6.23±1.62)mmol/L;參照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為(11.36±3.74)mmol/L,實驗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為(8.75±2.37)mmol/L。經比較,參照組的血糖控制情況明顯比實驗組更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
參照組患者的臨床護理總有效率達到了79.41%,實驗組患者的臨床護理總有效率達到了95.59%,參照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低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糖尿病已經成為了嚴重威脅我國國民身心健康的臨床多發病之一,同時,糖尿病的發生也是誘發各類認知功能損害的重要原因[4]。腦梗死伴糖尿病的發作不僅會對患者的生活、工作、學習等造成嚴重影響,還會誘發其他危重并發癥,加速患者的死亡。
實驗組血糖控制效果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總有效率高達95.59%,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是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工作核心,根據患者的治療方式,最大限度地對患者進行護理,尤其對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恢復具有積極的作用[5]。在綜合護理干預的背景下,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能夠增加患者對疾病常識的認知,糾正錯誤思想,減輕心理負擔。通過對優秀治療案例的講解,能夠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樹立治愈信心。借助密切的體征監測,不僅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異常,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還能為對癥治療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康復護理的實施,能夠有效避免感染、壓瘡、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提升機體功能。再加上飲食護理的支持,能夠為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防止營養不良、低血糖等情況的出現。
綜上所述,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優化護理方式,具有較高的臨床護理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魯國,黃新穎,劉宏偉.血糖變異性與急性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短期認知功能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8,28(28):61-66.
[2]? 范文博,王琳,李強.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的臨床意義[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8,34(6):915-918.
[3]? 錢淑霞,沈宇斐,張曉玲,等.2型糖尿病對腦梗死患者血小板衍生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和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8,34(7):783-785,792.
[4]? 黃剛哲.2型糖尿病伴發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與頸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研究[J].貴州醫藥,2017, 41(5):472-473.
[5]? 張燕,盧東杰,亓法英.益氣養陰活血法對2型糖尿病腦梗死患者糖代謝指標、血管內皮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2):200,202.
(收稿日期:201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