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下午,以“陜西面食與世界的對話”為主題的“陜西面食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咸陽文化廣電中心舉辦。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邢穎在致辭中對陜西面食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此次論壇邀請的專家學者都是國際著名的專業人士,深入探討陜西面食產業的發展路徑,將為陜西面食高質量發展提出思考和建議。
咸陽市副市長王靖,咸陽市機關事務管理中心副主任董忠文、商務局局長梁勝利及來自國內外的面食、食品學領域專家學者,行業組織負責人,餐飲食品企業相關負責人參加論壇活動。論壇由中國陜菜網CEO劉曉鐘主持。
亞洲食學論壇主席、浙江工商大學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趙榮光教授做《風味面與中華面:“國際面食之都”文化的兩個重要支點》主題演講。他從風味面原則與中華面特色入手,論述了國際面食之都文化的兩個重要支點。他認為,傳統文化意義的biangbiang面風味與風格,是關中地區八百里秦川特定地域秦人族群歷經至少2000多年的食生產、食生活的創造,是一些人習以為常、很多人嘆為觀止的淳樸民俗風情的積淀,這不是歷史上什么人刻意打造的結果。同時,他還強調,中國咸陽被授予“國際面食之都”,咸陽人尤其是咸陽餐飲人就事實上承擔了一份突顯咸陽、彰顯中華的責任。大家應一起努力,共同讓中華面飄香五洲。
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做《肉夾饃何以成為產業?》主題演講。他以蘭州拉面和掛面為例,總結其成為產業的原因,進而分析肉夾饃現狀、肉夾饃在全世界的成功案例。他用自己多年的調研經驗,從消費人群、技術設備、管理與營銷、質量與保障四個方面入手,論述陜西肉夾饃成為產業的現實基礎。最后,他以技術支持、融資困難、人才引進、管理能力等要素為基點,分析出產業發展的挑戰和機遇,也希望咸陽的肉夾饃可以做大做強,為面食產業和經濟發展做貢獻。
智慧農場事業團團長、梨花女子大學亞洲食品營養研究所研究員、韓國商業人力資源工業園高級研究員李貞姬博士做《飲食文化與產業化》主題演講。她以飲食文化與工業化為主題,通過對韓國面食、陜西面食的地方性、湯材料等特征分析,總結出兩者異同之處,并分享了韓國面食文化、產業化發展經驗。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西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岳田利院長做《大健康的科學主軸與面食產業集群的新引擎》主題演講。他從食品安全方面、食品安全對策、健康問題、大健康問題的科學主軸、培育營養健康食品產業集群新引擎、營養健康干預面食研發六個方面,介紹了大健康科學主軸與面食產業集群的新引擎。他認為,食品的健康問題是全球人類共同的挑戰,陜西面食要想長遠發展得,需要重視并解決食品的品質問題、安全問題、健康問題。
韓國又石大學餐飲業料理學科教授、韓國餐飲產業學會理事樸基洪做《韓國和中國面食歷史及發展動向》主題演講。他介紹了韓國面食歷史、歷史階段、產業化發展等內容,并論述了韓國面食與中國面食的淵源關系、相似特征。他希望韓國面條可以走進陜西、走向世界,陜西面食也可以多多的走進韓國,實現飲食共同發展、文化共同交流。
甘肅省蘭州牛肉拉面聯合會會長、蘭州裕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幸軍做《蘭州牛肉拉面傳承創新與國際化發展經驗》主題演講。他介紹了蘭州牛肉拉面發展傳承與創新、國際化發展等情況,并談到蘭州從小到大,一步步發展提升的發展歷程,也希望蘭州拉面與陜西面食融合發展,共同為中國面食的國際化提升做出服務。
北京陜味食族創始人、秦門陜西菜創始人、索哥食品創始人陳雷先生做《陜西面食產業化——中式快餐的全球化機遇》主題演講。他從中式快餐全球化的發展機遇入手,介紹了陜西面食的產業化。他指出,當今消費需求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消費者一方面要求菜品的正宗地道,另一方面也希望體驗深厚的飲食文化。所以,我們要抓住發展契機,通過提升陜西面食的品質和挖掘文化內涵,推動陜西面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本次論壇是2019陜西面食大會的重要內容,目的是通過加強國際交流、行業互動、專家分享,提升咸陽乃至陜西面食的發展質量與效益,不斷豐富中國飲食文化。