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樹芬
[摘要] 目的 觀察和分析人性化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之間在該院進行糖尿病治療的70例患者,使用計算機對所有參與研究患者進行單盲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n=35)和觀察組(n=35)。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使用人性化護理進行干預,之后對比兩個組別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焦慮情況以及抑郁情況。結果 對照組中的患者對護理表示滿意的患者例數為27例,護理總滿意度為77.1%,觀察組中的患者對護理表示滿意的患者例數為34例,護理總滿意度為97.1%,對照組中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組別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焦慮以及抑郁情況明顯差于觀察組,組別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時,使用人性化護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緩解其負面情緒,值得推廣。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糖尿病;患者;效果;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0(b)-0145-02
糖尿病是由多種原因所造成的一種代謝性慢性疾病,主要的發病群體為老年人,患者患病期間還可能存在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等并發疾病[1]。由于這一疾病屬于慢性疾病,在控制方面較為不易,因此,對患者采取合適的護理模式顯得尤為重要。該文正是基于此,回顧了2017年10月—2019年3月在該院進行治療的70例患者資料,觀察和分析人性化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70例患者的資料,使用計算機對所有參與研究患者進行單盲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n=35)和觀察組(n=35)。對照組之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患者的年齡范圍在58~70歲之間,平均年齡值為(47.9±2.4)歲,患者的病程值區間為1.8~13年,平均病程值為(9.2±2.5)年。觀察組之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的年齡范圍在59~73歲之間,平均年齡值為(48.4±2.3)歲,患者的病程值區間為1.9~12年,平均病程值為(9.6±1.8)年。患者的所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參與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糖尿病的基本標準,同時通過實驗室檢查之后均被初步診斷為糖尿病患者。住院時間均高于5 d。患者對該項目均知情,該項研究也已經通過了醫院內部委員會的審批。
排除標準:存在語言和行為障礙的患者、具有認知障礙的患者、其他合并嚴重疾病患者以及其他血液系統疾病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之中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在患者進入醫院之后依據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同時告知患者糖尿病的基本知識[2]。觀察組中患者則使用人性化護理措施進行干預,護理的基本內容包括有:①先創建好醫院內部專業的人性化護理團隊,依據患者基本的病情、心理情況、自身對于疾病的認知等方面,同時采納患者和患者家屬的意見,制定出適合患者的日常護理計劃,將護理計劃確切落實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之中[3]。②人性化心理干預: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醫護人員必須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對其基本的心理動態進行了解,同時分析出患者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積極引導糖尿病患者建立起對疾病的認知,同時和患者分享以往的成功案例,提升患者的信心[4]。③人性化關懷:對患者采取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護理,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知識的講解,在護理過程之中始終維持溫和、真誠的態度,同時還需要對患者的基本隱私進行保護,尊重患者,對于患者在護理中的疑問及時進行解答[5]。在護理過程中還可以為患者播放音樂以及視頻進行放松。④人性化飲食干預:在患者護理之中將飲食上的注意事項進行告知,讓他們的飲食主要以低糖、高蛋白、高維生素以及低脂的食物為主,禁止食用生冷、堅硬以及辛辣的刺激食物,還需要對患者的飲水量進行控制[6]。⑤人性化環境護理:對患者病房內部的環境進行改善,確保病房內部的干凈程度以及整潔程度,還可以在病房當中擺放一些花草。此外,還需要控制好病房的光照度、濕度以及溫度,降低病房內的噪音,尤其是在夜間,可以將病房內報警裝置的聲音調低,在進行查房和巡視時也需要放輕腳步。
1.4? 觀察指標
對兩個組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焦慮情況以及抑郁情況進行對比。在患者出院的前1 d使用院內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讓患者對護理過程之中滿意度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患者分數高于80分為非常滿意,患者分數在60~80分為較為滿意,患者分數低于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為非常滿意度和較為滿意度之和。分別采取焦慮自評表以及抑郁自評表對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況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患者分數越高說明其焦慮情況越嚴重。
1.5? 統計方法
該文所有的數據資料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對照組之中的患者對護理表示滿意的患者例數為27例,護理總滿意度為77.1%,觀察組之中的患者對護理表示滿意的患者例數為34例,護理總滿意度為97.1%,對照組之中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組別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研究所得數據如表1所示。
2.2? 兩個組別患者焦慮和抑郁情況之間的對比
對照組患者焦慮以及抑郁情況明顯差于觀察組,組別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研究所得數據如表2所示。
3? 討論
糖尿病疾病是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屬于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且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以及習慣改變的原因,這一疾病的老齡化趨勢也越來越嚴重,患者的群體也越來越龐大[7]。在該疾病的控制過程之中,因為患者自身缺乏對該疾病的認知加上病情的原因,極其容易讓患者出現負面情緒以及用藥依從性低的問題。因此,必須對患者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加以干預。人性化護理是目前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法,這一護理模式在護理計劃制定時就充分尊重患者的需求以及意愿,在護理過程之中完全以患者為核心,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使得患者在治療期間得到最為優質的服務[8]。
在該文之中,選取了70例患者的資料,使用計算機對所有參與研究患者進行單盲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比兩個組別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焦慮情況以及抑郁情況后發現,對照組之中的患者對護理表示滿意的患者例數為27例,護理總滿意度為77.1%,觀察組之中的患者對護理表示滿意的患者例數為34例,護理總滿意度為97.1%,對照組之中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組別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焦慮以及抑郁情況明顯差于觀察組,組別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時,使用人性化護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緩解其負面情緒,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芳芳,徐亞青,鄭建娣.人性化護理與常規護理對糖尿病腎病患者抑郁、焦慮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31):143-146.
[2]? 王方圓,袁斌,孫志萍.糖尿病住院患者個性化護理及對血糖影響臨床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8,47(7):947-949.
[3]? Mustafa S Ascha,Mona L Ascha,Ibrahim A Hanouneh.Management of immunosuppressant agents follow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Less is more[J].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2016, 8(3):148-161.
[4]? 賴頌妮,丘愛榮.人性化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質量影響[J].黑龍江醫藥,2017,30(2):470-472.
[5]? Heidi Barth.Hepatitis C virus:Is it time to say goodbye yet?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next decade[J].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2015,7(5):725-737.
[6]? 鄧慧,季紅,張玉梅,等.探討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護理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31):124-126.
[7]? 羅秀瓊,任云霞,楊曉娟,等.人性化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8,15(1):169-171.
[8]? 彭玉梅,蘇廣.人性化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1):192-194,197.
(收稿日期: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