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霞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搶救和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該文研究對象為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研究總例數200例,收取時間在2015年2月—2016年5月之間,總例數采取抽簽分組方式分為兩組,兩組均實施全程護理,觀察組100例(采取靜脈補液和胃腸道補液)、對照組100例(實施靜脈補液),將兩組的血糖、血鈉、血漿滲透壓、血鉀水平、總有效率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血糖(11.32±0.11)mmol/L、血鈉(142.15±5.92)mmol/L、血漿滲透壓(302.11±10.15)mmol/L、血鉀水平(3.71±1.25)mmol/L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顯效90例、有效8例、無效2例)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通過對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實施采取靜脈補液和胃腸道補液以及全程護理后,取得顯著效果,臨床效果十分顯著。
[關鍵詞] 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搶救;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0(b)-0115-02
危急病癥昏迷為臨床急診科常見病癥,糖尿病昏迷病因十分復雜,患者病情多變,死亡率較高,及時對患者進行搶救和護理十分重要,能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1]。因此,該次研究對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搶救和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5月間該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昏迷患者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嚴重疾病;②臨床資料不完整、具有精神異常情況。納入標準:①20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患者在入院時伴昏迷情況;②經過檢查發現主要包括酮癥酸中毒昏迷、高滲性昏迷以低血糖昏迷[2]。
觀察組100例患者;年齡40~80歲內,平均年齡(60.21±1.01)歲,性別:男性有61例、女性患者39例。
對照組100例患者;年齡41~80歲內,平均年齡(60.12±1.25)歲,性別:男性有60例、女性患者40例。
觀察組、對照組一共200例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全程護理:①急診科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基本病情充分了解,為患者制定合理的搶救方案和護理方式,在患者昏迷期間應對患者生命體征密切觀察,每日進行查房,和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告知患者家屬患者基本病情,改善患者家屬不良情緒。詢問患者家屬患者既往病史,對患者身體情況進行檢查,明確導致患者昏迷的主要誘因,在實施檢查過程中,應積極對患者進行急救操作,對患者進行心電監控、注射營養液、吸氧等;②酮癥酸中毒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血酮體水平升高而導致的,應及時補充血液中水分,建立靜脈通路后,為患者注射抗生素、胰島素等藥物,降低患者血糖,調整血液水電解質平衡,恢復患者血液微循環。若患者為高滲性昏迷,應為患者建立2條靜脈通路,在補充營養同時調節患者血糖值,若患者未發生休克癥狀,應給予患者補充氯化鈉低滲液0.45%,若患者伴有休克癥狀,應補充氯化鈉低滲液0.9%,促進患者微循環,增加患者的血容量;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昏迷情況,與不規范應用胰島素具有直接關系,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糖分過度分解而導致昏迷,對于該類患者應實施緊急輸液方式,首先實施靜脈注射,給予患者注射葡萄糖溶液40~60 mL,緩慢進行推注,然后使用靜脈滴注方式補充葡萄糖;③在患者逐漸蘇醒后,對患者飲食、日常生活方面進行指導,鼓勵患者積極面對以后的治療,告知患者關于疾病的各項知識,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部分患者由于擔心疾病預后,常伴有不良心理情緒,護理人員可對患者進行疏導,緩解患者不良情緒[3]。
對照組應用靜脈補液方式:在進行治療時,應根據患者血鈉含量、血漿滲透壓進行靜脈補液。
觀察組應用靜脈補液和胃腸道補液方式。靜脈補液方式和對照組相同,在靜脈補液同時進行胃管插管,經患者胃腸道補充38~39℃溫水100 mL,若患者自身血糖濃度<13.9 mmol/L時,應每隔4 h通過鼻飼給予患者流質飲食,給予患者胰島素靜脈滴注,滴注速度控制在4~6 U/h,可根據患者病情實際情況進行胰島素皮下注射,根據血糖變化進行調整[4]。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組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以及對照組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血糖、血鈉、血漿滲透壓、血鉀水平、總有效率。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其中計量資料表示方式為(x±s),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方式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各項指標
觀察組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血糖(11.32±0.11)mmol/L、血鈉(142.15±5.92)mmol/L、血漿滲透壓(302.11±10.15)mmol/L、血鉀水平(3.71±1.25)mmol/L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總有效率
觀察組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總有效率98.00%(顯效90例、有效8例、無效2例)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據相關研究顯示,糖尿病昏迷發病率不斷增加,而導致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因素具有多種,最常見的原因為酮癥酸中毒,患者發生該癥狀的主要因素為泌尿系統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等,由于上述感染因素影響,患者常發生組織缺氧、血容量不足等癥狀,若未及時治療,易導致患者發生內臟器官功能衰竭情況,嚴重者易發生腎衰竭疾病。若患者伴有酮癥酸中毒情況,易導致全身多處器官功能性衰竭,發生合并癥,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而通過實施靜脈補液和胃腸道補液方式,補液治療為搶救治療關鍵,在搶救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情況,對補液量和速度嚴格掌握,取得顯著效果,同時再對患者進行全程護理,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對患者生命體征實施監測,能顯著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療效果[5]。
該研究表明,觀察組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血糖、血鈉、血漿滲透壓、血鉀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顯效90例、有效8例、無效2例)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實施采取靜脈補液和胃腸道補液以及全程護理后,取得顯著效果,臨床效果十分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李玲,于洋,邱杰,等.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搶救和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21):162-163.
[2]? 曲文菊.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搶救和護理體會[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40-141.
[3]? 吳華妹,王珊.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正確搶救護理措施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150-151.
[4]? 寧偉.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搶救和護理的臨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127-128.
[5]? 游菊紅,葉衍.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搶救和護理的臨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24-125.
(收稿日期:201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